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暴力读后感字


  《暴力》是一本由兰德尔·柯林斯 (Randall Collins)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88.00,页数:58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暴力》读后感(一):第八章运动暴力的另一译本
  柯林斯. 运动暴力之选手暴力:微观社会学理论[J]. 李睿译. 体育与科学, 2015, 36(3).
  柯林斯. 运动暴力之观众暴力:微观社会学理论[J]. 李睿译. 体育与科学, 2015, 36(4).
  《暴力》读后感(二):英文版带图片
  http://www.wunderkim.com/Collins%20-%20Violence.pdf
  中文版因为版权问题而没有收入的图片可以在英文影印版里看到。
  百度网盘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1226004612&uk=2030923739
  《暴力》读后感(三):评《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
  读这本书里得到的几个感受:
  1,"战争"是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所有事情当中最丑陋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很多关于战争的故事和描述,都是谎言,这很难有客观的描述;而且,一旦知道了战争有多门丑陋,对于在网上各种叫嚣"中日开战、海峡开战或中美开战"之类的愤青们,就多了一份遗憾,希望他们也能有机会看到这本书;
  2,人类在很大程度上,是情绪的奴隶;发生暴力,宏观上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民族因素、种族因素、肤色、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等等,但是,在当时的具体环境下,精神或情感上的敌意是否能够转化为物理上的暴力,很多情况下是在环境下情绪刺激的结果。
  关于"决斗"部分的论述是第一次看到,发现决斗使用的剑,还分为重剑和轻剑,感觉现在的击剑比赛,应该就是从"决斗"演变而来的。
  关于"运动暴力"的章节,描述了冰球、橄榄球、足球、篮球和棒球,这些运动场上不同的暴力比例,并且分析了背后的原因,比较有意思。
  另外,还专门有一个小节,详细描写了"足球流氓",作者关于这些领域的理解比较深刻。
  还有关于狙击手的章节,写的也比较有意思,作者说狙击手不怎么招普通士兵待见。
  《暴力》读后感(四):暴力社会学
  书很好,翻译也还不错,稍作记录。
  6,ethnomethodology一般翻译为常人方法学或俗民方法论,民族志方法学这个翻译似乎容易跟民族志方法(ethnography)混淆。
  10,"所有类型的暴力都符合寥寥几种模式,那就是当人们面对敌对暴力时,如何控制紧张和恐惧的边界。"这句话不好理解,看英文比较明白。在其他地方翻译的比较符合这里的意思。指的是,所有类型的暴力都可归结为,将对抗性紧张和恐惧构成的障碍予以避开的少数模式。
  Generalizing the point, we can say that all types of violence fit a small number of patterns for circumventing the barrier of tension and fear that rises up whenever people come into antagonistic confrontation.
  几乎将很多的confrontation都翻译为冲突,略感觉不妥。
  19.小标题"暴力情境由紧张和恐惧的情感塑造而成",原文是VIOLENT SITUATIONS ARE SHAPED BY AN EMOTIONAL FIELD OF TENSION AND FEAR,应该是,暴力情境受到充满紧张和恐惧的情感场域的形塑,而不是被这些情感本身所形塑而成。情境性的场域似乎比这些情感本身更重要。
  46.小标题"紧张恐惧与军事战斗中的非表演性",非表演性很不解,这里的NON-PERFORMANCE应该指的是战争中的大部分士兵们都没有开过枪,而非没有表演性。
  《暴力》读后感(五):组卷大论文的发散空间
  与在读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清晰的总分总结构不同,Violence更像是颇具《自杀论》风格的博士论文:循着话题滑向离题边缘、融合痕迹明显的引用、肢解般的细致分析、浓浓的"组卷"感——不堪再通读的吃力与不忍释卷的启发并存。
  读完最深刻的当属它的中心论点:只有暴力的情境,没有暴力的个体。
  个人志风格的深度背景报道已成为热点事件的标配,不由让人将目光更多地投注于"充分条件"上,而本书则由冲突互动重新定义、分析了各类暴力的冲突情境:紧张&恐惧,而非愤怒、冷漠,铺陈了日常冲突的底色,擦亮最恶劣的恐慌进攻,磨合成严重的制度化虐待——适用于军队、警察、群体事件、家暴、霸凌、抢劫、帮派、杀手、恐怖袭击及运动竞技。
  它澄清了诸多常人对暴力的不当想象:75%的暴力与酒精无关、暴力少见且不寻常、家暴/霸凌背后累年的互相习惯……一步步的解析让我得以重新审视自己遭遇过的、目睹过的、耳闻着的暴力,反思暴力对性格的影响,同时举一反三地寻找避开"危墙"的方式。
  其次则是它赤裸裸的"研究思路"。
  过于细致、过于庞杂的内容炫耀着"材料暴发户"、"乙方说客"的标签;贯穿始终又总在不断堆砌解释的"涂尔干式"、"戈夫曼"、"少数原则",又打破了互文的简明,透着"新手"的劣质包装手法——犹如一座毛坯宫殿,萧条的同时显露着"如何提出新观点"的斧凿痕迹:经典的开篇破题、材料分析就不提了,不放过任何一个材料的啰嗦倒是将那些只闻其名的社会学术语在案例和分析里稀释到了我能看明白的程度;颇具cult意味地将暴力精英、暴力群体与学术明星、学术圈一一类比,这种另类的"马太效应"解读既满足了我的亵渎破坏欲,也加深了我对两者的理解。
  最后有赖于它的海纳百川,不仅有我自以为熟悉的家暴,还有神秘的军队、gang,恐袭,在我的兴趣日渐下坡时再度刺激了我的好奇触角。
  《暴力》读后感(六):看清暴力的真面目
  看清暴力的真面目
  ——读《暴力》
  彭忠富
  一些男人醉酒后往往兽性大发,以殴打妻子为乐事,而酒醒后则会在良心的谴责下道歉。这种家暴往往是一个长期行为,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也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阴影。暴力泛指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的强暴行为,除了家庭暴力,还包括军队暴力、警察暴力、校园欺凌、抢劫、运动暴力、武装冲突等。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认为,彻底根除暴力是不现实的。对于暴力这一痼疾,我们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但不同的暴力机制则需要不同的应对方式。
  柯林斯在最近出版的《暴力》一书中,从微观社会学角度出发,借助视频录像、民族志调查,近距离研究暴力真正发生时的情况,引导读者进入真实而令人不安的人类冲突世界。作者揭示了暴力动力学,解释了为什么暴力通常会是对弱者的暴行、为何通常会在众人面前进行仪式性展览,或进行秘密恐怖袭击和谋杀;以及为什么少数人能够操控暴力;最后则提供了应对乃至消除暴力的方法。本书包括暴力的肮脏秘密、净化后的舞台暴力和暴力情境的动力与结构三部分,作为一部社会学理论著作,本书可谓浅显易懂。既没有佶屈聱牙的学术词汇,也没有高深莫测的公式与模型,所有论点都由明白晓畅乃至略显活泼的文字表述出来,辅以对日常事件的观察记录及令人过目难忘的珍贵历史图像。
  与其说暴力是身体上的冲突,不如说是情绪上的冲突;只要能够获得情绪上的支配权,就能获得身体上的支配权。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现实中的打斗看上去都十分肮脏,例如其中一方在对方毫无还手之力时仍然对其大打出手。每当谈及暴力,我们最关心的往往是施暴者与受害者究竟是什么人,而常常忽略了暴力发生的具体过程。对于围绕在暴力周围的诸多谜题,柯林斯在本书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我们应当将分析重点从个体背景转移到暴力的微观情境之上——"没有暴力的个体,只有暴力的情境"。因此,暴力情境能够适用于不同个体,"暴力个体"却并不适用于不同情境。这一结论可能有些出人意料。最重要的是,它直接挑战了人们对于暴力的一种迷思:暴力是人类的野蛮本性,很容易发生,所以人类文明建立了一系列社会制度来阻止那些暴力的个体。柯林斯建构了一个完全相反的模型:人类的本性并不是触发暴力,而是在互动中逃避和弱化真正的暴力;因此,与其说社会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阻止暴力,倒不如说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鼓励暴力乃至将其制度化。
  本书重点关注的是微观层面的互动,是我们每天都会经历的日常生活。书中的洞见理论应对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相应的事情时有所帮助。为了避免暴力的发生,作者提出了一些并不循规蹈矩的建议,譬如作者针对普通人说:学会如何处理虚张声势,也包括自己的虚张声势。注意如何让敌对双方的虚张声势成为一种势均力敌的仪式,而不是不断升级、试图压倒对方。当虚张声势反复进行下去就会变得无聊,潜在的冲突也会随之解决,这就是你应当努力的方向。
  《暴力》;(美)兰德尔·柯林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定价:88元
  《暴力》读后感(七):暴力反衬人性的善
  《巴黎圣母院》中,爱斯美腊达何曾想到,出手相救的会是奇丑无比的愚人王卡西莫多!看到浑似"打碎后又胡乱焊接起来"的卡西莫多,她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倘若我们在险境中碰到如此角色,大概会比爱斯美腊达更加失态。
  不消说,先入为主以貌取人未免偏颇。但退一万步说,对方若真的"表里如一",是个居心叵测的好事之徒,花容失色更会令自己陷入险境。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告诫我们:"没有暴力的个体,只有暴力的情境。"翩翩君子有"狗急跳墙"的时候,恶贯满盈之徒亦会手下留情,一切取决于情境中的细节和微妙的情绪变化。如何远离暴力全身而退,抑或将伤害降到最小;如何在不得不战的时候占据上风,绝对是门技术活,而不仅仅关乎体能。
  柯林斯在《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中分析了暴力情境下的心理。他认为,人性倾向于注意彼此和相互交流,而"暴力违背了人类的心理设定",会令人紧张和恐惧。实施暴力必须与本能的紧张和恐惧作斗争,这正是遏止暴力的突破口。施暴者特别喜欢全副武装或者背后袭击,除了技术上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免心理冲击。柯林斯提到,"直视受害者的眼睛会阻碍攻击的发生"。我们大可反其道而行,与之正面相对,表现得毫无畏惧。"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对方的措手不及正是我方的机会。
  如果无利可图,谁会违背本能选择暴力一途?柯林斯总结:"暴力是一种互动共生关系;暴力的专业实施者发现了一个有利可图的生态位,让他们能够榨取互动中产生的软弱。"抢劫者挑选看上去软弱的受害者,家庭暴力始于一方的忍气吞声,校园欺凌的对象总是胆怯懦弱……不想成为暴力的受害者,柯林斯强调"情绪能量"的支配权,表现出不妥协的气势,让施暴者无利可图,或许就能将暴力行为止于虚张声势的试探阶段。譬如书中有个案例:青年被一混混讥讽不是对手,强硬反击"知道会输,但什么都不会给你",混混倒敬他"你还不错"。
  与其他暴力的社会学研究相比,柯林斯有两大独到之处。一是他并未将个体作为研究对象,像我们的主观印象那般盖棺定论,分析哪类人群容易发生暴力。他站在更客观的立场上探讨情境的作用,表情、语言、行为、环境的反馈都是决定事态发展的关键,亦等同于承认个体具有向善的可能。二是他对暴力的定义囊括了多种情境,表现出的不单是恶。暴力的动机不同,结果也会有两面性,甚至是可以引导转化的。不同情境的暴力有其背景和规则,理解、认同或适应其"街头语言",有时是兵不血刃化解暴力的最佳方法。
  这令人想起《世说新语》中耳熟能详的"周处除三害"。暴虐成型的周处曾让乡人谈之色变,一朝浪子回头,将孔武用于除害,反倒是印证了暴力的积极作用。
  其实,广义的暴力无处不在,可是人类本性总会自动将之消弭于初期的言语冲突甚至情绪波动,暴力反衬出这个世界的善意和爱。而辨别暴力的情境、找准自己的态度,是面对真正作恶的暴力时的自救之道。谁知来者是卡西莫多还是外强中干的黔之驴?微观视角下慢镜头重播,切莫先自乱了阵脚!
  ——丙申年读兰德尔·柯林斯《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
  《暴力》读后感(八):制度中的情境、组织中的控制、背景中的前景
  从个人兴趣来看,这本书对我有一定启发,但是并不是自己最喜欢的类型,其中提供的案例十分丰富,而对于理论的理解可能让我难以明确把握作者的旨趣。不知道作者的大量事例是否在打造畅销书,或便于科普。下述不过个人粗浅阅读的一点体会。
  首先,既然强调情境,又强调不同形式的暴力应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但作者为何又要以丰富的资料库谋求理论宏大的理论旨趣?作者在开篇即强调"没有暴力的个体,只有暴力的情境",首页即表明"本书将以互动为核心,而非个体、社会背景、文化及动机","也就是说,我所关注的是暴力情境的特点",乃至反驳了机会与社会控制理论、抵抗理论、文化解释等归因,在结论处也强调"没有万灵药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彻底根除暴力是不现实的"。
  然而,作者又说"我们寻找情境的框架,真实这些情境塑造了身处其中的个体的情绪和行为",他以自己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为理论支撑,将某些对于情感的社会学解释融入到事例之中。如果每个实例都要提供相应的解释和情境思考,那这是否是成功的理论呢?
  不看好宏大理论的一个重要理由恐怕就是,一旦出现反例,其理论体系恐怕都会遭遇危机。而在不同形式暴力之上,作者想要寻求一个"框架",似乎有着宏大理论的追求,但过于具体的案例,无法在宏大理论与社会现实之间建立可供参考的框架。相比较,中层理论则更有开发的价值。个人感觉,与社会学相比,政治学提供的一些框架似乎更容易解释一些现象,其提供的概念和模式做作为骨骼能更好地支撑起现实的肌理。
  其次,作者以校园欺凌作为案例,提出寄宿制学校这类高强度控制的机构具有强度较大的霸凌行为,与之相关的解释可能在于成员内部的紧密关系,人们处于一种无所欺瞒的场景。但是在网络时代,缺乏用网文明和政策约束,没有犯罪成本的网络暴力又怎会缺乏生存的土壤?就像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呈现出来的,我们不能低估人性之恶的孕育环境。
  "背景条件与暴力多少也会有些关系……但这种关联通常都很微弱。首先,这时因为许多种类的暴力并不局限于(或特别常见于)下层阶级或被歧视的少数群体中……其次,就弱势群体中常见的暴力而言,并不是这些群体中的所欲成员都是暴力的……第三点则是加强了这种不确定性:即使暴力者也并不总是暴力的。它们究竟会在何时何地变得暴力,取决于情境中的条件,特别是那些能够克服冲突性紧张/恐惧并将其引向支配力的条件。"
  最后,如上所述,作者提出了暴力的背景与前景解释,强调不要高估个体的背景条件,但是其依据暴力情境在结论部分提供了判定暴力与预防暴力的建议,前文说"无万灵药",暴力种类多样,在这里有尝试提供良方。个人感觉第十二章的存在较为多余,虽则只是短短5页。
  在这本书中,情绪、情感、心理都与社会学的思考结合在一起,但是我个人对于这方面的思考还很稚嫩,在社会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等方面体悟不深,可能难以理解作者的某些解释。
  《暴力》读后感(九):基于微观社会学视角的暴力发生机制分析——柯林斯《暴力》一书分享提纲
  (编者按:明天11月23日晚上,金陵读书将举办关于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柯林斯《暴力》一书的读书沙龙。本场沙龙原定由蓑翁主讲,但因为蓑翁临时出差在外,无法亲临读书会现场,故而提前一天分享蓑翁关于这本书的短评、读书笔记和沙龙分享要点,希望能对书友们阅读这本书有所帮助。)
  书名:暴力
  作者: (美)兰德尔·柯林斯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译者: 刘冉
  出版年: 2016-6
  页数: 596
  定价: 88.00 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培文书系·社会科学译丛
  ISBN: 9787301271032
  短评:
  基于心理学、人际互动关系和发生情境角度,分析暴力产生机制的微观社会学论著,隶属于作者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的庞大理论体系。分析详实透彻,素材广泛丰富,在民族志素材的分析运用和文本分析方法的实践方面,都堪称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典范。遗憾在于几乎完全忽视了宏观层面的暴力分析,如果能跟齐泽克、蒂利等学者关于暴力的宏观研究论述相结合,则理论架构会更加完整。
  读书笔记:
  2暴力相关性研究的缺陷,p12对打斗传染性的质疑,p20暴力情境理论,p37之于微观视角的暴力分析原因,p47军事战斗的表演性
  83杀戮他人的负面体验,p98恐慌进攻的情绪特征,p103道德假期
  106暴力发生的特定情境效应:个体的紧张、恐慌与愤怒,群体与社会性制约因素的消除、甚至激励,个体经历中隐性负面因素的显性化
  131恐慌进攻的群体优势,p136—137恐慌进攻的路径
  142—143家庭暴力的情境发生机制分析——家庭双方在权力和资源方面的不对等,以及这种不对等状态的长期化和固化,批注:制度式的暴力研究与侧重互动式的暴力研究对比
  162孩子的五种类型,p168霸凌与美国高中里建构地位的重叠,p180霸凌受害者的反转与其他路径,p187-188尖叫导致暴力情境的失败
  221打斗中冲突性紧张/恐惧遏制的两种过程
  253克服冲突性紧张/恐惧的两种路径,p254道德假期的设定,p284每场聚会只发生一场打斗
  307防护状况与暴力发生率成反比,p333足球流氓的暴力发生界定
  355对打斗动机推测法的质疑
  390暴力行为发生的少数化属性,p401、p408战争中杀伤行为的少数化属性,p424巅峰状态与时间放缓
  434暴力的情绪注意力空间属性,p470学术圈的少数化属性
  584译后记
  分享要点:
  暴力的社会学分析视角:微观(发生情境),中观(成长环境、教育背景、所在群体等各类社会属性),宏观(社会整体氛围,是否处在剧烈变迁之中,革命、变革与社会变迁)
  柯林斯的研究:主要基于暴力发生情境的微观社会学分析
  暴力的微观社会学分析与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之间的关联
  暴力的微观社会学分析与柯林斯的社会冲突范式之间的关联
  暴力的微观、中观和宏观社会学分析之间的对比
  柯林斯《暴力》一书跟其他有关暴力的社会学论著之间的比较分析:齐泽克(《暴力》)、蒂利(《集体暴力的政治》)、斯蒂芬•平克(《人性中的善良天使》)、阿马蒂亚·森《身份与暴力》、罗威廉(《红雨》)
  中西社会里暴力频发的比较分析
  中国暴力频发的地域、群体和时间段分析(地域:湖北麻城,东北;时间段:改朝换代时期、20世纪上半叶等;群体:社会弱势阶层、边缘阶层等)
  关于暴力的文学、影视作品分析(莫言《檀香刑》,贾樟柯《天注定》,郑阔《南风》等)
  《暴力》读后感(十):没有暴力的个体,只有暴力的情境
  对暴力的迷思
  迷思1:打斗是有传染性的
  在拥挤的地方一旦发生打斗,旁观者通常会立刻后退到安全距离之外观看。礼貌的中产阶级群体会更加恐惧和紧张,在不暴露恐慌的情况下尽可能后退得越远越好。
  迷思2:斗殴会持续很长时间
  在现实生活中,个体或小团体之间的斗殴往往非常短暂。如果抛去羞辱、叫嚷、挥舞拳头等前奏与后续,仅仅观察暴力本身,就会发现它令人惊讶地迅速。
  暴力违背了人类的心理设定
  人类活动中最令人愉悦的部分,就是当人们沉浸在显而易见的微观互动韵律之中时发生的一切。流畅的对话,富有节奏的语调和短句;不约而同的笑声;共享的热情;双方同时产生的性欲等。通常情况下,这些过程形成了一种互动仪式,至少在当时当下带来了主体间性与道德团结。面对面的冲突之所以很难发生,正是因为它违背了这种集体意识和身体—情绪的共频。暴力互动更加困难,因为赢得一场打斗意味着要打乱敌人的韵律,通过践踏对方的频率来展开自己的行动。……暴力违背了人类的心理设定,与人类陷入微观互动仪式性团结的倾向格格不入。一个人需要切断自己的所有感知,才能无视人与人之间体现仪式性团结的点滴,集中精力去利用对方的弱点。……只有极少数人(在极少数情况下)能够越过这一障碍。这通常是一时冲动,仿佛穿过一道玻璃墙;而后他们会疯狂地陷入另一面:恐慌进攻,所有的紧张感此刻都释放到了进攻中。……这种最基本的紧张感可被称为"非团结沉浸"(non-solidarity entrainment)。当人们试图对抗他人,也就是对抗自己内心与他人和睦相处、享受同样的节奏和认知的倾向时,就会产生这种紧张。
  英文中用"肠道结实"(intestinal fortitude)这一俗语来表示"有勇气",也常形容人"有肠子"或者"有胃"去参与打架,这并不仅仅是一种比喻,而是指出了这一事实——身体面对暴力时会产生深层的反应,只有克服它才能成功地实施暴力。
  绕过冲突性紧张/恐惧——暴力发生的条件
  1、要想让暴力发生,人们必须找到一条路径来绕过冲突性紧张/恐惧。这种路径中最常见的一条就是袭击弱小的受害者。
  2、暴力的特征恰恰在于冲突性紧张/恐惧如何转变。这是一种情境过程,随着时间发展,参与双方会共同找到一种路径来克服紧张/恐惧,并将其转化为某种特定的暴力场景。
  寻衅滋事文化的成因
  群体中的寻衅滋事文化之所以能够得到维持,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所谓的"叙事满足感"(narrative gratifications)——多数时间都在谈论打斗和讨论在即将到来的派对上是否会发生打斗。谈论打斗是派对本身的核心特点。喧闹的说唱和朋克音乐也是营造这种舞台背景的一个环节;歌词、节奏、身体姿态,以及打斗所导致重音,都是这一舞台事件的一部分。但这是一种戈夫曼式的舞台设定,其目的在于表演和伪装。事实上,很可能正是因为舞台化的叙事和无处不在且非个人化的自吹自擂占据了注意力中心,从而建立起了一种内在平衡。
  运动与战斗中暴力的互动过程
  胜者的技巧中最重要的也许是建立自己的节奏并迫使其他人适应的能力。领先的一方会建立起一种节奏,其他人必须随之作出调整。这样的情绪称为"平凡的卓越"(mundanity of excellence)——胜者更加冷静、宠辱不惊,努力实践那些自己认为会带来胜利的微观技巧;败者则更加焦躁,认为优秀的运动员拥有自己所没有的神秘力量。
  许多运动员都报告说在比赛的高潮阶段体验到了时间放缓的现象,这也是一种高速变化的对抗舞台。运动员将这种状态称为"巅峰状态"(in the zone)。在战斗中,"巅峰状态"只是最优秀的军事精英的体验,大部分士兵的情绪和感受都与此恰恰相反,即"战斗之翳"(glaze of combat):一切都变得令人困惑;人们移动的身影一片模糊;并不清楚敌人在哪里,有多少人,他们在向哪里移动,哪个方向最危险。
  斗争的中心在于互动过程。暴力精英们已经发展出了冷静的技巧,能够利用被卷入"战斗之翳"的目标。但他们并不只是攻击一直以来的弱者。暴力微观互动中的斗争在于将对手推入"战斗之翳",同时令自己进入"巅峰状态"。
  在暴力情境中,关键是要让自己的速度、直觉和反应始终能比对手快上一步。因此,这是一种永远都是摇摇欲坠、时刻都在经受考验的技术;它并不是属于某个个体的特质,也不是一种不可剥夺的财产,而是一种互动关系。
网站目录投稿:以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