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天下动荡不安,百姓移居非常频繁,因为三国的税收政策都不想同,百姓肯定是要选择一个承受得起的地方生活。当时刘备就在这方面犯下了打错,大致蜀国百姓民不聊生,可见当时蜀国上下并没有一位很懂经济的人,不然也不会出此下策。而曹操就没有坑害百姓太多,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其实曹操并不是一位保守传统的人,不然也不会有如此大的野心。 曹操手底下有数以百万计的军队,人数多了,军饷消耗也就大,魏国占领的地方多为北方,并不是富饶之地,税收不足以支撑军队的连年征伐,为了能够凑粗军饷,曹操就打起了死人的主意。 曹操在自己的手底下专门设置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曹操这个方法也确实管用,根据一些史料记载,曹操曾派人盗掘过梁孝王的墓,盗掘出来的金银珠宝足足够军队开销数年之用,曹操也从中尝到了甜头。 曹操当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名面上还是要尊敬汉献帝的,所以对于当时那些汉墓,曹擦也不好意思去盗,这点曹操还是做得比较仁义的,曹操祸害的毕竟是死人,顶多有损阴德,但刘备的做法可就不同了,让整个蜀国民不聊生。 刘备找了一个便宜老爹,中山靖王之后,自称汉室,为汉正名,当时人家汉天子还没死呢,用得着你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为他正名,即使这样,刘备仍然有一群死忠跟随,初期靠着坑蒙拐骗夺取了一些土地,靠着蜀道天险,也能够维持局面。 刘备称帝后,连年对外征伐,还要向南征讨蛮夷,自然军费开支变大,靠着前些年攒下来的那些钱财也已经不够用了,但当时徭役赋税已经够重,在巧立名目的话必然会招来反叛,刘备急需要方法来充实国库。 刘备第一个方法就是不发军饷,手底下士兵自然也不干,刘备马上给出了自己的方法,我不发军饷,但你们可以去抢啊,攻下那座城池,里面的金银珠宝全是你们的,谁抢到就是谁的,这个方法看似增强了军队战斗力,但祸害了百姓。 第二个方法则更为阴险,当时蜀国通用的货币是汉朝五铢货币,刘备下令铸造"直百五铢"和"太平百钱",一枚可以兑换100枚汉朝五铢货币,这个更换还是强制性,将汉朝五铢货币直接在自己国家作废。 但刘备却并没有理财观念,当年也没有经济学这个东西,刘备上来就是开足马力铸钱,因为刘备的钱面额大,但是用到的铜却少,很快整个蜀国的财富都集中到了刘备手里,这也是杀人不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