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被人的成功,羡慕别人的成功,不如让自己也成为被别人仰望的人 人们在关注创业家成名以后的荣耀时,往往觉得创业家具有某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众多的机会在自己周围集聚,这一切十分令人神往,却又不知自己该如何形成这样的力量。实际上,创业家的创新和创富也是像进行科学探索一样,是创业家不断的努力和机遇的垂青相结合才实现自己的愿望的。 彼得·德鲁克在分析创新机会的时候指出,创业家进行系统化的创新,进而获得创新机会,他们在实践中利用改变来破坏现有的秩序,从而将存在的各种要素重新组合,形成新型的组织或者产业。他指出了创新机会的七大来源:从意料之外的事件中捕捉创新机会,从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不一致的状况中捕捉创新机会。 从过程的需要中捕捉创新机会;从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变化中寻找创新机会;从人口的变化中捕捉创新机会;从观念和认识的变化中寻找创新机会;从新知识中捕捉创新机会。一、从意料之外的事件中捕捉创新机会意料之外的事件可以指意外的成功,也可以指意外的失败,以及公司的一些意外的外在事件上。 实践证明,意外的成功提供的创新机会是众多来源中最多的,而且它提供的创新机会的风险也要比其他来源的风险更低,其获得过程也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尽管这样,意外的成功往往被认为是"偶然的发现"而不被人们所重视。与之相比,意外的失败是人们不得不注意的,但很少有人认为它们是创新的机会。但是,它们的确也是创新机会的重要来源之一。 1.意外的成功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将意外的成功作为创新的机会并且加以运用,结果使公司获得不断发展的杜邦公司(全世界最大的化学公司)和IBM(电脑业的巨人)杜邦公司的转变杜邦公司以前一直将自己局限于制造军火和炸药方面,时间长达130年之久。20世纪20年代,杜邦决定将自己的研究扩展到其他领域,其中之一就是研究和寻找全新的化学聚合物。 而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德国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杜邦的研究也是进行了好几年都没有结果。年的一天,一名研究助理让炉子烧了整个周末,到了星期一早上,负责研究的化学家凯洛萨斯发现锅里的东西已经凝结成纤维。在这个基础上,杜邦又花了10年时间才发现了如何制造尼龙从而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著名的化学公司。 实际上,这样的意外在德国大型化学公司的实验室出现过好几次,而且出现的时间也比杜邦公司要早,但是遗憾的是,他们根本没有重视这个实验结果,更没有对实验加以规划,而是将已有的实验结果倒掉,重新从头开始实验当时,德国人也在寻找聚合纤维,他们本可以比杜邦早10年得到尼龙,进而延续在化学工业的世界领先权。这个事实充分说明了重视和忽略意外的成功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它甚至改变了一个公司的前途和命运。 IBM的意外IBM之所以获得今天的成就,也是和它两次运用意外的成功分不开的。20世纪30年代,IBM将所有的资金都投资于第一部电机式的会计机器设计上。这种机器是针对银行而设计的,但是美国银行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的大恐慌时期并不想购买这种新设备。但IBM仍然继续制造这种机器,并且将成品囤积在仓库里。 这使得IBM不断地走下坡路。有一天,IBM的创始人老华特森在一次晚宴中遇到了纽约公共图书馆馆长。当时这位馆长问老华特森:"为什么你的销售经理拒绝向我展示你们的机器呢?"老华特森对此大惑不解,因为他从没有到过公共图书馆,也不知道他们的产品对于图书馆有什么作用。第二天,当公共图书馆的大门打开的时候,老华特森就已经出现在门前了。 在当时,图书馆拥有相当可观的政府补助,老华特森进馆个小时以后,便得到了一份足够发放下个月工资的订单。由此IBM公司开始有了好的转机。15年以后,IBM开发了一种早期的电脑,起初它是为天文计算用途而设计的,但是当IM首度在麦迪逊大道的橱窗里展示这种电脑时,吸引了相当多的人,尤其是企业界对于这种电脑充满了强烈的兴趣,并且立即就开始购买这个"科学奇葩",用于做一些最平常的服务,诸如工资计算等。 实际上,当时有一家叫作优利( UNIVAC)的公司拥有最进步的和最适用的商用电脑,但是它不希望因供应给企业界而"贬低"了自己所创造的科学奇迹。而IBM虽然同样也比较惊讶企业界对于电脑的强烈需求,但是它迅速对这个潜在的大市场做出回应。IBM宁愿牺牲自己在电脑方面的设计(因为该公司的设计并不是特别适合用于会计方面的计算),而采取其竞争对手所展示的设计。 短短四年之内,IBM虽然在电脑技术上略逊于优利公司,但是它夺得了商用电脑市场的领导权。当然,仅仅凭借意外事件还是不够的。"守株待兔"不是办法寻找意外事件的过程必须是有组织的和系统的。管理者针对每一个意外的成功都应当考虑以下几个问题:①如果我们利用它,它对我们有什么意义?②它会引导我们走向何处?③我们要如何做才能将它转换成机会?④我们如何着手进行?也就是说,管理者首先应该对意外的成功加以注意和讨论,然后对意外的成功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