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心理学的科学起源之天文学


  ——Psy525.cn
  19世纪20年代,天文学界开始关注人们在观测星体运行时出现的个体差异,随即展开了一系列的"人差研究"。人差研究是早期实验心理学反应时、复合实验的直接导引。
  19世纪20年代,天文学界开始关注人们在观测星体运行时出现的个体差异,随即展开了一系列的"人差研究"。人差研究是早期实验心理学反应时、复合实验的直接导引。
  "反应时"(从刺激的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距)是心理学实验中使用最早,应用最广泛的反应指标之一,反应时的研究起源于天文学。
  1796年的《格林威治天文观察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公案:英国格林威治天文站的马斯基林(Maskelyne)辞退了他的助手金内布鲁克(Kinnebrook),原因是他观测星体通过子午线的时间比自己慢约1s。在他屡次提醒后,误差依旧。这件事情引起了德国天文学家贝赛尔(Bessel)的注意。他认为金内布鲁克既然知道自己的观测存在误差,并且也力求改正,最后却以失败告终,很有可能这个误差是人本身所无法控制的。于是,他通过实验对人差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结果发现,在观测星体时,不同的观察者所得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他用公式A-B=1.223秒来表示,此后,人们一直沿用这个公式表示个体差异,被称为"人差方程"。实际上"人差方程"就是人在反应时上的差别。
  贝赛尔的深入研究对心理学感知觉等问题的研究带来了启示。赫尔姆赫兹运用反应时测定出了神经的传导速度,这在科学心理学上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正是这个发现确立了与神经过程不可分离的心理过程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完成的观点。1868年,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F.C.Donders)从天文学家那里受到启发,最早将反应时的测量运用于心理学,发明了分离反应时的实验。他以简单反应为基础,对选择反应进行了研究,进而将选择反应过程区别为辨别与选择两个环节。冯特(W.Wundt,1832-1920)发展了唐德斯的实验方法,对反射、简单的肌肉及感觉反应、认识反应、联想反应、判断反应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心理学中的复合实验是冯特以天文学的研究为依据创立的。复合实验使人们了解到知觉的准备对知觉结果的影响,而这正是动力心理学的基本出发点。
  1816年,赫尔巴特首次使用"复合"一词,指两种以上的感觉的混合。天文学家使用的观测法——眼耳法,就具有感觉复合的性质。眼耳法是指观测者先用眼看钟表指针所指的秒数,然后在观察的同时耳听钟摆之声而计算秒数,以此来确定星体通过望远镜中法线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出,眼耳法的使用,就需要视觉跟听觉协同参与,这一过程也包含了很复杂的注意分配和心理判断。
  1861年,冯特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钟摆,也就是著名的"冯特复合钟"。钟摆沿刻度尺摇摆到某一刻度能发出"咔嗒"声,观察者要注意当他听到钟声时,指针所指的刻度。
  研究人员运用冯特复合钟进行实验发现,似乎有多种因素影响着视觉与听觉的结合点。研究中出现了这样的有趣现象:指针在指向5时才发出声音,但是很多观察者在指针指向4的时候,就报告已经听见声音了。有人解释说,这是由于期望和注意的倾向导致了知觉提早出现,后来有实验证明知觉的确与倾向和态度有关;另一种解释认为是由于视觉与听觉的传导速度不同所引起的,这与对眼耳法所造成的"人差"的解释有些相似。
  综上,由于天文学的影响,诱发了心理学上的一系列的研究,而这些研究为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网站目录投稿:沛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