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二手车平台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大平台更是争相请明星代言,"二手车品牌直卖网"、"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多渠道高曝光的广告投放、明星代言的流量效应、洗脑的广告语,让一些二手车交易平台"名声在外",然而宣传很丰满,背后的问题也不少。 "江湖恩怨"不断 各大二手车电商平台"相爱相杀" 近期深陷"破产"、"裁员"等负面消息的人人车,又被媒体曝出存在长期"刷单"行为,还拖欠员巨额"刷单费"久拖不还,不刷单就让员工离职。 讽刺的是,而人人车一直以来主打的优势就是"没有中间商的个人二手车网站"。 春节前期,优信曾发微博称,其友商瓜子二手车交易数据作假。2019年1月30日,优信集团在其官方微信发布《关于反对瓜子二手车交易数据造假、破坏行业竞争秩序的声明》称,"我们坚决反对友商这种明收暗返、交易数据作假的行为。",矛头直指瓜子二手车。对此,瓜子反驳称优信不懂电商、零售。 除了"刷单"、"交易数据作假",互联网二手车平台还多次在宣传用语上"中招"。 2017年11月1日,人人车称瓜子广告语"遥遥领先"等宣传用语是虚假广告,构成不正当竞争,向北京市海淀法院诉赔1亿元。2017年11月30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责令瓜子二手车停止使用从2016年9月以来的"遥遥领先""全国领先"等宣传用语。 然而,时隔近一年以后,2018年9月29日,人人车再次把瓜子诉至法院。这次由于瓜子在某综艺节目中宣传"瓜子二手车,一路超前没得说",人车称瓜子这一宣传行为"误导公众"、"构成不正当竞争",再次把瓜子诉至法院,并索赔2000万元。 去年11月份,瓜子二手车被工商管理部门处罚。行政处罚书显示,瓜子二手车在广告宣传中使用的"创办一年、成交量就已遥遥领先"宣传语缺乏事实依据,与实际情况不符,责令其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并罚款1250万元,并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 各大互联网二手车平台,纷争不断,生动地演绎了一场"来呀,相互伤害啊!"的大戏。 车辆专业检测仅是噱头? 比事故车更可气的还有诈骗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信息不对称",是指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 一般而言,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关于交易物品的信息。而解释这一概念最好的例子就是二手车的交易。由于卖主比买主更了解卖出的车子,这就很考验商家的诚信,服务就变得不够透明,也由此造成很多的问题。 "以次充好"、"检测不齐全"、"骗局"、"隐性收费"等等。二手车平台的水,似乎有点儿深。 首先,线上二手车电商平台的交易模式,是消费者在未看到实车的情况下就完成了二手车的在线购买,虚假信息的出现则是不可避免的缺点。以次充好、车辆专业检测为噱头等频繁被曝出。 在广告宣传和营销中,不少平台宣称有200多项专业检测,确保车辆质量,绝无调表车、事故车、水泡火烧车。然而,在近几年审结的涉二手车电商消费维权案件,其中占比最高的起诉事由就是"隐瞒实际车况"。 人人车就曾因事故车问题惹上了官司。据当时的用户雷先讲,其花费20万元在人人车上买了一辆标价21.2万元的现代格锐SUV,人人车再三保证这是一辆全车原车漆的无事故车,并且经过了人人车"249项专业检查",谁知道在交了5000元服务费给人人车后,过户时车管所的警察一打开引擎舱便发现这是一辆事故车,这是一辆无法过户的事故车。车主找人人车协商解决,却发现人人车一直在推卸责任,并且服务态度跟交钱之前简直是天壤之别,人人车客服更是直接叫车主去起诉人人车和车主。 专业检测本应是保障车辆质量的重要环节。然而现实是,所谓的专业检测,不少平台却只是走过场,沦为压价的手段,与广告中宣称的上百项专业检测相去甚远。甚至有用户表示,"或许去掉专业两字或许更符合实际情况。" 而二手车交易的"套路",不仅是事故车这么简单,还有人借机制造骗局。去年,警方曾摧毁多家涉嫌诈骗的二手车交易行,二手车交易市场乱象也随之再次被曝光。 调查发现,这种骗局是利用合同漏洞,设个圈套让消费者违约,再以此为借口骗取消费者的定金。 2016年年底,家住杭州萧山的姚先生在某二手车信息发布平台上看上了一款奔驰轿车,信息显示这辆车在宁波,行驶里程不到一万公里,价格比当时的新车低了5000元。姚先生决定看看这辆二手车,但他没想到:"新车的指导价是43.5万。没去看车之前就谈了,是43万。走到半路上他们打电话说别人要定了说43.5万,结果到了宁波又说44万。" 想想都到宁波了,也不差5000块,姚先生一狠心还是决定买下来。双方签了合同,姚先生交了39000元的定金,准备办理按揭然后提车。结果,各种手续费下来,要多付十几万,姚先生认为不合理,坚决不同意交易,"肯定不同意啊。但是合同上面写了,7个工作日之内完成过户,如果不能过户,就算违约,定金就要不回了。你要去退定金的时候,店里立马就来20—30人,满身文身的大汉围着你,也不动你,我就被围过。"姚先生这才意识到入了商家的圈套。 除了"骗定金"的套路之外,还有按揭贷款受阻、上牌受限、全款提车设限等多个套路。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取证。另外,消费者遇到卖方让交一部分钱作为押金或定金,一定要谨慎。 "套路贷"暗藏陷阱 企图布局金融业务从中获利 互联网二手车平台除了暗藏虚假信息、车辆专业检测为噱头、诈骗之外,还存在"隐性收费"和"套路贷"的问题。 据了解,部分二手车电商平台对外所宣称的"一成首付"也存有猫腻。以弹个车为例,某弹个车门店相关负责人坦言:"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一成首付的利息肯定要高,另外车子牌照上也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弹个车的,购买后车主对车子只有使用权。" 据媒体报道,还有一些平台打着免购置税的旗号,实际上变相收取服务费,并对主用车里程数做出限制。明里为消费者考虑,暗地布下陷阱。 除了一些强制的"服务费",更让消费者没想到的是强制性贷款、保险、手续费等附加金融业务费用。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租房贷",很多租客反映租个房莫名其妙就背上了"贷款",而类似的情况在二手车市场也有出现。 而之前就有媒体报道,优信二手车就疑似出现"套路贷"问题,遭到超40名购车者联名投诉。据《中国经营报》消息,自2018年11月21日至12月26日,有超过40名优信二手车购车用户在21CN聚投诉平台上发起联名投诉,称在优信二手车平台上购车遭遇了乱收费情况,怀疑平台存在恶意"套路贷"问题。 一位家住宁波的王先生表示,自己在优信二手车平台上购买了一款凯迪拉克二手车,成交价是16.8万元,在平台上做了分期付款,首付4.95万元,服务费2000元。但是当时与优信二手车签的合同是24万元,业务员表示合同金额多签主要是为了跟银行对账。然而现在王先生发现自己身负18.3万元的贷款,要求优信出面解释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 优信二手车用户还前往优信北京总部维权,这些消费者在与优信交涉过程中发现,自己与优信签的合同原来是融资租赁合同,车辆产权属于优信,而优信并未告知。 优信二手车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优信不存在所谓的套路贷,签订合同后,我们没有增加过客户一分钱费用。客户签订融资租赁合同购车,为客户制定融租赁方案,金额符合双方签订的合同,双方均知情,并且有签字确认。消费者隨时可以在手机的APP上查看合同。" 不少二手车电商平台为了弥补自身盈利能力的不足,纷纷推出金融产品,以期通过金融业务获利。目前来看,国内二手车市场依旧交易规则中不透明、不规范的地方太多,整个市场还在不断的摸索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