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职学校物流专业的发展面临就业困境,快递企业的成功转型需要新型物流人才的支撑,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是解决这对难题的最好出路。本文探讨了中职物流专业与快递企业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为校企协同育人提供了对策框架。 关键词:中职学校 协同育人 对策研究 当前,一方面,社会持续关注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却连年喊出招工难。技术人才培养的错位突显了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如何培养出适应性强的优秀人才是中等职业学校面对的重要课题。随着近年来快递业的飞速发展,原来默默无闻的快递企业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快递人才的需求呈现井喷趋势。中职物流专业与快递企业协同育人不仅能解决快递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也能够提升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必将成为学校人才培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中职学校与快递企业协同育人现状分析 1.合作办学起步晚、困难大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我国快递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快递业务量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但由于我国快递行业起步较晚,快递企业質量参差不齐,社会认可度不高。大多数学生对快递行业的认知停留在表面,认为快递工作技术含量低、发展前景差、劳动量大又脏又累,对快递工作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到快递企业工作。 我国快递企业多数属于加盟模式。加盟商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经营和价格战竞争,对于员工的雇佣主要以节省成本为主,忽视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各加盟商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积极性较差,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培训学生,校企协同育人难以推进。因此,目前校企合作寥寥无几,中职学校针对快递行业人才的培养明显不足。 2.学校的教学条件与快递行业的实际相脱节 随着快递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客户需求不断提高,快递行业已经逐渐脱离原来的粗放式发展方式,从一味追求快递业务数量转变为服务质量、速度的竞争。未来快递企业间竞争的主战场将转变为信息化、大数据及自动化技术。目前大部分快递企业已引进自动化技术,电子面单、自动化分拣、智能仓储技术己得到广泛应用,很快会覆盖全行业。快递自动化、信息化的实现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持,中职学校设备的更新换代难以跟上快递行业实际发展的步伐。目前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实训设备整体仍然比较落后,多数停留在人工或半自动化阶段,针对快递课程的实训设备更是严重不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实训内容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快件相关信息的采集仍需要手工填制,快件的集散操作依旧采用最原始的方法进行处理,已经和现阶段行业实际情况严重脱节。 3.双师型素质师资匮乏 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教师具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然而目前教师大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的知识仍然主要以理论为主,知识老化现象严重,难以跟上快递企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虽然部分中职学校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但培训大多以参观学习为主,没有深入到生产第一线。短期的观摩不能深入了解行业实际发展动态,远远达不到实际工作要求,后续培训难以保证,缺乏完善的实践技能培训体系。短期内中职学校教师难以走出校门深入企业,距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要求还有很远的距离。 目前中职学校的考评指标体系主要是从科研方面和教师的岗位工作量考核,忽略了对实践能力方面的考核,没有将参与校企合作作为教师业绩考核的内容。具有相关企业或生产经营管理一线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在评聘和晋升职称、评优表彰等方面没有给予优先对待,难以调动教师积极性。 二、中职物流专业与快递企业协同育人对策研究 1.设置校企合作课程 目前多数中职学校设有物流专业快递方向,但快递业相关课程设置并不完善,应当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和企业商讨后进行课程设置。按照快递企业内部架构设置及分工,目前快递企业需要的人才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管理类,负责企业发展规划管理、内部资源整合,把控运营团队方向;加盟制企业内部加盟商管理、接洽;财务、人事、培训、后勤等。二是技术类,即IT技术人员等。三是基础操作类,负责运输作业、装卸作业、派送作业、分拨作业、质量稽查等。课程的设置应该按照人才需求的情况来考虑,并详细规定课程标准。 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学校应当开设一定文化基础课程。快递业务信息化要求学生熟练使用电脑,掌握办公软件操作。国际快递业务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能够掌握快递业务词汇,进行业务沟通,会填写英文单证。学校应该开设快递英语及快递道德与礼仪等课程。 在完成基础知识教学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提高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教学的比重。应当设置现代物流基础、仓储作业、运输与配送作业、物流成本控制、市场营销(快递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快递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新增快递基础、快递实务两门课程。快递基础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快递行业基本概况、快递企业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快递实务课程将邀请优秀企业员工到学校进行授课,要求学生掌握电子运单生成、快件包装与验视、快件分拨、信息录入等技能。 2.安排企业顶岗实训 以企业需要为导向,以提高教育水平为目标,是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基本纲领。学生进入企业实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还能解决学校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这是协同育人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理论教学后,第二学年学校应当安排学生进入快递企业实训,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和学生意向进行双向选择。按照工作地点划分,实训分为加盟式营业部实训和直营部门实训。加盟式营业部实训主要工作包括:快递市场营销、快件收寄、快件包装与验视、快件派送等。直营部门实训主要包括:快件分拨、质量稽查、调度、后勤、客户服务、加盟商管理等。考虑到加盟式营业部和直营部门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完成阶段实训任务后,应根据实际工作效果和企业岗位空缺情况进行轮岗。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快递企业,为将来就业增加更多选择;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快递企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多面手员工。 3.建立协同育人的评价体系 学校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协同育人评价体系,督促校企双方认真完成企业实训任务。评价标准应当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定期对企业实训的各个环节和操作过程进行评估。企业实训成绩由定量和定性成绩两部分组成。定量成绩指学生完成工作量统计,包括学生收件、派件、分拨快件数量、处理客户投诉等。定性成绩由企业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企业内部进行工作态度评估、加盟商对学生进行评估。为体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企业顶岗实训成绩应当计入期末总成绩,最终学期成绩由学生顶岗实训成績和校内理论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核算。 三、校企协同育人注意事项 1.转变企业观念,提高合作意识 我国快递业在经过多年井喷式发展后,目前整个行业面临着利润下降、服务质量差的困境。快递行业急需转变发展方式,未来快递企业将向自动化、精细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需要人力资源的支持,而在传统加盟制快递企业中,一线快递员、操作工人占比巨大。这部分员工普遍学历不高,工作条件较差、缺乏培训、晋升空间小,工作不稳定,员工流失率较高。因此,企业应当从自身长远利益出发,积极主动参与校企协同育人,与学校联合共同培养快递业急需的适应性人才,比如采取冠名班的形式。另外,要保障学生入职后有一定晋升空间,按照适当比例提拔一线员工,增强员工归属感与荣誉感,为企业成功转型储备新型快递人才。 2.加强学生管理,强化安全意识 多数中职学校学生未成年,对实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应对能力不足,一旦工作强度增大,容易半途而废。学校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并提供心理咨询及时疏解学生心理问题,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快递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快件收寄和派送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搬运装卸和交通运输作业,极易导致安全事故。因此,学校和企业应当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介绍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安全生产操作规程,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在学校层面,校企协同育人对于学校来说能够提高学生就业率,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给学校带来了巨大收益。要顺利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应当保证企业的应得利益。校企双方应当把校企合作规范化、制度化,从源头上解决企业的顾虑。同时,学校明确办学定位,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打造服务地方经济的特色专业。在政府层面,应当严格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激励政策、脱贫攻坚规划时,应当将促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作为重要内容,加强指导、支持和服务。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下,快递企业与职业学校协同育人不仅给学校办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为快递企业人力资源的培养提供了新的供给方式。可以说,校企协同育人是一个双赢的合作过程,处理好合作事项,从制度建设和操作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关注对策研究,必将给物流专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