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好书读评儿童认知模式对教育的启示


  最近读了美国社会学学者威廉•A.科萨罗的《童年社会学》一书,这本书引发了我的两点思考。
  思考一:该书对儿童教育的心理学意义
  儿童对社会的认知并不总是被动的,"许多发展心里学家注意到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作用,注意到他们从自身环境中抽取并加工信息,用于组织和构建他们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在对事件和人际关系的观察中,儿童渐渐构建新的认知模式,通过认知模式的建立,产生概念化的自我,包括对自我的评价和社会规则的评价,新的社会评价导致新的社会规则的建立。
  教学过程中的冲突本身是儿童在改变社会规则,用自己的认知重新架构符合自己认知的世界。这种改变往往不符合教育者的认知,或者说教育者往往害怕被改变。在控制和反抗中,"事件发生一旦导致失衡,接踵而来的是社会或个人将竭力使其恢复平静"。再一次恢复的平静必然不同与以往,要么儿童改变了原有的社会规则,要么儿童被边缘化,当然理想的状态是原有规则和新规则找到了契合点,避免了矛盾激化和对儿童心里的伤害。
  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尝试用语言来架构和认知世界,把社交规则或文化转化为自己的认知语言,"并且为尚不圆满的活动提出未来的方向",用某种经验为当下的活动提供指导并产生影响,形成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这样的惯性思维如果符合大众的认知,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就能帮助更好地适应社会,否则儿童就要与社会已有规则抗争。抗争的过程也是儿童学习的过程,儿童创造性地吸收、整合来自成人世界的信息来解决自身的问题,同时在抗争的过程中不断改变现有规则,积极参与文化生成和转型。
  思考二:儿童单纯的游戏与成人思维的功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相互打招呼是何其的相似,"你孩子周末都学了了什么?""你周末带孩子去那里长见识了?""你们这个活动真好,让孩子培养了画画的兴趣,将来能向这个专业发展。"……所有的活动必须是有目的的,否则就被认为是浪费时间,哪怕跑步也要是为了锻炼身体,为身体更强或者减肥。如果一个人向其他人宣称跑步只是为了玩,只是为了消磨时间,我们可以想象周围人会用什么样眼光和言语来回应。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被目标或者说目的左右的世界中,我们不被容许浪费一些时间做一些自己觉得好玩的事情,时间必须被用来做有意思的事情,否则就是在浪费生命。如果儿童行为不符合"有计划的自愿行为",往往会受到惩罚或者批评。可如果儿童的一切行为都是计划性的,他就很可能无法区分游戏和学习。比如儿童一开始会把艺术课如唱歌、跳舞、踢球等当成游戏,成人社会往往将这些活动赋予更多的目的,通过这些游戏要达到一定的目的,比如考级、获奖。这样儿童往往很快对这些游戏丧失兴趣。这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摧毁了儿童的欢乐。
  儿童游戏乐趣的缺失还和家长的过度关注有关,出于安全和社会环境的考虑,儿童往往不能自己寻找属于自己的乐趣。他们不被容许去找邻居家伙伴玩,不能独自去游乐场所或者附近公园,一切行动都在家长的关注之下,父母对儿童独立外出充满恐惧和不安。父母接受信息大多从网络或电视媒体,而这些信息往往是过滤后吸引大众眼球的。接受这些过滤后的信息的父母进一步控制孩子的行为和状态,儿童就更难寻找自己的乐趣,进而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也引发更多的行为和心理问题。
网站目录投稿:书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