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立德树人,以德育为先,教师的德行及三观对学生无疑有着最直接的影响。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其专业理念不仅可指导实践工作、约束个人行为,还能塑造专业形象、提升专业素养。经笔者多番实践后发现,取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与伦理中的精华融入教学育人的实践中,不但与育人之道,以德为本,树人为旨的教育教学理念相符合,还能从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体现教师的育人素养职业形象。 【关键词】社会工作;教学育人;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伦理;实践 社会工作,是一个逐渐被国家和社会重视起来的专业,但对于多数人而言,谈及社会工作,能想到的最直接的解释便是"助人自助"。然而,这四个字却略显抽象,只因其并不能将专业的精髓完整体现。在笔者看来,社会工作是一门通过专业方法,帮助有需要的弱势群体,增进他们福祉的学科。此处的"弱势群体",并非仅仅指因贫穷、灾难或者某些机体功能出现障碍而受困的人群,还包括面临困扰且需要社工的介入来协助解决问题的人群。也正因如此,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广泛,如低收入人群、长者、妇女、儿童、残疾人士、家庭、学校、社区等。那些前来求助的"弱势群体"也被称为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 事实上,若想让社会工作专业更好地发展,又或是个人想在社会工作领域发展得更专业,仅仅掌握工作方法是远远不够的。纵观古今中外的各行各业,但凡是能在某一个领域做出成就的人,除了拥有该领域稳固的学识基础之外,更重要的是有着一颗对该领域的热爱之心。 废寝忘食,情怀依旧,兴趣使然。要做到这些,不仅需要思想上的认同感,更需要行动上的执行力。学校,是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之一。既然社会工作理念可以引入校园服务于学生,那将其引入课堂服务于教学又有何不可呢?毕竟二者的受益人都是学生,目的也是为学生服务,并希望他们能在校园生活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每一位大学生进入校园后都需修读思想政治课程,以达修养品德、树立三观、分辨是非、发展心智的目的。思想政治课是思想上的教育,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伦理原则亦是思想层面的熏陶,同时还是教师言传身教及其职业素养在教学育人中的体现。 一、尊重学生的价值及其尊严 社会工作专业强调每一个人都是有价值的,不能因其种族、地位或者性别等的差异而给予不同的待遇。应该尊重每一个人并维护其尊严。 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固然是教师的天职,可在履行天职的同时,师德也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古时,戒尺打在身似习以为常,尽管身体会产生各种不适感,但这也只是最低级别的体罚。其中,教师把学生当出气筒、辱骂和怒打学生的报道,也并非少见。过去,这类事件发生时,校方的不作为和学生的隐忍态度较为常见,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自我维权意识的增强,类似事件已引起重视,事发频率也在降低。不过,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封建文化,依然深深地影响着很大一批人,在这种种不当行为的背后,或许更多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等级观念在作祟。然而,教师授予知识,学生礼以尊重,互为平等的关系不应该滋生出高人一等的心态。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不仅可体现在教师的行为上,亦可体现在师生平时的交流和互动中。无论是在课后的交流中,还是在课堂的互动中,身为教师,言辞的表达应尽量以积极、正面的为主。如今的社会,"不打不成材,不骂不长记性"的教育方式早已落伍,相较之下,"微笑对话,互尊互重"的相处方式或许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育人的真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们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学习的自主性。每一位学生都是有价值的,作为教师,不应该因为各种主观或客观的因素而对部分学生产生偏见。教学育人中,肯定学生的价值、维护学生的尊严,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教师突显自身素养、展现师德师风的所在。 二、赋予学生平等权利 站在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拥有运用身边的各项资源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发展自身潜力的权利。故对学生而言,他们都应拥有获得教学资源去解决其所面临的困难的权利。这里的教学资源不仅指教学的硬件条件,更重要的是指教学的软件条件,即教师。通常来说,学习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学生总是被偏爱的,以致于一些成绩落后的学生在面对老师时会略显不自信,例如课堂上回答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羞涩,路上偶遇时的不主动问候……这相较于所谓"优秀学生"回答问题时的主动、自信以及遇见老师时的热情、积极,似乎更容易使教师心理的那碗水端不平了。因而,面对来自这不同学生的同一需要,回应起来也难免会持有不同的态度。只是,立德树人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身为教师,应时刻反思自己,深刻体会赋予学生平等地学习权利的重要性,并不断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比如在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予以提示,耐心地启发他们找到答案,增强其自信;又或者不吝啬自己的微笑,多给予一些宽容和理解,让被动羞涩的学生感受到鼓励。此外,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潜能,助其发挥所长、不断进步也是为人师表的职责所在。 三、不断优化教学质量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的专业,它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进行助人活动,并且要不断学习,积累新的知识储备,提高助人能力。 但无论是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还是教学方面的育人工作,都要求服务提供的主体拥有足够扎实的专业水平。于教师而言,这不仅包含相关知识的储备量、专业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一颗持续学习、寓教于学、教学相长的心。 教学,本就应该是走在不断更新和创新道路上的。随着学生社会经验的增加、对知识理解能力的增强,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若还只是原地踏步,无疑会倍感吃力。由此可见,终身学习的教学态度、与时俱进的教学能力是多么的重要;此外,教师的创新思维亦是能用来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而现如今课堂上所推崇的诸多教学方法的运用便是教学创新最直接的体现。即便如此,教学方法的创新,也不该随波逐流。正如张三丰的太极剑舞得再出神入化,也不希望张无忌依葫芦画瓢,死记剑法;新型的教学方法固然值得借鉴,但教师亦存在个体化的差异。无招胜有招,武学之道也好,教学之法也好,最重要的是结合自身理解、融合个人思想,寻找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风格,再灵活地、恰当地将之运用到教学当中,全情投入。 四、适时调整教学角色 在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过程中,常常会谈及一个词"同理心"。但值得强调的是,同理心并不等于同情心。同情心是一种个人特质,而同理心却是一种助人技巧。所谓同理心,简而言之,便是社会工作者是要将自己带入服务对象的角色,站在服务对象的立场上去体会服务对象的境遇和感受。那么,作为一名教育者,若是能够尝试将自己带入学生的角色,转"教"为"学"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喜好,学习能融入和贴近他们的新事物,思考更多能调动其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会是事半功倍的。 五、接纳学生个体差异 在教育教学中有一条备受推崇又为大众所熟知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即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做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工作理念中,也有与之类似的两项伦理原则,被称之为"个别化"和"非批判"。 个别化强调每个服务对象都是独一无二的,社会工作者需尊重差异、接纳不同;非批判提倡的是不轻易对服务过程中的人或事进行结论性的评判,所分析出的结果应是建立在全方面、多角度了解的基础上的。正如学生们都会有不同的特点一样,他们也会有着不同的家庭、教育或生活背景,因此,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也应认识到每个学生之间的不同,不能受"人以群分"观念的影响,因一个人而否定一群人。与此同时,面对学生的表现,无论好与坏,都需用心对待、耐心引导,仅仅依靠自己的经验对任何一个学生进行随意地评判,都是不可取的。 社会工作,以助人为工作中心;教育教学,以育人为工作重心。同是做人的工作,若能站在學科之间相互融合的角度上,将社会工作理念与教学育人实践巧妙地结合起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优质的育人条件,那么寓学于乐、寓教于乐便不在话下。 【参考文献】 [1]于晓雾.社会工作理念对三年制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介入探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08):205-206. [2]李婵娟.高职教育引入社会工作理念的路径探讨[J].智库时代,2017(14):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