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执教三个班的英语。有时候遇到搭班的语文教师、数学教师,彼此就会交流学生与班级的一些情况。 有一次,一位年轻教师问我:"沈老师,你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发言积极吗?"我愣了下,迟疑着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但转念一想,我决定实话实说:"我不确定上课时孩子们的发言情况算不算积极。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上课时孩子们的举手发言情况,从来不成为一个问题。这并不是说我的每一节课孩子们都积极发言,而是即便他们课堂上不积极发言,我也没觉得是个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积极不积极,真的不该成为问题。但是,为什么在很多教师眼里,学生发言不积极是问题? 这也许跟很多学校的评价制度有关。 现在很多学校有"推门课""教研课",教师们常常需要向人展示自己的课堂。学生举手是否踊跃、全班朗读是否整齐、发言时声音是否响亮,都已经成为最显性的评价标准。一旦哪个教师的课堂上这三项都表现平平、甚至差强人意,那这节课要得到"优秀"就比较困难了。很多教师为了自己的课堂得到好评,不遗余力地训练学生朗读整齐、积极发言、发言响亮。冲着"读整齐",可以每天早上让学生翻来覆去来回大声读课文。一旦没读整齐,教师就喊停,不断训斥。而课堂上的发言,很多教师则用各种积分换奖品加以刺激,获取知识的乐趣倒好像是课堂教学的附加品而已。长此以往,学生渐渐不是对思考本身发生兴趣,而只是对"发言"后的奖励有兴趣。一旦失去积分奖励或者物质奖励,学生很容易不愿意再思考再发言。 在这样的"好课"评价标准下,对学生的机械训练大概是学生厌学或者懒于思考的因素之一。 课堂始终该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有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的权利,与此同时,他们就必然应该享受可以在课堂上不愿意发言的权利。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擅长或者喜欢用"听-说"的方式学习,也有一部分孩子更乐于用"听-想"的方式去学习。 我时常注意到,班上总是有一部分孩子,他们的思维能够跟着教师的教学活动,他们专注地听,他们凝神看黑板或者屏幕,他们的双眼闪闪发亮。很显然,他们在积极思考。但是,他们并不乐意积极举手。我愿意孩子以他们自己喜欢、舒服的状态在课堂上学习,只要不打扰他人。 还有一部分孩子,他们看起来并不专注。他们的双手总是在各种小忙碌,他们在课堂上很少举手,但是作业的正确率非常高。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一动不动可能会让他们不知所措,甚至非常别扭。在不发出声音、不打扰课堂的前提下,我也常常由着他们去。 特别有意思的是,在我高年级的班上,出现了好几个发言特别积极的孩子。但事实上他们的回答质量经常是比较糟糕的。很多时候,我觉得他们只是为了发言而发言,完全不是经过自己的内化、整合后的表达。他们常常出错,且乐此不疲。我常常想,是不是他们幼儿园或者低年级的时候对"上课要积极发言"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一旦遇到老师提问就条件反射般举手,每次都如此。 孩子愿意在课堂上发言,这是好事,值得鼓励与表扬。孩子愿意在课堂上专注聆听但不发言,这是他自己觉得舒服、喜欢的方式,只要不打扰他人,完全没有问题。 中国素来有"敏于行讷于言"的人才观。成才的必要条件不是一定得喜欢并善于口头表达,我们身边的各级领导或者优秀人才,很多都并不喜欢不擅长口头表达,但是不妨碍他们可以成为行业的领袖型人才。为了孩子未来的成功,也不该逼迫不喜欢、不善于发言的孩子一定要积极发言,那只能给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带来焦虑,增加压力。 因此,不妨别把学生不积极发言视为问题。在教师自己精力、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稍稍诱导孩子去发言。教师不要过于明显地把对"不积极发言"的焦虑与压力转达给学生,那只能让学生视课堂上积极发言为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