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可以在很多考古当中,发现一些古人的丧葬习俗,这些在不同的时期都是有不同的习俗的,而就在最近,在一座北宋时期的古墓当中,发现了一座"过仙桥",这个名字听起来可能还是比较陌生的,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过仙桥是什么,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过仙桥到底是有什么用的,为什么会在古墓当中出现呢?这个过仙桥和墓主人又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北宋古墓发现过仙桥是怎么回事 据中新网消息,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对湖南宁乡市坝塘镇南芬塘村杨家湾古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一座东汉墓葬和一座北宋夫妻合葬墓。其中,北宋夫妻合葬墓设有较为特殊的「过仙桥」。 在湖南省宁乡市坝塘镇南芬塘村杨家湾,考古人员正在发掘一座宋代夫妻合葬墓,两个墓室之间有一扇小窗,俗称「过仙桥」,表达了古人希望来世再续姻缘的美好愿望。 「过仙桥」是古人「事死如事生」观念的产物。夫妻俩活的时候在一起,死了也要到一起,中间留一个洞,想象着两个恩爱的灵魂,躺在里面还可以聊聊天。古时候,「过仙桥」寄托着夫妻死后再续姻缘的祝福。 2、民间丧事习俗过仙桥的故事 跟着和尚过仙桥的全为男性,女性子孙在整个过仙桥的过程中始终是跪在仙桥的另一侧的。关于仙桥的猜想可能跟中国道教观念中是鬼魂历经十殿阎罗的旅途后准备投胎的必经之地奈何桥有关的,但为什么不是道士做法而是和尚诵经就不得而知了,抑或这个只是一种风俗习惯罢了。 据说以前的老派的仙桥搭得很有技巧,好像应该是用八仙桌子和凳子搭成的,要是这样的话,跟着过仙桥的和尚和亡者亲友们应该是比较费力的。而现在的仙桥看起来像一个钢架结构,由若干钢管搭成一个桥的形状,共有二十个台阶,在各个台阶上还铺有长短相同的木板作为桥面,看起来桥桩、桥面一应俱全。只是整个桥身颇为狭窄,人走在上面不免有摇晃的感觉,桥也颇有些高度,这样一来恐高的人恐怕就有些生畏。这个可能是为了突出这个过仙桥的不易吧、 开始前先要在桥底下放上几个纸糊的灯笼,桥顶上放上两盆吃物(具体含义就不知道了)。队伍的前面是那几个穿着僧衣的和尚,一个吹笛子,一个拉二胡,还有一个举着一个小小的幡(幡上写着几个生拗的字的),跟在后面的依次为长子(端着神位),长孙(背着雨鞋),次子(背着一个蓝色的包袱,里面装的什么就不知道了。),等等一干子孙侄儿辈的男丁。随着为首的和尚高声诵念佛号,过仙桥便开始了,每过大约两级阶梯,和尚们便要停下来诵经,而那声音颇为抑扬顿挫,伴随经文还有笛声、二胡声、和边上的磬铙的和声。经文大约是大悲咒一类的经文。此时后面的男人们便要停下来肃穆静候,等待一段经文念完,整个队伍方始前进两步,等到了仙桥顶部,和尚们便要把预先准备好的一盆吃食撒向四周围观的人们,人们便也开始抢这些吃食,据说这些东西吃了以后都有吉祥如意的意思。整个二十级台阶走完就到了仙桥的另一侧了,然后还要从另一侧开始从新回过来再走一遍,重新回头走的一遍大致和前一遍的过程是一样的了。在整个过程中,女性的子孙们始终是要跪在一边的,只是回头走的时候移到仙桥的另一边换个位置跪下而已。 过了两遍仙桥以后和尚们会有一个鞠躬作揖的动作,猜想可能是针对亡灵的吧。 这样的过程结束以后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东西,听人说叫"穿阵——撞和尚"。即和尚 们带领这些个跟着过仙桥的子孙们在桥和桥桩之间穿梭而行,在这个过程中子孙们要尽量用身体去撞和尚们,据说撞得越多,积聚的福气就越多。 3、过仙桥有什么寓意 "过仙桥"便出现于西汉的异穴合葬墓中。两个墓穴之间有通道或是开凿的土洞相连,表示墓主夫妻在阴间可以继续交流。这个现象算是异穴向同穴过度的一个产物,不过到了同穴合葬墓之后,仍有部分墓葬保留了这一设置,而且绵延上千年,直到宋代。 虽然寄托着美好的寓意,但是设有"过仙桥"的夫妻合葬墓并不多。杨家湾古墓群的发掘,为研究北宋时期南方地区的历史、民俗、葬俗等提供了重要考古资料。 除了"过仙桥"以外,古人还有种破镜习俗,源于成语"破镜重圆"。所谓破镜习俗,就是将一面完整的铜镜分成两半分别葬在夫妻两个墓葬中,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露出端倪。 上世纪五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洛阳烧沟一带古墓葬进行了发掘。一座同坟异室夫妻合葬墓中,在两个墓室的木棺中曾各出土半枚残镜,合起来是一枚完整四神规矩镜。此后,在安徽怀宁、江西玉山县陈家墩唐墓以及当地宋墓中出土更多。 从考古中学者推测,铜镜应该是夫妻生前使用的物品,夫妻去世后,生者有意识地将这件他们生前共同使用的器物打破后,分葬于两墓之中,其目的是沟通死者之间的联系,寄寓夫妻在阴间继续做夫妻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