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致使世界各国结合成一个紧密相关的大市场,一国的政治经济问题可能对其它国家产生严重影响。在这个高度相互依赖的时代里求生存,谋发展,必须时刻关注世界经济动态,了解国际经济发展规律和在国际经济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经济组织的运作规律,才能正确判断全球经济形势,合理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在此背景下,不少高校开设了国际经济类课程。传统的讲授教学法虽然具有完整性,系统性,重点突出等特点,但应用于国际经济关系这类理论性强,多学科综合,内容宏观丰富的课程上,往往陷入老师累死,学生闲死,老师慷慨陈词,学生走神睡觉的状态中。案例教学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对鲜活案例进行讨论、辩论、剖析等互动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活学生的兴致而克服传统教学法的不足,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宏观理论和拓展视野,达成国际经济关系类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国际视野课选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1.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宏观层面的理论 国际经济关系类课程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分析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组织的发展演变掌握国际关系的和国际治理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甚或人类利益。它所涉及的内容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超出大众的关注范围,学生通过传统讲授课堂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课程理论。受时代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又不能亲临现场调研学习。案例教学法则能较好地拉近微观与宏观的距离,克服时代和教学条件的局限,虚拟国际情景,效仿国际组织,参与国际治理。通过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成为国际行为主体的参与者和决策者,身临其境地解决国际关系问题,治理国际社会,从而深刻领会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组织与国家利益的结合规律。 2.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国际经济关系类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当代国际经济秩序的形成与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组织的形成与功能发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国与主要大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发展趋势等,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采用传统教学法上国际经济关系类课,通常是老师在课堂上"满堂灌",介绍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不同时期的特征和问题,国际经济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国际治理的趋势等。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的听者,对于远离生活而鲜有涉及的内容,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懵懵懂懂,似懂非懂。对于理解都很困难的理论和内容,何谈掌握、消化,外化于行,改变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素质就更无可能。 案例教学法打破传统教学法"老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局面,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案例准备、互动讨论、解决问题、撰写报告等活动中,让学生在真正掌握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治理规律的同时,改变学生观察问题的视野,增强学生客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养,增强自信心,提高沟通能力,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国际经济关系与经济组织课程中绝大部分是关于国际经济组织(包括国际贸易组织、国际金融组织、区域一体化经济组织)作为重要国际经济关系的行为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内容。这些经济组织是具体存在的,但要选课学生都去这些组织调研或实践,根本不具可操作性。如果只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法,老师分别介绍各组织的建立、发展、机制运作、功能作用等,学生无法真正认知到这些经济组织的作用,甚至连这些组织的存在也很快淡忘。如果采取案例教学法,选择各经济组织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推进国际经济治理的实例,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利弊,就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关键步骤 案例教学法要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有一定的教学步骤,每一步都必须认真设计和操作。下面将以世界银行参与国际经济治理为例来讲解国际经济关系与国际金融组织这一章的内容。 1.课前准备 实施案例教学,课前准备要全面周到。只有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案例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首先要将班级学生分组。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组织是门基础性选修课,通常选修的学生都比较多。要将每位学生都调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学习,最好将学生按人数平均分成几个小组,这也有利于课堂的分组讨论或分组辩论等活动。每一小组织委任或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和督促小组的学习工作。 其次是案例的选择。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在选择案例时,要先确定该章节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选择案例和组织教学。国际经济关系与国际金融组织这一章所涉及的经济组织有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和其它地区性开发银行。案例教学法需要较多的课时,因此不宜将每个国际金融组织都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讲解,可从中选择一个功能作用比较典型的组织采用案例教学。然后再根据归纳演绎总结出所有国际金融组织参与国际治理的规律和存在的问题。世界银行就是当今很典型的国际金融组织,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是其会员国,业务范围十分广泛。世界银行最初成立的目的是帮助二战后的西方国家快速重建和恢复发展。这一目标很快完成。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世界银行的宗旨也逐渐转变成减少贫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繁荣。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1981年恢复在世行的代表权以来,总计授受了世行560多亿美元的贷款,额度居世行债务国前列。中国与世行的合作也非常成功。另外,我们的学生对自己的国家了解最多,也最为关注。因此,选择世界银行对中国贷款、援助案例比较合适。 中国自1981年恢复在世界银行的代表权,认购的股金占总投票权的2.71%,这一数字经2010年世行通过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后提升为4.42%,中国也随之成为居美国和日本之后的世行第三大股东。 世行与中国的合作主要分成贷款合作和知识合作两大类。到2010年为止,世行对中国的贷款承诺有470多亿美元,支持了300多个项目。项目涉及的区域覆盖了除西藏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农业、城建和环境、能源、工业、教育和卫生等领域。世行的贷款不仅帮助了我国的经济建设,还在体制、技术创新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工程方面的竞争性招标机制、工 程师监理机制、业主负责制,水资源保护方面的供水、污水收费制度,卫生体制方面的区域卫生资源规划、医疗扶贫基金等。世行与中国的知识合作主要包括技术援助、经济分析、政策咨询等,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推进作用。另外,世界银行对我国的环保、能源、财政金融、交通、社会保障、教育、企业改革等诸多领域进行的专门调研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和行业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当然,中国与世行的合作也不是一帆风顺,在某种程度上会受到强权政治的影响。如 1989 年到 1992 年间,世界银行对我国的贷款明显下降,1990 财年仅为5.9 亿美元,而1989 财年是 13.5 亿美元。 案例编写好后,提前发放给学生,让他们熟悉案例,以案例为基础发现问题并寻求解答。这也是开启学生主动学习,拓展思维的重要环节。 2.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法非常重的环节之一。讨论可以分为自由讨论和主题讨论两步。 先让同学们按小组自由讨论,综合小组观点和问题,并按组陈述。通过学生的发言不仅能够了解学生对世界银行参与国际治理的规律是否有所洞察,老师还能掌握学生的认知程度,偏好,观察问题的视野和立场等。对于学生的发言,老师要进行记录,便于后面归纳总结。 主题讨论是老师围绕教学内容结合案例提出一些能体现世行参与国际经济治理规律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并进行回答。比如就上面世行与中国的合作案例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第一,为什么1981年前世行没有与中国合作?(针对世行的成立与其挥之不去的西方中心主义) 第二,世行为什么会给中国大量贷款?(针对世行的宗旨) 第三,中国为什么尽量争取向世行贷款?(针对世行贷款的优势及援助性质) 第四,中国与世行项目合作中的得与失?(可以推导出世行参与国际治理的功能和它自身存在问题) 第五,世行对中国的贷款在1989-1992年间为什么会大幅下降?(针对世行作为政府间国际组织难以摆脱主导国家的影响) 讨论结束后,老师要进行归纳总结。将本章的重要理论观点结合案例清晰地提出并加以强调。同时,对学生们的努力要给予充分肯定,并纠正学生持有的不正确立场和观点。最后老师要给学生留下相关的课后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进一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应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的使用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哪些内容适合案例教学法,如何才能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及达到教学的目的,案例教学法不等于讲授教学法中"事例教学"等。 1.课前准备要充分 案例教学法要求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大学里每次课通常两节课,不可能将案例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放在课堂上来进行,就算是课堂上的讨论、辩论、自主发言等都需要老师给予引导,不让话题跑得太远太偏。 上课时间有限,那就要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尤其是案例的选择要深思熟虑,能步步为营地推导出要求学生掌握的理论观点和知识。要做到这一点,要求任课老师对主题的掌握不仅要有深度,还得有广度并关注时势,为捕捉恰当信息,编撰案例打基础。另外,案例的编写最好还应生动有趣,以吸引学生。这要求老师还应有较高的写作技能和巧妙的构思,并能灵活运用学生们喜爱的表达方式和展现方式。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还需要学生也做好充分地课前准备。课前详读案例,并能围绕案例深入思考,发现问题,并查阅资料寻求解答。只有这样,课堂讨论才能顺利进行。否则,在了解甚少的情况下,学生不是信口开河,就是沉默寡言,老师很难将学生引导到理论认知上来。这样的案例教学也就是失败的。 2.角色定位要清楚 案例教学法的角色定位上与传统讲授法有巨大差异。传统教学法是老师主动,学生被动,整堂课都是老师在讲授,学生坐在教室听老师讲,偶尔会有提问。案例教学法遵循的是"学生主体,老师主导"原则。老师主导,是指整个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老师居于掌控全局的地位。学生主体,是指在课堂上主要由学生讨论,发言,讲解,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推导出案例背后的理论,或者根据所学的理论来分析案例,而不是老师"满堂灌"。 3.教学方法要灵活 案例教学法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牢固掌握知识方面虽然效果很好,但它也有耗时长,传授的知识缺乏系统性等不足。如果老师和学生水平不够的话,还有可能无法顺利进行,或跑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最好是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弥补案例教学法的不足。 4.案例教学和事例教学要区分 案例教学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事例教学,它们是两种教学方法,事例教学属于讲授教学法,是老师在课堂讲授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举的一个例子。案例教学法不仅要将抽象概念具体化,更重要的是"要引起讨论,协助学生从多元的观点,发展出分析问题的技能,并连结理论与实际,产生问题解决方案",是围绕案例展开的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生成过程。 参考文献 [1]赵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1(3):228 [2]何曼青,马仁真.世界银行集团[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0) [3]苏莹.世界银行对华援助及绩效研究[J].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 [4]张民杰.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九州出版社,2006(10):6 作者简介:陈柯旭,女,1972—,四川达州人,上海金融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讲师。李金祥,男,1976—,江苏盐城人,上海金融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