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当选带来的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对于中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把握得好,机会大于挑战。中国亦大有作为。 在竞选阶段,特朗普已经明显表现出明确的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倾向,他的当选很快令美国正在和不同国家进行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失焦。奥巴马政府11月10日放弃了颁布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所有希望。美国参议院领袖麦康奈尔表示,确定不会在2016年年内议会上提交TPP法案。而此前媒体报道,有一份多达21页的特朗普过渡团队内部文件显示,特朗普政府将在上任100天内放弃TPP。欧盟也表示不寄希望能与特朗普的新政府谈成《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很明显,美国主导下的自由贸易体系正在面临随特朗普当选而来的一阵冲击波。整个经济全球化何去何从自然也成了国际财经界的热门话题。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治理的一部分。全球治理的本质是国际制度和规则的竞争。世界上现在拥有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制度及治理体系是二战结束时由美国主导建立,在战后几十年里由西方世界主持逐步健全完善的。近些年,随着西方经济新自由主义理论破产,全球治理出现了指导思想的空白和混乱。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全球贸易连年下滑,投资大量减少,债务危机持续发酵,金融风险不断积聚。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新思路、新模式,各国对西方治理思想、治理模式丧失了信心,均感到困惑和迷茫。全球经济原有增长方式、治理模式动力耗尽,失去生命力,人们开始思考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全球治理"失序"和"碎片化"问题,改革全球治理体系开始提上议事日程。 欧洲人在1990年提出并推广了全球治理概念。其背景脱离不了全球化的深入广泛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全球性挑战,如金融危机蔓延,贸易摩擦增多,移民和地区冲突突出,跨境水资源和气候变化问题严重。人们开始认识到全球化的时代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时代,需要同舟共济来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零和思维逻辑显然不适合全球化时代。而在此前的选战中,特朗普将TPP称为"灾难",其主要经济顾问纳法罗等人则表示,美国不会再次为了外交政策而牺牲美国的经济利益,譬如通过TPP,"这些贸易协议只起到了削弱我们生产能力的效果,也削弱了我们和盟友本身的防御能力"。可以看出,美国并不准备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并不想干自己感到开始吃亏哪怕是过去一直获利的事。TPP的前景转为黯淡并非孤立事件。环顾今日世界,全球化似有退潮的趋势。英国"脱欧",除了给英国、欧盟乃至全球经济带来无法准确预估的不确定性外,它还意味着已艰难维持多年的欧洲一体化进程遭受到了一次不可逆的重大挫折。与此同时,欧洲民族主义政党在一些国家获得越来越多民众的支持而上台,德国民众大规模游行示威反对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这些政治生态的变化削弱了对于全球化的政治和民意支持,影响了全球治理体系包括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制度的正常运转。 近五十年来,以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为例,就预示了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在工资之间的不断靠近,同时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和发达国家整体而言均有益,但是在收入方面,的确会产生输家,而赢家应当做好准备补偿这些输家。譬如在签署"北美贸易协定"(NAFTA)时,美国曾为有可能受到冲击的蓝领准备了一系列包括重新上岗培训项目在内的补偿措施,原本是可以把这种行为放到更大范围中去实施的,但实际上并没有。"政府在面对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问题上,并没有进行足够有效的财富转移"。这其实正是美国和欧洲一些民众支持赞同特朗普等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的真正根源。 全球化退潮势必会影响中国经济。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及其延伸的全球投资贸易体系,是国际社会经过战争洗劫形成的共识、探索出来的模式,其治理结构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正如许多中国高层政府官员此前所言,中国是现有全球经济体系(尤其是WTO等关乎投资与贸易的体系)的主要受益者,这些体系所主张的自由贸易、开放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当下和未来都至关重要。 近几年,中国迅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壮大,这与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在历史时间上同步发生,产生了西方工业革命以来最大规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大趋同,彻底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版图,也推动了全球治理从"西方治理"向"东西方共同治理"转变。中国2008年在G20平台上充分发挥大国作用,进入全球经济治理核心圈,中国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2016年成功举办G20杭州峰会,成绩斐然,吸引全世界的眼光,已经成为全球治理体系的主角和引领者。11月20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面向未来开拓进取促进亚太发展繁荣》的演讲,获得了一致好评,各经济体领导人表示,当前形势下,要构建亚太开放型经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深入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持续推进全方位互联互通,为亚太和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中国主张、中国智慧越来越获得世界认同。所以,中国要坚定不移地维护二战胜利后形成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其治理结构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中国是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受益者,也是体系的捍卫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中国对自由贸易制度的态度是明确的,也是坚定的。 反观美国,可能还需要等待一些时日看看走向,以确定最终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吉莫曼对采访记者表示:令人欣慰的是,(候选人)竞选时所发表的演讲并不代表美国政府的官方政策。本届APEC峰会的东道主、秘鲁总统库琴斯基日前则表示,TPP可以由没有美国的类似新贸易协定来取代,"我认为最好有一个可以涵盖中国及俄罗斯的新亚太地区协定,这需要一个新的谈判。""长期而言,TPP排除了中国的主导角色,这事令人担忧。"这其实是不少亚太国家的真实想法。而特朗普此前的言论可能使得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之势,届时可能引发一些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甚至贸易战。对于世界第一超级大国来说,目前这种不确定性给其自身,以及全球其他国家所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 特朗普当选带来的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对于中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把握得好,机会大于挑战。中国亦大有作为。首先,中国要在维护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基础上继续大力推进G20、金砖机制、上海合作组织、亚投行、新开发银行等新型国际机制和制度的发展,以此为抓手,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全球治理新模式,以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话语权和决策权,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建树可资仿效的新样板,而后不断扩展。二是,全球治理思想的调整和转变需要中国从中华文明,从各种文明交流和融合中寻求新的治理思想和路径。为此,需要倡导文明交流和文化融合,摒弃"文明冲突论"。习主席去年在博鳌论坛上就已经提出了"亚洲文明对话",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身体力行、进行政策沟通、发展战略对接和民心相通的多层面交流。这是中国在实践全球治理的创新。中华文明底蕴深厚,有着数千年的积累。中国有历史责任为世界提供与时俱进的全球治理的中国思想、选择、道路和方案,以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合作模式,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贡献。最后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机制是范围最广的国际制度,是人类为了防止战争再次发生的全球制度性保障。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没有和平就不可能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力量确保长期和平。因此,中国坚持"和平与发展"的历史主线,坚持和平发展战略,并希望世界各国能超越地缘政治的狭隘考虑,正确处理大国关系,防止陷入所谓大国冲突的"修昔底德陷阱"以维护创新全球治理体系所必须的长期和平的国际政治和安全环境。中国倡导中美构建"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开创了大国合作共赢、和平共处的新思路、新路径。这一构想同样也适用于中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大国关系如遵循超越狭隘国家利益的新思路,世界将一定有各国和睦相处、经济持续增长的美好明天。 在全球化退潮的变局中,中国宜更有作为。面对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博弈,对当下的中国而言,应积极推动并参与全球化,利用全球化的机遇,继续发挥"后发优势"。于此同时,进一步抓好国内的改革优化,练好"内功",支持外部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