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形势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应用实践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占据作用越发重要。在大学教育中,思政课作为必修课程,其的教学改革,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对此,文章立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高校思政课教育的改革展开探讨,以期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应用型、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前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以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高校教育中,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发展的关键。新形势下,我国进入重要战略转型期,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各地高校纷纷加强应用型高校建设工作。在高校建设中,思政课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思想引领作用,对此,文章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前提,探讨了思政课教育的改革。 一、思政课的性质定位 在高校教育中,思政课作为必修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说,思政课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在高校教育中,不同课程的性质相应不同,而课程性质直接影响着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等。对此,在思政教育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与教学原则,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科学设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奠定基础。实际上,在我国各个发展阶段,思政课都在高校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思政课直接影响着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影响着学生未来发展,在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改革思政课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思政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相互对立,前者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且能够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创造财富;后者重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以学术研究为主,实践能力不足。由社会发展来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较高。并且,社会在不断发展,对应用型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求其基础知识牢固,知识面宽广,还要求其综合素质高,社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等。同时,应用型人才更重视其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包含有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是思政课的核心,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思政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然而,在思政课教育中,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思政课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影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此,根据社会实际情况,改革思政课教育,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措施 3.1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人才不仅具备专业技能,必备品格,还应具备责任心与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效用,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信息化时代企业对应聘者综合素质的迫切需求。对此,在思想症孩子教育改革中,教师应创新思政教育模式,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其一,教师可设置不同层次学习方式,不同能力培养方式,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实现高效课堂;其二,教师积极利用案例分析、创作品鉴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多媒体教育,激发学生课堂兴趣与创造力;其三,建立课上课下全方位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平台,构建线上课堂,线下讨论的立体教学模式,拓展教育时间与空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效用,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 3.2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学以致用作为一项重要能力,影响着学生的应用能力,对此在思政教育中,应重视学生们该项能力的培养。在"学以致用"能力培养中,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此两种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关键能力皮。思政课教育中,传统以理论教育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育模式成为思政课教育的必然趋势。在高校思政课教育中改革中,教师应强化实践教育,并将其纳入政治理论教学中,有目的、有計划的展开各类实践活动。如:开展小班研讨、文化沙龙、专家讲座、文化校园创建等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同时,潜移默化提高学生思政素养。 3.3加强基地建设,夯实思政课实践教学基础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思政课实践教育提供依托,为学生爱国思想、职业道德、团结精神等的培养提供载体,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基地建设还可做为高校学生了解我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窗口,在思政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全面提升学生思政素养。在思政教育改革中,思政课教育的实践基地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其一,就近稳定原则,充分挖掘高校所在区域的政治资源、文化资源、历史资源等,建立稳定的思政实践教育基地,突出地方特色的同时,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全面提升思政课教育水平,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其二,特色鲜明原则,根据思政课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突出不同教育特色,如:利用学校当地纪念馆、烈士陵园的能够,提高学生爱国思想;利用当地经济发展,使学生感受国家政策、社情,提高学生向心力与国家荣誉感;利用工业园区开展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等,提高学生创新精神,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其三,资源共享原则,在思政课实践教育中,基地建设应遵循资源共享原则,思政课教育部门与各学院进行有机协调,使学生带着思政实践任务在专业实习,提高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神,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充足养分。 四、总结 综上所述,思政教育作为高校中的必修课程,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步骤,仅利用传统教育模式,依靠单纯理论说教,很难发挥思政课教育的作用,抑制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此,加强思政课实践教育,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依据,积极改革思政教育,真正发挥思政课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我国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灵芝.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13):34-35. [2]陈建.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探讨[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7(7):69-69. [3]娄刚, 陈磊, 李太航.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6, 18(3):122-125. 作者信息:金楠(1982.12-)女,山东(汉),大学本科,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