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眼年华,动人幽意:从林徽因到张爱玲》是一本由(中)王鹤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9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从林徽因到张爱玲》读后感(一):喜欢王鹤的文字和她笔下的女性 读过王鹤所有的书,特别喜欢她的文字:简洁、精干、优雅、柔和、细腻,一如她的为人。王鹤多年来一直孜孜不倦,用她美妙的文笔,为我们解读那些远去的女子,通过她细腻生动的文字,我们远望晚明、民国那些不同身份,不同身世的女子的曼妙背影,从中感悟人生的跌宕、岁月的无情。有人幸运,有人不幸,幸运者也有自己的许多困扰,不幸者却多与家国兴亡、个人性格密切相关,由此体会世事无常,人世沧桑,令人掩卷不胜唏嘘。王鹤对那些女子,笔下充满温柔的共情,所以那些女子也在她的描绘中,重新活了起来,栩栩如生地站在读者眼前,令人眼花缭乱,同时也心生爱怜。王鹤和她的她们,一直都牵扯着我们的心,她们在王鹤的笔下复活,发出女性柔弱而刚强的光芒。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从林徽因到张爱玲》读后感(二):如烟旧梦,才情民国 ---评《过眼年华,动人幽意》 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民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既有别于封建时期对女性的封建礼教束缚压制,它又有别于今时今日大势所趋下的男女平等。对于民国而言,这正是一个诸多先进思想涌入,众多有才情女子们试图摆脱枷锁,直面旧礼教与新思想的交锋,争取独立自主的阶段。 于是乎,民国时期柔弱的女性变得更加地坚韧,成就着传奇,爆发着炫目的光芒。关于爱情,关于婚姻,关于事业的一切,无不使得她们时时面临抉择,关于独身问题、离婚问题、出走问题、革命问题、汉奸问题……王鹤的《过眼年华,动人幽意》倾力为我们分享着有关于民国才女传奇的故事。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这是一套以两个分册形式展开讲述的读物。"从萧红到叶嘉莹"和"从林徽因到张爱玲"这两本分册逐一介绍着众多我们曾经知晓的民国才情女子。其中的一些女性其实我早前也读到过相关的书籍,但是这套系列读物将更多才情的民国女子写入了书中。当我们翻看书册,无论是文字的描述又或者是照片画面的呈现都仿佛让我们看到这些才情的女子正款款向我们走来。讲述她们不一样的人生经历,更是分享着她们不一样的才情个性。正如本书封面上所提及的:"读才女的故事,过自己的人生"。这里的故事是属于她们的,但是这里的人生更是她们无所畏惧地活出真我的写照。 相较于以往同类的民国女子传记类,我觉得这套读物给我的最大感觉就是内容丰富。不可否认,书中提及了很多的民国女子。有我曾经知道,也有我曾经不曾听闻的。但是真正地看了这些故事后,我觉得她们其实何尝不是有故事的女子呢!于这些文字的记载介绍中,我们可以在每篇正文中都看到相关这些女主角的照片。有正面照,侧面照,生活照-----诸多的照片同样也充实着内容。让书中讲述介绍的这位民国女子形象变得更加地形象生动,直观真切。总体而言,本书中对于每位女子的介绍分成了几个部分。正面照片,个人生平简介,相关代表作品和成就,以及主体部分的人生经历。单单读着这些文字描述,我又何尝不发自心底地感慨于这些奇女子不同凡响的人生经历呢!虽然以往我们更多地会觉得是英雄造时势,但是这些柔弱的女子何尝不是绽放着属于她们的光彩呢!她们的思想,她们的行动,她们的抗争,她们的努力又何尝不是感天动地,耐人回味呢!在这样一个巨变的时代中,她们逆流而歌,真切地演绎着一部生动曲折的现代知识女性成长史。某种程度而言,她们的成就其实有很多是男子都无法匹及的。 女大学校长的杨荫榆;一级教授冯沅君; 精力充沛的林海音; 独一无二的张爱玲----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一书将那些民国杰出女性真实而丰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如烟的旧梦中,我们书外的读者共同感知一个女性勾画下的才情民国。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从林徽因到张爱玲》读后感(三):淡淡人间四月天:一代才女林徽因,可不仅仅是"客厅里的太太"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的存在,这个时期深处乱世,但才人辈出,那个年代的故事直到现在依然让我们久久回味。而民国时期的才女,就更与众不同。她们啊啊啊,身处旧社会,被封建礼教所束缚,但又接受新精神,勇敢独立,试图打破旧文化的枷锁,"新"与"旧"的交锋中,诞生了一批个性鲜明、璀璨夺目的女性团体。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就是一套讲述民国奇女子系列的丛书,全书分为两册,"从萧红到叶嘉莹"和"从林徽因到张爱玲",向读者介绍了几十位如雷贯耳但又并不真正了解的民国才情女子。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选其中之一,说说大名鼎鼎的林徽因。 01 老陈醋的段子 提起林徽因,可谓是民国女子的代表人物了,一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写尽了才情与芳华。而读者对林徽因的印象,也随着自媒体的"口风"不断变化,从惊为天人的才女,到"太太的客厅"的花边新闻,从爱情轶事到建筑栋梁,从文艺女青年到知识分子,事实上,大多数人对这位声名远赫的才女的了解并全面。 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的林徽因。 现代文学史研究学者陈学勇在《林徽因寻真》中,转引了李健吾写的《林徽因》一文,关于众人皆知的冰心与林徽因之间的"送醋"故事,李健吾是这样写的:"(林徽因)林徽因绝顶聪明,又是一副赤热的心肠,口快,性子直,好强,几乎所有的妇女都把她当做仇敌。我记得她亲口讲起的一个得意的趣事,冰心写了他一篇小说《太太家的客厅》讽刺她....她恰好由山西调查庙宇回到北平,带了一坛又陈又香的老陈醋,立刻叫人送给冰心吃用,她们是朋友,同时又是仇敌。" 李健吾还说林徽因"缺乏妇女的幽娴的品德,她对于任何问题都有兴趣",对文学艺术尤其有本能的感悟力。她口若悬河,叶公超、梁宗岱等谈锋健旺之辈,在她面前也甘拜下风。 女性之间确实较少友谊,这一点在大才女之间也没能免俗。冰心早年曾对文洁若说过:《我们太太的客厅》是以林徽因、徐志摩为原型的。这篇小说显然挽了一个不易解开的疙瘩:一个笔尖带刺,痛快淋漓的揶揄影射,另一个毫不留情的用老陈醋迎头还击——这对引人注目的女作家,由此给文坛留下了一则虽不温柔敦厚却很活泼热辣的趣话,让我们看到她们曾经的年轻气盛,锋芒毕露,以及在某种程度上的欠缺容忍。 事实上,才女也是人,送醋这类逸闻趣事,简洁明快的把大才女们还原为基本的"人",我们看到她们原为有脾气、有个性,甚至还会使小性子的女人,所以读起来特别有意思,当然这也无损这两位女作家的形象,更何况当时他们还很年轻,那时的林徽因才29岁,冰心也只有33岁。 读遍林徽因的传记,几乎所有人对林徽因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她的美丽绝伦、风度迷人,就是言语机智。曾经的文艺青年萧乾,第一次去见林徽因,他听说林徽因肺病严重,还以为她精神不济,结果她完全不像病人,"比健康人的精力还旺盛,还健谈",话讲的又多又快又兴奋,萧乾认为林徽因"可不是那种只会抿嘴嫣然一笑的娇小姐,而是学识渊博,思维敏捷,并且言语锋利的评论家"。 晚年的林徽因受到病痛的折磨形容憔悴,已经早就失去了年轻时迷人的风貌,但是她的魅力却依然不减,《费正清对华回忆录》中忆起林徽因,说"她交际起来洋溢着迷人的魅力"。林洙(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回忆第一次见到林徽因时的情景也提到,彼时林的容颜已被疾病腐蚀,但通过两三个小时的畅谈,她依然感觉到"既新鲜又兴奋"她说:"她是那么吸引我,我几乎像恋人似的对她着迷"。 所以,我们对林徽因的印象停留在迷人样貌带来的魅力,实际上是低估了这位才气逼人的女子。 02 岂止客厅 如果对林徽因的了解仅仅是一个周旋于交际场的客厅太太,那就实在是太小看这位才女了。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人们对于外表的过分执念。 1931年11月徐志摩去世,在众多朋友们写的大量追悼词中,林徽因的悼词很有分量,这不仅基于他们俩曾经特别亲近,她因此有更多的机会感受和了解他,同时也因为她写的的确好——比她的好些文章都好。 林徽因在这篇悼词中不掩饰痛失故人的哀伤、恍惚,但是也没有写的语无伦次,她把诗人的才气趣味,"痴傻"性格,说话的神气,都描绘的鲜活灵动,也让人看得非常感慨:她是否选择徐志摩做丈夫是一回事,但是她对他真的是有深刻的懂得。 比如说常人只道徐志摩浑身充溢诗意的浪漫,但是林徽因却更洞悉他为人处事的精华,是"纯净的天真"、浓厚的慈悲心和由此而生的同情、和蔼,包容、厚道,除此之外,还有他"对理想的愚诚,对艺术欣赏的认真,体会情感的切实",她对他的欣赏、赞美、情感浓郁,不偏不斜,句句都恰到点上,撇开了世人误解的浮沫,看到他天性中的清澈,"痴傻"背后的近情近理,赞赏他有时惊世骇俗的诗人行径。 所以林徽因的确是一个玲珑剔透,有着机敏、精准的透视和感悟力的女人。 但是林徽因的魅力还不仅限于他是文字清丽的诗人,她同时更是勤奋的建筑学学者——这一点是被大多数人世人所忽视的地方。 看林徽因的工作照,也攀爬在古老的寺庙、塔阁、钟楼的屋檐下、房梁上,她以瘦弱的身躯在积年的尘土中穿梭,非常令人尊敬,。她随梁思成进行的古建筑考察的工作,显示了她精雅之外,不畏艰辛的另外一面——他们去的地方都是沿途土匪出没,道路交通不便的荒僻山村,他们住在老乡家的破房,吃粗粝之食。 从这个意义上说,林徽因当然不是冰心笔下那位矫揉造作的太太,后者仅擅长周旋与沙发与茶几之间,左顾右盼、拿捏分寸,一心一意的以那帮男性文化人围绕并趋奉自己为赏心乐事。 林徽因如果仅仅是一个长得漂亮,又有些才情的女子,她可能并配不上这世上的赞誉,林徽因真正魅力之处,不在于她的才和貌,更在于她被磨砺出的坚韧心性和在建筑事业上的杰出成就。 在屡遭敌寇炮火、颠沛流离的时候,林徽因的文字却并未愁楚绝望,反而显得硬朗有力,她说:"我们彼此所熟识的艰苦正在展开一个大时代.....让我们共同甜酸的笑纹,有力地、坚韧地,横过历史。""我们今天所叫做生活的,过后它便是历史。" 03 一柱细香,不胜风狂 林徽因去世的时候只有51岁,事实上,她出身于战乱时代,身体又体弱多病,所以,虽然她是一代才女,家世显赫,但普通人有的悲喜交加,在她身上也没有缺少过。 她随着梁思成离开北平后,一路辗转,饱尝惊险。流离失所和通货膨胀,让他们这些战前安逸的学者们都陷入了赤贫生活,即使是林徽因,也理所当然的变成了纯粹的"糟糠",照顾家人,困难的张罗一日三餐,"根本没有时间感知任何事物"。 后来,林徽因又扶老携幼,由昆明迁往四川李庄,到李庄后不久,林徽因就结核病复发,高烧不退,此后,她长期卧床,跟疾病深度纠缠,再也没能康复。 在李庄,她给挚友写信的信纸,甚至都粗劣不堪,有时像是包过肉和咸菜的纸,而且字迹也密密麻麻,没有任何留白。 在李庄的日子,是原始而困顿的,林徽因一直在疾病中挣扎,疾病稍轻,就要料理无休止的家务,为梁思成和两个孩子缝补破烂不堪的衣服,但即使这样,在病榻上她仍然大量阅读,从宋代墓室建筑到清代宫殿,从托尔斯泰到莎士比亚,身体稍好时,便在床上翻阅《二十四史》和各种典籍,为梁思成撰写的《中国建筑史》润色、校阅。 从林徽因这段生活的描述来看,在家国破碎的大环境下,高知分子林徽因也未能幸免,但她与普通人的区别也在与此,即使环境再恶劣,甚至连自己的身体都无力支撑的情况下,她依然保持了优雅的生活态度——这种优雅,不在面子,而在里子。 林徽因的母亲是侧室,而她又一直体弱多病,年少时的经历会塑造一个人的性格,而身体状况同时也会强有力的控制人的情绪。所以作者形容林徽因,既有探春的才智清明、志存高远,以及庶出女儿的逞才使气、好强斗勇,又有黛玉的冰雪聪明、孤芳自赏,以及肺病折磨下的多愁多虑、敏感小气。所以,林徽因的确是美女加才女,也确实被众星捧月,拥有无数才子仰慕的目光,既有梁思成这样的佳偶陪伴,又有金岳霖这样的倾慕者仰慕一生,这些的确都是林徽因,但却并不是林徽因的全部和标签。 当看到了全部的林徽因,我们才真正了解了这位民国著名的才女到底是什么样子。她是造物主的神来之笔,得意之作,但绝大多数生命体的艰辛、悲喜交加在她身上也未缺少,所以,她既有四月的芳菲,也有深秋的凋零。她身上,既有飞溅四射的才情,也积满少年的阴影、时代的悲情、家国的哀伤,体会病痛的啃噬。 从林徽因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她个体的命运,也是全中国人的命运,她的痛楚,又何尝不是一代知识分子共同的痛楚呢? 林徽因是光彩夺目的一生,但也是受困于时代和病榻,未能尽情的舒展抱负和才华的一生,一个人的喜乐与悲欢,她身上都有。 这才是林徽因,这才是完整的林徽因。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从林徽因到张爱玲》读后感(四):吕碧城:民国时期著名剩女,爱自己的人,她孤独又强大 1.民国才女,魅力无限 民国才女的故事,一时间说也说不完。她们有着独特的魅力,在整个历史上熠熠生辉,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存在。 女性想要打破自身发展的藩篱,需要突破重重的阻碍,这些阻碍让女人们千百年来,都呈现出一副忍辱负重的姿态,终于有那么一个时代,女人们可以勇敢地追求自由,去做自己,那便是最美丽的民国。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那些民国时期的才女,大都出生豪门,本身家里面就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她们家中有女佣,不用做太多家务,便更有时间做学问。 本来应该是安然平稳的一生,到年龄找一个相当的人家结婚,相夫教子,若是琴瑟和鸣,也是很好。可这些民国时期的女子,注定不凡。她们接受到了新思想的冲击,她们不仅精通诗词韵律,同时,又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礼。 民国时期的才女,吕碧城,就是其中的一个极致的代表。 2.《过眼年华,动人幽意:从林徽因到张爱玲》 吕碧城的父亲,是光绪三年间的进士,当过山西的政学。但不幸的是,她12岁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因为母亲膝下无子,族人对她们欺凌压榨,母亲便带着四个女儿投靠了当时在天津塘沽作盐课司大使的舅舅。 正如写就《过眼年华,动人幽意:从林徽因到张爱玲》的王鹤,她这样评价吕碧城: "吕碧城只身行走江湖,居然风生水起,取决于一出道就被当时的知识精英接纳、推举的幸运处境;此外,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她突破藩篱、我行我素的叛逆性格。" 是的。王鹤说得不错。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从林徽因到张爱玲》这本书不仅有吕碧城,更有苏雪林、陆小曼、杨绛、林海音、张爱玲等知名的才女。 但我唯独觉得,吕碧城给我的印象,最深刻。 3.女子当自强 书写民国才女的书籍很多,但王鹤的作品,在其中绝对属于上乘之作。因为作者王鹤本身,就学养丰富,读她的《过眼年华,动人幽意:从林徽因到张爱玲》,看她解读这些民国才女的优秀古诗词作品,我深感佩服。 几乎没有太多古文积淀的现代人,终究是和那个时代远去了。再很难接续得上那时候人们的情感,唯有沉淀下来,让自己也浸在同样的文化中熏陶,才有机会得到一点点的回馈。 王鹤便如此。她能沉静下来,把这些民国才女的故事,细细梳理。今天,我们才有机会通过阅读王鹤的作品,得以一睹她们的风采。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从林徽因到张爱玲》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吕碧城。 原因有三个: 1.吕碧城本身有着惊世的才华。 这一点,可以说既是一种继承,又是一种天赋了吧。现在的人们再努力,也很难跟那个时代的吕碧城相比了。 这种才华,从她逃离舅舅家开始,就逐渐地展露出来。有幸的是,恰逢《大公报》的创建者很是欣赏吕碧城的才华,她才得以密集地发表自己的诗文。她笔下的诗文,铿锵有力,针砭时弊,又富有家国情怀,这样的振聋发聩之声,震惊了当时的整个文坛。 之后的她,与当时的知识精英们从容酬唱,很是得意。后来,她更是督办女子公学,短短几月,便从什么都不懂的外行者变成了头头是道的教育家。真可谓是有天赋、有才能。 2.吕碧城有很厉害的经商头脑。 在农业社会时期,社会上一直是轻视商业的存在的。更别提在商业上叱咤风云的女商业家了。她自从退出政界之后,便一直游走商界,投资外汇与证券,收获颇丰。也因此,她能够有更多的机会环游世界,捐款行善。 3.自强自立者的孤独 民国时代,哪怕是现在这个时代,对于女性的幸福,最终也要归到结婚生子这件事情上去。然而,吕碧城终身未嫁。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可能就是欣赏的都娶了妻,而追求自己的又看不上罢了。 的确,特别优秀的人,总是曲高和寡,很难有人能够和自己旗鼓相当。但她境界很开阔,因为没有牵绊,还有财力,所以,她经常远行,寄情于美景。她有众多的朋友,在各界都很吃得开,但同时,她又能享受孤独,能"自成欣赏,笑口常开"。 这真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4.活给自己看 正如王鹤姐姐所言,我们其实应该是:读才女的故事,过自己的人生。 吕碧城的一生,给我很多的启迪。最打动我的,是她独特的生活态度。把自己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不盲从,不悲戚,快乐洒脱过一生。 虽常常有人提起吕碧城,就会说她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剩女"。此话确实不为过,但就像今天的女性一样,很多女人之所以选择不结婚,真的不是因为嫁不出去。 嫁的出去的,只是不想委屈自己,嫁给并不彼此欣赏的人。 我很佩服吕碧城的勇气。当时从旧家庭中出走的女性不在少数,娜拉们的命运被时代所关注,然而只有吕碧城有这样的幸运,能够在自己的事业上取得这样长足的发展。 因为有事业,所以有底气。这也启迪我们现在女性,不要轻而易举地就放弃自己的事业,毕竟,只有先找到自己,才能活得更美丽。 王鹤的《过眼年华,动人幽意:从林徽因到张爱玲》,这些优秀的才女们,至今仍熠熠生辉。从她们的身上,我感知到一种动人的力量,一种对于外在新生事物的苛求,一种对于自身潜力的不断挖掘。 这本书常看常新,是一本不能错过的民国才女读本。吕碧城也好,张爱玲也好,她们活出了自己想要的,读这本书的我们,也真要好好思考思考了。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从林徽因到张爱玲》读后感(五):个个才高貌美为何大多情路坎坷?民国才女背负着一个时代的艰难 民国,是一个征战连年的铁血时代,也是一段传奇辈出的风流岁月。林徽因、陆小曼、杨绛、冰心、张爱玲、苏雪林、蒋碧微……惊才绝绝的才女天团燕瘦环肥、春兰秋菊,给动荡不堪的民国留下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01 长在深闺,愿作新民,她们是古今第一"女子天团" 大学开学后十多天,冯沅君才来到学校。学监杨荫榆领她进入饭堂,"她穿一套蓝条土布裤褂,辫稍系了一根红绒线,一直拖到脚跟,三寸金莲,慢慢走到我们桌边"。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从林徽因到张爱玲》中,这个扎着红头绳的小脚女人,长于深闺,本该早早嫁给从小订好的娃娃亲,相夫教子举案齐眉,可她偏偏要上大学,要留洋,要作新青年,并最终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教授。 冯沅君的经历,是民国才女们的一个缩影。她们纷纷走出或是钟鸣鼎食,或是书香门第,或是贩夫走卒的原生家庭,背弃自己所属的阶层,去勇敢追求自由、爱情、梦想,哪怕千难百折,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结婚24年不同寝,丈夫去世也不改嫁;被三个男人折磨到濒临死亡, 年仅25岁便逝去;和徐志摩暧昧,和林徽因争风吃醋;自己移情别恋, 竟让妹妹替她照顾前夫……历来,民国才女的故事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是八卦爆文的宠儿,但却很少有人去关注她们坎坷的遭遇,丰富的内心,惊世的才华,以及理应带给后来者的深思。 陆小曼 剧照 作者王鹤梳理如烟往事,以现代视角、女性直觉,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人物,让一批活跃在民国文坛、画坛和演艺界的女性,以群像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从林徽因到张爱玲》《过眼年华,动人幽意:从萧红到叶嘉莹》上下两册,囊括大批民国才女的前生后世,书写她们的美丽与哀愁,追忆他们追求自由自主的历程,让我们在惊艳、欣赏、赞叹的同时,也体味她们的坚韧和落寞。 从古至今,历史中不乏出类拔萃的女子,像花木兰、武则天、李清照……但毕竟凤毛麟角,多沦为时代的点缀。而王鹤笔下的民国才女,多达40余位,个个与众不同,堪称第一女子天团。 正如伍江陵在序言中所说:起初,民国的屏风上并没有这些才女集体照的,有的是各路军阀,再后来是几路大师,以及各种不休的纠葛纷争——热闹倒是热闹,总感觉少了点人情与柔性。因为王鹤,因为本书,民国屏风突然生动并多情起来。 02 因为独特,所以抢眼,不安分是她们共同的"名字" 民国才女,就生长在那个女子可以冲破传统束缚、舒展个性才华的时代,她们的人生或飞扬绚丽,或一波三折,都可堪探究与回味。透过她们,可以遥望那一代女人的幸运与失落、从容与踉跄。 蒋碧微跟徐悲鸿私奔前,原本已有婚约在身,而且两人从未私会过。只因为徐悲鸿是父亲的座上宾,因为徐的朋友偷偷捎来一句话,18岁的她悄然离家,跟着倾慕的人远走东京,伤心的父母对外宣称女儿病故。谁能想到,20年过去,曾经的神仙眷侣反目成仇,而蒋碧微再次托付终身于张道潘,依然是个没名没分的小三。 陆小曼放佛一道精致的蕾丝花边,在王庚家过着锦衣玉食的阔太太生活。一朝钟情于徐志摩,刀山火海也闭着眼睛跟他走了。如果能预见到才子夫人的清贫,能预见到徐志摩英年早逝,自己早生华发,不知她当初的选择是否不同。 丁玲去上海前同舅舅激烈辩论,成功解除了与表哥的婚约;她还投稿常德《民国日报》,不具名地揭露了舅舅的贪婪、伪善、好色。 如前所述,这批勇敢、青春、神采飞扬的美少女,在生活上、感情上大多一往无前,常常出现惊人之举。 而让她们作为一个女子天团,傲立于世的,远不止这些花边故事。更是这群不一样的女人,以教授、校长、商人、作家、画家、艺术家的身份活跃在民国社会,成就斐然。 吕碧城代表作有《信芳集》《吕碧城集》《欧美漫游录》等,被称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女权运动及女子教育的先驱者。 张爱玲 资料图 张爱玲20出头就在文坛崭露头角,1943年她的小说处女作《沉香屑》(第一、二炉香)被周瘦鹃发在《紫罗兰》杂志上,随后接连发表《倾城之恋》、《金锁记》等代表作。 不满二十七岁就与世长辞的石评梅创作生涯仅仅六年,诗歌、小说、剧本、评论等体裁都驾驭自如。 林徽因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国徽的设计;和梁思成筹建中国最早建筑学系;抱病绘图,为抢救景泰蓝工艺做出巨大贡献。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1912年,伴随革命枪声,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覆灭,中华民国成立。紧随其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科学、民主、自由的新鲜思潮,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当此之时,中国出现了一大批杰出女性。她们"不安于室",勇敢走出传统的桎梏,大胆追求情爱和婚姻自由,对真理不懈探索创作独具特色的作品,挥洒风格各异的人生,为战火纷飞的民国留下了特殊的注脚。 她们跌宕起伏的经历,既有融入时代浪潮的幸运,又显露了自身的力量和奋斗,令人敬佩。 林徽因 资料图 03 才高貌美,难掩情路坎坷,才女们背着一个时代的艰难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张爱玲 鲁迅心目中"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萧红临终前曾说: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就因为自己是个女人。来自男权社会的伤害,生为女人的无奈,都带给她无限痛楚。她曾在给萧军的信里说,自己一生走的是败路;对聂绀弩坦言心声:"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 小小年纪逃婚,同居、未婚先孕,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东北小县城,掀起滔天巨浪;两次与人结合,都怀着前任的孩子,萧红不是个懦弱的女孩,为何这样聪明灵秀的女人,30岁年纪如此消沉,竟至抑郁而终。进步作家萧红为什么另一方面如此柔弱,甘心情愿被男性所支配呢? 萧红芳龄早逝,与原生家庭种下的伤痕和她自身的性格不无关系,但她的人生遭遇,折射出的是民国时期女性整体的困境和局限。 民国时期,受到五四新风尚激荡的新女性,羡慕西方男女平等思想,迫不及待想要冲破藩篱,迎来女性解放与发展,拥有不一样的人生。但一方面,千余年来的传统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中西方文化激荡碰撞、新旧思潮交替冲突之下,赤手空拳冲出家门的女子,首先面临的就是生存问题。 如果没有一技之长傍生,又缺乏安身立命之本,才情和壮志反而会成为负累。在拼搏的征途中,没有阳光棚,没有温室,个人性格坚强、身体健康,也变得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我国曾经是一个最传统、最典型、发展时间最长、发展程度最高的男权制(父权制)国家"。男性群体始终在男权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环境并非理想中的光明。即便是女人自己,也并非绝对的自信。 孟小冬 资料图 "冬皇"孟小冬在戏台上把帝王将相都唱遍,一朝嫁给梅兰芳,艺术马上不要了,骨子里还是那个和人争宠的小妾。无怪乎萧红,终其一生都活在萧军的阴影中,凄凄惨惨戚戚。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民国是一个战乱连年,社会急剧动荡的时代。在波诡云谲的大环境下,个人的命运好似汪洋大海上的一叶孤舟,难免经历风吹浪打,喜怒和哀愁难免身不由己。 王鹤写道:叶嘉莹的一生,将颠沛之苦,生计之艰与生离死别、遇人不淑,都样样尝遍。其实,何止叶嘉莹,漂泊者难享太平人生,她们那一代学人,屡经战祸丧乱,饱经忧患。萧红、林徽因、张爱玲……谁不是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困于生计、生愁生病。 结尾: 虽然民国时期才华横溢的女性中,也不乏杨绛、冰心这样平安到老,安享晚年者,但多数人的命运曲折,情路坎坷,人生艰难。读之令人心痛。 但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民国才女们顶起了半边天,她们不仅关注自身,也关注救国强民。女性摆脱卑弱形象,重塑健康、向上、尊严的过程,与国家主动进步,走向强盛的节奏出奇合拍。读之又让人赞叹。 乱世消磨了民国这些才女,也成就了她们。回望历史,她们一波三折而又灿如夏花的人生,余音宛在,旧梦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