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新媒体创业运营用户增长技巧


  由少到多就是增长,一切增长的根源从实践而来,继而总结为相似的理论。
  增长不是玄学,笔者在一年前接触到自媒体,并开始业余以自媒体为载体,开始了一段时间的创业,收获颇丰,所以在这里简单分享下自己在自媒体上增长的经验。
  一、平台选择的重要性
  所有的商业行为,若不是以变现为目标,都是耍流氓。
  所以,以"钱"为目标的运营行为,笔者当时在面对十多个媒体平台时,望而却步了, 在经过一段时间仔细研究之后,通过下面6个维度,筛选了一些可"增量"的平台:
  内容素材是否有限制;
  审核的严格程度;
  平台的补贴情况;
  用户量的大小;
  操作的便捷性;
  平台的规则逻辑等。
  基于这6个维度的考量,终选取了这么几个平台,分别是:
  YouTube;
  B站;
  头条号;
  企鹅号;
  百家号;
  抖音、快手。
  从这些平台可以看出,各自的内容形态差异很大:
  视频类:Youtube、B站、抖音、快手;
  文字类:头条号、企鹅号、百家号。
  当然,在这些大类里还可以再细分,比如短视频、重营销号、干货号等,只有对这些有基础的认知,才有可能做的顺心应手。
  二、产品的定位
  对这些平台有了基本的认知之后,就可以着手开始了,但有个问题:
  我要做什么?
  其实做的过程或者通过哪些方式去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这才是核心点,这也是笔者在做产品岗时,收获大的,也是很多人没有想清楚的一点。
  所以笔者当时先从B站入手,从目标用户、类型排名、用户"口感"等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B站的目标用户:
  以上数据来自艾瑞咨询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30岁以下的用户可以达到将近70%,说明了平台以年轻用户为主,那么在"做"这块,要符合年轻人的口味,要聚焦于大众化。
  B站类型排名:
  之后,笔者又对全站的排名和分类做了简单的分析:
  总结出了当时要做的两个方向:演讲内容、娱乐热点。
  曾经看到过一个段子,什么是中国出类拔萃的商业模式:
  向少年卖娱乐,向老女人卖青春,向中年男人卖鄙视,向老男人卖健康,向上班族卖焦虑,向上进的卖知识,向看微博的人卖无聊,向年轻人卖鸡汤,向玩游戏的人装备,以及向中产阶级兜售生活方式。
  所以,不管是做产品还是做商业,都要从人性深处挖掘,多想想本质的需求,才有好的结果,这也是确定了目标用户之后,选了年轻用户"口感"方向的原因。
  马爸爸的超级成功鸡汤,正是这些用户所渴求的,每次看完都会充满,还有感同身受的认同感,每个视频基本都是过百万级别的播放,这样的播放量给笔者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
  娱乐热点更不用说,是必追的话题,播放量肯定不会低,故,当时以次作为试验,开始发力。
  三、素材从何而来
  笔者在确定了内容类型之后,大的问题就是素材的来源,因为当时在实习,考虑到时间和精力的成本,于是采用达到优解的方案:素材=筛+剪+改+搬
  确定好内容之后,首先多渠道寻找资源,找到资源之后,筛选出一些优质的内容,之后进行剪辑,可以进行添加字幕、衔接、混剪等方式,然后修改标题的文字,抓住用户的眼球,后将其上传到各个平台,等待收益,一气呵成。
  这里有一些坑,需要避开,比如:
  如何保证原创性?-剪辑修改
  素材下载不下来?-Google工具
  营销的标题怎么取?-参考整合
  有没有想过原创?
  原创意味着什么,精力和时间。这时就要考虑到ROI,那怎么提高ROI?
  ROI=变现能力/时间·精力
  所以,需要变现能力达到大,时间和精力尽可能小,但原创的过程中,很难降低成本,于是如果原创的话,要更换增值的方向,以此换来变现的大,后在其它账号上实现了这个目标。
  四、如何做"增长"
  从全局看增长是一件好事,局部的增长起不了很大的作用;套用增长模版的时候,还是要从实际做的事出发,可参考,但不一定适用。
  增长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变现。
  如何体现变现=播放量+互动操作+打赏+……
  对于自媒体平台而言,无非这么几个方面:
  平台推荐逻辑;
  内容质量;
  搜索大化等。
  推荐逻辑(以B站为例):
  图片来源于网络
  B站对推荐的加权算法:
  视频:硬币,收藏,弹幕,评论,播放量,点赞数,分享数,更新时间;
  文章:硬币,收藏,评论,阅读量,点赞数,分享数,更新时间。
  视频多了一个弹幕加成;
  在2个内容里,分享都占到了高权重,有0.6,这个可以理解,大部分平台都是分享权重无限高。能分享去外面吸引人来看的内容,到哪里都是老大;
  播放量和阅读量稍差,两边都是低权重,不过相比评论这些二次互动,权重低可以理解;
  评论比收藏的权重要高,收藏权重高,意味着重视内容质量,更重视大家觉得好的干货;评论权重高,则意味着注重互动,更重视能吸引大家讨论的内容。
  所以,不管是是B站、还是其它平台,要搞懂平台的规则,这是头名步。
  五、内容质量
  通过头名步,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内容"足够好,才可以引起"评论、收藏、转发"等一系列的动作。
  如何定义内容"好"?
  内容确实是干货(认同感、价值、同情等)
  内容存在争议(不认同、错误、不合理等)
  为什么会存在第二种可能?"好"内容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动作",凡事引起动作的行为,都是合理的,当然前提是底线。
  内容这块,还要考虑到受众用户数,因为先有数才会有料,如果受众较少,再好的内容也是白搭。所以,目标用户、用户特点等都要考虑在内容里面。
  六、搜索大化
  用户是怎么看到你的视频的?
  无非两种,一种是系统推荐,另一种是自己搜索。
  系统推荐,创作者是决定不了的,但"搜索"这块,我们是可以优化的。比如"分区"、"标题"、"标签"、"参与活动"、"简介"等这几个选项,越具体越好,越关键越好,这样的话,用户在触发搜索的时候,你的视频就有救了。
  七、变现的渠道
  对于自媒体平台而言,无非这么几种(稍有不同):
  平台补贴
  广告介入
  私域流量
  ……
  平台补贴
  拿B站举个例子,经过笔者一段时间的运营总结,每1000播放量的补贴在1-3元之间,为什么是一个范围?因为推荐机制的影响。
  这点钱多吗?
  告诉一个真想:大多数视频的播放量是上万的,另外如果视频有料、有"内涵",那么几十万播放很简单。
  然后我们算下:
  1万播放量=10-30元之间
  10万播放量=100-300之间
  还可以作为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升值,简言之,只要视频放在那里,有人看,你就有钱赚,YouTube等平台的补贴会更高,除了平台补贴之外,还有别人的赞赏。
  广告介入
  如果你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粉丝,那么可以接广告了。
  以游戏区的为例:
  游戏区的UP主和粉丝以男性为主,有名的UP主都有着较为稳定的流量。因此,广告是游戏区UP主常见的收入来源,无论是职业游戏解说还是仅以此为兴趣爱好,几乎都有过打广告的经历,包括游戏推广视频、植入广告、微博广告、微信公众号广告等形式。
  根据某知名游戏区UP主透露,一则游戏推广视频价格在3万至5万之间。
  八、私域流量
  目前私域流量很火,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用的无比熟练,大到企业运作,小到火锅店加微信打折,都在用的策略,用户本无需求,但在不短的情况下,从无到有。
  当然,做自媒体也不例外,免费的其实是贵的,可以看到所有的视频都是免费的,但换取的是你的时间成本,进而赚取你的money。
  举例:之前和一位女up主聊过,她专门做美妆的视频,然后把微信号放在视频下面,久而久之,一个微信号已经添加不了了,带货能力超强。
  没有什么做不到,只有对市场的理解和自己的认知是难的。
  九、复盘总结
  这是笔者业余作为副业的一次经历,也算是实操了运营的整个流程,对增长有了些认识,后,如果你对产品、运营,亦或者是自媒体感兴趣,可以一起交流。
  其中一个3个月的数据,目前没在运营
  增长到底是什么?
  由少到多、从整体到局部、从实践到理论,发现本质到解决的过程。
  作者:赵林,微信ID:aini520ko1007
  ,
网站目录投稿:绿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