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心湖上的倒影读后感精选


  《心湖上的倒影》是一本由丹津·葩默著作,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湖上的倒影》精选点评:
  ●这本书很棒,作者的言语非常清晰,充满了慈悲和中性,和我一直认同的一些理论也相合。最主要的是看时感受到一种开阔的能量,被那样的平静和深层所感染。并且加深了我对静坐修止必要性的重视,以及对佛法的信心。感谢这本书和其作者!喜马拉雅的雪透过千万里和千万年静静传来,与我们同在……
  ●我对藏传佛教没什么感觉,所以金刚乘部分算是知识介绍。其它的实修经历部分非常有趣也有益,经常拿出来看看,每次都有新的体会。
  ●如果《雪洞》是一本半传记,《心湖上的倒影》就是一本修行心得分享。解答了同作为普通修行人在修行路上遇到的疑惑和问题。很实用。
  ●写了挺好的。值得反复阅读
  ●非常有智慧的书,易于理解
  ●很多年前读的,记得是一本好书,作者是一位真正的出家修行者,道貌岸然者应该汗颜
  ●不要承担太大的诺言,保持非常简单少量的修法,但是要实践。
  ●感恩有机会买到这本书!感恩病痛是自己安静的读完这本书!她给自己的修行之路提供了清晰的路线,更真实安全的修行。更明白清楚修行中对心的驾,非常感恩!丹津葩默
  ●顶礼恭敬
  ●完全不理解…
  《心湖上的倒影》读后感(一):诚实之语
  佛陀自己说过:我不讲妄语
  这仿佛也是丹津巴默墨守的戒律,全书没有不真诚之语。作者对有些问题不确定,都是非常老实的承认了。讲到一些一般人会认为是困境和痛苦的经验,作者只是说:一个有趣的经历。能平淡平等的看待快乐与痛苦,这本身就是修行的验证。
  令人惊奇的事,作者的修行与生活如此贴切,就算是常年的闭关,你还是觉得她没有离开生活的高高在上,这打破了很多人想要寻求传奇的心态,作者想告诉你,这种心态本身就在障碍你。
  全然的阅读吧,无论丹津巴默是否开悟(这也是不可以讨论的),她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修行者!顶礼!
  《心湖上的倒影》读后感(二):大乘行者的平常心
  一个西方长大,东方寻道,又回归西方的大乘行者。
  一个真实语者,令人敬佩。
  一个勇敢的修行人,一个幸运的弟子。不能分辨她智慧的光芒和温柔细腻的个性是本来如此还是修行修得。
  看完这本书,就会知道"丹津葩默是否开悟"这种问题根本不值一问,因为她的淡定,她的超然会告诉你修行对于生活会有什么样的改变,而并不是离我们很远的、缥缈的、宗教的东西。
  非常感谢本书。
  如果有机会可以见到她,该是多么幸运。
  《心湖上的倒影》读后感(三):藏传佛教了不起啊!
  作者的见地是清澈透明的,没有任何矫揉造作,表现了她的真诚爱意。看了这本书,我发现藏传佛教是很伟大的,特别她介绍说,观想的时候,不一定要观"空",还可以反过来做复杂有序的观想,这种方法同样可以达到静定的境界,佛教的水好深好阔啊!
  想到中国佛教,想到禅宗,最近正在看《坛经》,慧能的伟大那是没说的,但是,我感到目前现实的佛教却实在不尽如人意,可能中国人不愿意下苦工吧,核心原因其实是不愿意完全真实的面对自己。真正的禅宗似乎没有,流弊却多得很啊!你看看,寺院不但经商还上市,就算是被逼的,难道拒绝的勇气没有吗?!难道拒绝的理由都想不出吗?!
  《心湖上的倒影》读后感(四):为什么要心如止水
  半个月来,我静静地、静静地读完了这本书。
  不是我要静下来,是这本书需要静下心来读,也是读着此书,你的心一定是静下来的。
  应该说没有一本修行的书会这样吸引我,读后翻看,却见书上已画满了密密麻麻的标记。
  我总感觉自己如没有根基的浮萍,无目的的散漫,心如被不断投入石块的湖面,被搅扰、被扭曲。"因为湖面波浪的起伏不定,很难看到湖的深层。不但湖面波涛汹涌,湖底的泥土也被扰动,混浊不清澈。"
  平静清澈的湖面会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事物的本相,清澈平静的心,也会让我们看清事物的真相,而没有驯服的心,会被六根扰动,看不见实相,只看到自己的想法。
  仰山慧寂禅师开悟后,仍在厨房干活,别人不解问他为什么,禅师说:"为了防止牛闯进田野,我正死命拽住缰绳呢!"只有克制自心,才能让心自由。
  想要找到驯服自心的缰绳,不妨读读此书。
  《心湖上的倒影》读后感(五):关于持戒和打坐
  这本书是英国一位比丘尼在西方国家的演讲开示录,出乎意料得真诚和深入浅出,作为一个几乎没有接触过佛教思想的人,我大概看懂了三分之一。
  过去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对宗教是有偏见的。我觉得那些去寺庙里烧香拜佛,或者去教堂做礼拜,求健康,求事业,求姻缘,求子女,求解脱的人都是投机、贪婪、软弱,甚至是愚昧的。还有社交网络上频繁出现佛教信徒放生各种奇怪的动物,完全不顾这些被放生的生物对本土环境造成了什么样的破坏,更是让人反感。
  看完这本书我才发现,我完全被以上种种表象蒙蔽了,我看到的这些并不能笼统地贴上佛教的标签,我看到的信徒根本不是真正的信徒,或者他们并没有掌握正确的修行方式。真正的佛教并不愚昧,反而是开启民智的,是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的。真正严肃的修行者其实是让人如沐春风的,忍不住心生亲切和信服。
  在看懂的三分之一当中,我深受启发的有两点:不伤害和专注于当下。
  "不伤害"是禅修的基础,通过持戒来实现。佛教的五戒我们都不陌生: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酗酒、不妄语。这五戒精准地对治着人类的劣根性。不杀生,其实广义上来说应该是不起杀心,不因为杀戮而生快感。比如夏天的夜晚,你被蚊子吵得睡不着,于是起床打蚊子,等终于打死蚊子的时候,你会油然而生一种快感,这是应该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这种快感是值得反思的,是强者对弱者的居高临下。现在我回想起自己打蚊子的快感,会觉得很残忍。我们人类常常会根据动物的体型大小来定位它们的重要性,好像微笑的昆虫的生命就不是生命了。其实仔细想一想,打蚊子和打死猫狗是一样的,都是在杀生,都是在伤害。杀心,即使没有付诸行动,也是值得警惕的。好很多时候人们没有付诸行动只是没有能力,一旦获得威权,出于强者地位,就会造成实际的伤害。
  不偷盗是指尊重他人的财产,现代社会,其实看盗版书、枪版电影都算是偷盗;不邪淫并不是指禁欲,而是要对自己的性行为负责,时刻反思是不是有人因为自己的性行为受到伤害;不妄语,并不是不要撒谎,而是我们说的话要对人有帮助,没有造成伤害,有的时候刻薄的言语也是犯戒的;不饮酒是因为酒精会让人丧失理智,失去对行为的控制,所以酒后家暴,和酒后驾车都是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一旦理解了佛教的这些教义,我就发现它们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普通人如果时刻提醒自己持戒,会规避很多错误的行为,从而获得一种更平和的心态。
  "专注于当下"也是当代人很难做到的。我们好像永远处在一种不满足的状态中,永远觉得别人的生活才是好的,永远焦虑自己未来会不会阶层降落,会不会突然失业还不上房贷。这是"苦"的根源。我们永远在回望过去,或者展望未来,即使我们在当下感到快乐的时刻,我们好像都不能专注地去品味快乐,而是在恐惧这种幸福不能持久。这种散乱的心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我们很容易分心,不能全神贯注地去做一件事。所以佛教修行的最基本的法门就是打坐,摈除杂念。最普遍的打坐方法就是专注于呼吸的出和入。这是我想要尝试的一件事,我想通过打坐来培养专注力。至于传说中的通过打坐参禅悟道,培养觉照力,对我来说还太遥远了。
  这本书里面还详细介绍了一些其他的修行法门,比如布施、忍辱、打破对"我"的执念,施受法、金刚乘等等,都很有启发性。
网站目录投稿:绿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