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作文教学目的是要塑造学生高尚灵魂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自我体验和表达是解决高中作文"难教、难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问题与对策 在高中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教学内涵是这样定义的"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高中作文应当引导高中生加强对自然、社会及自我的表达,是高中生自身心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写作丰富人生感悟,提炼人生思考,从而能促进高中生人生境界的升华。这个过程是高中生的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超越,同时也是自我修炼的过程。 一、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作文在语文高考中占分比重大,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大多数高中作文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都认为"很头疼,很难教",而不少学生也认为"难学习,难提高",师生对高中作文的态度陷入"两难"困境。对于学生来说,主要的问题有:一是难以下手,最大的困难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应试作文形式单一,限制思维;三是高考作文教学重在讲技法,难以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在应试考试的写作环境下,不少高中生在写作中常用三种方法来应对写作中的问题。一是生硬"套"用各种高考范文,考试前牢牢背诵各种类型的范文、套路,缺乏创新;二是素材缺乏时,无病呻吟,胡乱"编"造各种虚假的情节,一要感动人就会有不少"家破人亡"的情节;三是用大量的名言警句、优美段落来拼"凑"字数,导致文章缺乏内在的逻辑感。在长期的"套、编、凑"下,多数学生对作文产生厌恶心理,视作文为"猛虎野兽",是心理压迫的"大山",一见作文便心底发虚,就是搜肠刮肚、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也难以写出像样文章。有学生反映说:"一上作文课,思想是空白的,心情是郁闷的,心理是冷漠的,效果是很差的。"他们认为反复练习作文,写作水平也难以提升,花大量时间没有效果,不如把时间花在立竿见影的数理化上。长期缺乏热情的写作,导致不少学生对作文的冷漠变成对抗,干脆就"破罐子破摔",放弃写作训练。同时,高中语文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也倍感疲惫,需要花大量时间批阅各种花样百出的"假大空"文章,长期以往,就形成了高中写作教学的恶性循环状态,一方面教师难教,另一方面学生难学,由此导致高中作文教学难出效果。 二、提高高中作文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将学生真实世界导入高中作文视野,激励学生自我体验的充分表达 叶圣陶说:"写作材料来源于整个生活,整个生活时时向上发展,写作材料会滔滔汩汩流注出来,而且是澄清的。" 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才能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充分地表达各种真情实感。"生活依旧是高中作文的源泉。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让写作变成"情动而辞发",让学生由"无话可说"变成"有话要说"。通常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一是让学生写真实的生活,写"校本作文"。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完全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物、事、景。如观察老师、同学、其他人员等这些人;观察教学、考试、课外活动、班会、团队活动、校庆、比赛、运动会等这些事;观察校舍、设备设施、校园等这些物;体验师生情、友情、青春、自身成长烦恼等这些情,引导学生留心体验生活的点点滴滴,乐于表达身边的故事,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乐于为身边的同学写小传、挖掘身边的动人故事、写运动会新闻稿、给父母写信等。 (二)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写作水平 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的课程目标中这样表述:"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阅读是学生对生活的吸收与借鉴;写作是学生对生活的倾吐与表现。加强阅读能有效地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各种写作灵感和心理体验,加强对各种类型文章的语感把握。在阅读中借助写读后感和评论形式能不断加深学生阅读体验,提高学生欣赏、评价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三)强化学生"读者意识",不断增强学生写作的动力 "读者意识"是读者的欣赏愿望、阅读趣味和评价对写作主体表达和发表的影响和制约因素。在高中作文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读者意识"是要让学生写作前确定好假想读者,以便写作有具体的倾述对象。长期以来,高中生写作的读者对象都是本班的语文老师,这显得过于唯一、单调、严肃,对某些学生来说还会产生"惧怕心理",难以真实表达内心感情。同时,这一"唯一"读者的评价是单方面的,不能从多方面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互动。"为什么作文"、"对谁作文"这些话题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一旦放开假想读者,学生的话匣自然就能打开。假想读者除了教师之外,可以是同学、朋友、父母、兄弟、市民、政府、领导等等。为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可以将写好的稿件发送给具体的人,如给父母、政府领导写信,与生活中真实的人互动,或许会有意外收获。当读者是亲朋好友时,学生的文笔便自然会温情、洒脱、活泼;读者是论辩对手时,言辞自然会激烈、雄健、激情;读者是广大市民时,文风自然会开阔大气。读者明确后,学生自然便会有了新的表达冲动和抒发的兴致。 总之,在学生乐于表达,乐于写作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改互评,对好的作品进行共同赏析、点评,在班级张贴展示,优秀的文章则推荐对外发表,以此激发学生长期写作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刘淼.作文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任雅玲.高中作文教学高效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