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践问题及对策思考


  【摘 要】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对于社会的建设与进步有重要作用。本文认为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实践中存在问题,包括预算管理不够合理,缺乏高质量的信息系统以及内部管理控制人才较少等问题。只有不断完善现有的财务预算管理方式,增加信息化建设投资,积极引入并培养高素质内部控制人才,才能全面提高内部控制效率。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践问题
  一、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着公共事务管理以及为公众提供社会服务的任务,具有公益性的特点。尤其在内部管理控制方面,事业单位并不涉及到较多的经营性活动,内部控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对财政资金进行安全保护与分配上。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党和国家要求行政单位简政放权,要求事业单位减少财政开支,的方式来提高财务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为公众提供高效率的公共服务。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有针对性的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进行完善,强化事业单位对于财务预算,资产管理等工作的管理,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效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以及理论价值。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践问题分析
  (一)预算管理不够科学
  预算管理是指,在预算计划的限制下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合理安排,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然而,我国尚有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工作上存在缺失,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编写详细的预算管理规划制度,对审批,执行以及后期的评价等流程都没有提出统一的审核检查要求。然而,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控制财务资金风险。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内容过于空洞,预算细则不够明确,导致许多大规模的项目缺少可行性较强的预算分析,容易发生资金不对账的情况。此外,在财务预算的实施阶段,行政事业单位也缺少对预算执行流程的分析機制,无法提前知晓项目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不利于预算编制准确性的提高。即使认真执行了财务预算规章制度,但是预算制度执行后期单位对相关财务人员的绩效评估方案也不够完善,不会进行合理的总结与反思,不利于持续改进预算工作细则与方法[1]。
  (二)信息化水平较低
  行政事业单位建立较早,但由于其独特的单位性质,许多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意识较为薄弱。由于整体建设经费以及每年的项目预算经费有限,信息化建设往往是事业单位最后考虑的问题。然而,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组织的发展与管理起到了重要的影响。组织内部的控制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效率,自动化的信息系统,通过规范的管理流程以及数据接口简化内部控制环节,同时,事业单位,尤其是高校单位能够借助信息系统先进的反馈程序对内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预警与提前防范,提高内部管理活动的效率。然而,由于事业单位的信息化水平较为落后,导致许多单位在内控活动中自我纠错能力较弱,无法识别并及时掌握潜在的风险,也导致事业单位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2]。
  (三)内部管理人才较少
  在进行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时,需要领导层以及基层员工的全面参与,因此,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效率的重要因素。然而,在我国事业单位的大环境中,很少有在职人员通过了CPA考试,内部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程度较低,对市场政策的变动不够敏感,落后于时代的前沿在事业单位"垄断性"的工作环境下,许多地方的财务管理活动流于形式。此外,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专业素质能力较低,理论储备有限,对市场的判断能力有限,进一步降低了单位整体管理效率。导致这一原因的主要因素在于,新时期下许多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不愿意进入事业单位,导致事业单位的管理人才缺失。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策分析
  (一)加强预算管理
  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有利于提高内部控制效率。首先,事业单位应当结合单位发展实际需求对传统的财务预算制度进行完善,并制定可操作性强的预算以及审核制度,强化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监督与反馈机制,从而实现利用制度来推动内部控制管理活动高效运作的目的。其次,提升预算执行力度,强化各个部门不同员工之间的监督与交流合作,充分计算行政事业单位中与项目预算相关的资金存量,国家政策变化以及外部市场发展现状,结提前制定风险应对策略。适当寻求专业人士反馈,对现有的体系进行创新与改进。最后,领导人员也应该加强对财务活动预算的重视程度,财务预算管理直接影响到决策效率,分析决策环节能够了解预算编制的实际效果以及判定预算管理是否合理,积极了解现有资金规模与业务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资金的优化管理使用[3]。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投资
  信息化建设程度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效率,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信息系统开发建设的投资。一方面,拥有充足资金的事业单位可以选择将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公司,邀请公司前往单位进行需求流程考核,制定系统设计方案;此外,业务保密性较强的事业单位也可以选择半外包形式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由行政事业单位自己对所有的管理活动流程进行分析,提供信息系统开发的需求,深刻结合实际需求,与第三方公司团队共同开发信息系统。此外,行政事业单位也可以积极打通财务核算系统,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等正在运行的系统,规范数据共享接口,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控制活动与现有的信息系统紧密结合,提高整体运作效率。
  (三)引入内部管理控制人才
  引入内部管理控制人才是事业单位提高管理效率的必要途径。一方面提高领导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通过政府的宣传以及培训活动引起相关部门管理人员的重视,建立权责清晰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不合格的事业单位实施严格的惩罚。另一方面,事业单位也要积极引入财务管理相关人才,努力推进财务系统信息化的建设,全面升级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工作规范性,并通过优厚的待遇以及职业发展通道吸引毕业生。同时,事业单位也要提高培训力度,邀请高校以及行业中的知名人士进行内部控制知识培训,扩大在职员工的视野,鼓励员工运用新理论知识,进而提高内部控制效率[4]。
  四、结论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事业单位需要树立明确的前进方向。急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目标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减少经营风险,构建适合社会发展的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郭群.加强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思考[J]. 纳税, 2018(3).
  [2]王莅婷.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与预算管理融合模式探析[J]. 财会学习, 2018(1):246-246.
  [3]郭凌燕.刍议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J]. 人力资源管理, 2018(1):108-108.
  [4]孙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贸实践, 2018(2).
网站目录投稿: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