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军伶 邵长玲 曾令娥 摘要:目的 研究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改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学院需要进行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20名,根据教学模式的不同分为传统组和改革组,各60名。传统组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组使用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使用课程满意度评价表,使两组学生分别对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的课程满意度进行评分。评分项目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指导,教学规范和课堂教学效果,分值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对两组学生的期末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验报告和学习态度,分值越高,表明成绩越高。结果 改革组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指导、课堂教学效果和总分方面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 改革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验报告和总分方面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在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中,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同时配备优质课程资源,并使教师答疑解惑,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课堂满意度和期末成绩。 关键词:网络平台;信息化教学;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改革 医学免疫学是涉及基础医学、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等多门学科的医学院学生必修课程,其主要为理论性知识,内容较为枯燥且抽象,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是医学免疫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能够辅助学生加深对医学免疫学理论课程的理解和记忆。但传统实验课教学体系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较低,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差。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各种网络平台的发展,包括爱课程、微信、网盘、丁香园、QQ等的广泛应用,为信息化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能够通过实现资源共享,实时答疑解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以本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改革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后续医学免疫学实验课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相关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学院2016年9月~2018年1月需要进行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20名,根据教学模式的不同分为传统组和改革组,其中传统组60名,男21名,女39名,年龄17~21岁,平均年龄(18.93±2.39)岁。改革组60名,男23名,女37名,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19.02±1.57)。传统组和改革组在年龄、性别比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中途退学者和不同意本研究者。 1.2方法 两组教师均为本学院有着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将两组学生各分为15个学习小组,每小组4人,设组长1名,负责课程管理和监督。传统组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师教学时讲解和演示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方法,随后学习小组根据实验步骤进行相关的验证性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改革组使用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将学习小组和教师一起纳入QQ群中,并使关注相关微信公众号。教学时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并将课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 1.2.1课前 ①教师 教师准备相应实验课的课件资源、视频资料、习题等,并上传至QQ群或共享至百度网盘中,提前3天通知,使学生了解并预习该节课的实验内容。同时在课前准备实验内容相关问题发至QQ群中,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热情,并对热点问题进行讲解,以加深学生理解。比如在准备凝集反应实验时,课前可在QQ群中提出相关问题供学习小组思考,包括凝集反应的概念、类型和原理,可同时思考凝集原、凝集素与沉淀反应的关系等拓展性问题,同时对于实验中应准备的材料和仪器进行提问,比如需要准备的血清类型和原因。注意在准备相关资料时,教师应注重该堂课与医学免疫学理论课和临床实践应用的相关性,以利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了解和认知。②学习小组 每个学习小组在课前需查阅资料,观看教师在QQ群中上传的课件、视频等相关资料,并进行小组间讨论,准备实验方案1份,包括实验的目的、原理、材料、仪器、方法和结果所需表格,以及可能出现的结论,必要时在QQ群求助于教师,或在互联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可选择丁香园、爱课程等媒体平台。 1.2.2課中 ①教师 课堂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使各学习小组上台讲解实验方案,并由教师总结和指出其中的问题。同时课堂中,教师还可结合PBL和翻转课堂教学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②学习小组 各小组通过组间的讨论以及教师的讲解,对实验方法均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操作或者结果异常等问题的发生,此时组员及组长应及时记录,并与教师和其他小组进行讨论,以找到发生原因,并对其机理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1.2.3 课后 ①教师 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对实验报告进行认真批改后,将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发至QQ群,并发起进一步讨论,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比如在单向免疫扩散实验时,涉及到做标准曲线,很多同学做的效果并不好,可能是由于试剂配制,琼脂凝固不佳等因素相关,因此可在群里发起讨论,关于制作琼脂板时,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均会发生什么现象。②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根据教师在QQ群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进一步讨论,并对实验过程、撰写实验报告和教师讲课时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以便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3 课程满意度评价 使用本校自制的课程满意度评价表,使两组学生分别对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的课程满意度进行评分。满分100分,评分项目包括教学方法10分,教学内容15分,教学指导40分,教学规范25分,课堂教学效果10分,分值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 1.4两组的期末成绩分析 对两组学生的期末成绩进行比较分析,期末成绩满分100分,包括理论知识(45分),操作技能(30分),实验报告(15分)和学习态度(10分),分值越高,表明成绩越高。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二、结果 2.1两组学生的课堂满意度评价 改革组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指导、课堂教学效果和总分方面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在教学规范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兩组学生的期末成绩比较 改革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验报告和总分方面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在学习态度方面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讨论 通过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程,学生能够对医学免疫学知识具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认识也会更加直观明了,同时医学免疫学实验能够帮助树立学生正确的科研观和实验观,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体系对于教学质量来说至关重要,其能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理论认知。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较为枯燥的讲授方法,学生直接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缺乏独立思考,只是为了实验而实验,未能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对做实验的目的、意义以及其中渗透的科研方法不甚了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看到学生互相抄袭实验报告,不做实验,只顾与课程无关的事情,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影响严重。且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主动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回顾,看到不懂的地方得过且过,更无法直接与教师随时进行沟通,从而造成学习效率的低下。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教师和学生智能手机覆盖率几乎达到100%,且本学院无线网网速佳,覆盖面广,这都对本学院实施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化教学模式具有较丰富的可利用教学资源,能够通过充分利用学生和教师的碎片时间,使交流随时随地,从而对课程内容的开展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深入。近年来,网络平台发展迅速,包括精品课程网站、QQ群、微信公众号等都为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答疑提供了较为优质的资源。但是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对课程熟知度不够,网上资源又过于繁杂,筛选起来较为困难。教师对于其所在领域资源具有较好的掌控,清楚优质资源所处位置,因此通过教师对网络资源的筛选,并在QQ群分享和答疑,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质量,且教师和学生均能随时随地收到QQ消息,这就方便学生及时解疑答惑,避免影响学习进度。本研究发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通过使用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课堂满意度较高,达到95.41%,学生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效果等均较为满意。这提示良好的教学模式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认真对待课程,积极思考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从而使教学质量提高,改革组期末成绩也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范志刚等研究了手机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结果发现通过使用手机共享教学资源,学生低头玩手机等不良课堂习惯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获得了较高的学习效果。郭明广等研究了信息化教育在医学免疫学课程中的应用,结果发现通过构建QQ群,应用百度网盘,并使学生关注微信公众号等措施,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学习的积极性显著增高,同时作业及时提交率和期末成绩也显著增加。 但是,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由于对手机、电脑的使用率增加,学生可能会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性增加,而部分大学生自制力较差,容易在手机和电脑上不自觉的进入游戏和看电视状态,从而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因此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应在此方面加强监督和教育。 综上所述,在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中,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同时配备优质课程资源,并使教师答疑解惑,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课堂满意度和期末成绩。 参考文献 [1]宋巧丽,马微,殷晓宁. 加强医学免疫学与临床学科教学联系的探讨[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8(06):580-581. [2]史丽云,何海根,康艳华,等.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 基础医学教育,2013,15(04):376-379. [3]胡小勇, 朱龙, 冯智慧,等. 信息化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趋势与方向[J]. 电化教育研究, 2016(6):12-19. [4]李立新,张顺科,孙科柱,等. 八年制学生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01):157-160. [5]郑源强,包玉龙,丁枫,等. 研究生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31(04):548-550. [6]陈伟,申延琴,韩晓枫,等. PBL结合网络教学平台在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实践[J]. 基础医学教育,2015,17(09):806-808. [7]朱鹏威, 曹烨帆, 董天舒. "互联网+"视阈下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J]. 情报科学, 2016, V34(12):133-136. [8]丛亮.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7(12):98-102. [9]张小莉,梅雪,江华. QQ群网络平台在中医药院校"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与职业,2013(12):158-159. [10]官妍,汪长中,吴大强,邵菁. 《医学免疫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运用[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31(08):1113-1114. [11]孙爱平,张国俊,赵铁锁,等. 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上的应用[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32(10):1534-1535+1540. [12]范志刚, 李斯, 阎国钢. 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构建手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11):42-43. [13]郭明广, 袁玉青, 谢旭光,等. 高职医学免疫学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探索[J]. 卫生职业教育, 2017, 35(21):49-51. [14]任可,陈建芳,常江,等.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4,30(09):1259-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