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改成统一的部编版以后,好像多了不少写作类型,最近就有不少孩子在写【说明文】,陆陆续续我看了一些,也给了一些建议,今天汇总起来,做个梳理。 当然只能简单说一说,因为【说明文】是个很大的文类,之前在谈阅读的时候我已经提到过,从写作的角度来说,方法也很多样,不过其中当然也有些共性,一些基础性的思维方式,可以先说。 首先我要说的就是,别把【说文明】理解得太窄了。 一个是写作对象的【窄】。有个孩子写他书桌上的台灯……那除非这盏台灯包含着一些高科技,或者可以穿透到历史,要不然一盏普通的台灯,并不是很有价值的【说明文写作对象】。 另一个是写作角度、内容的【窄】。很多孩子都只写自己眼睛看到的内容,比如就是写一盏台灯的外观;或写一些很常规的内容,比如一盏台灯的使用步骤(并没有什么特殊步骤)。 我有两个学生都写了乐器,一个写架子鼓、一个写大提琴,都是他们正在学习和演奏的乐器,这是个不错的选题。但是一开始他们给出的内容也是比较普通的,比如大提琴的尺寸、形状。 其实上述两个问题,写作对象和写作角度、内容,都是同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值得写】。这也是孩子们在写作时最容易犯难的问题,这一次讲不完,未来还会再接着讲。 不同的文类,有不同的【什么值得写】,记事的文章、写人的文章跟说明性的文章,落点就不一样。不过追根溯源的话,又会发现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要【建立读者意识】。 什么意思呢?今天我只讲【说明文】。写这类文章时,就要去思考:什么是读者想知道的。因为所谓【说明文】,就是把一些你知道、而读者可能不知道的内容,"说明"出来。 比如在写作对象的选择上: 每位读者家里应该都有台灯,这是ta已经知道的,没有必要再读你的文章(除非你介绍一种新型台灯);但并不是每位读者都了解架子鼓、大提琴,把它们介绍出来,对读者就有价值。 比如在写作角度、内容的选择上: 大提琴的外观,读者都能自己看到,这对ta来说并不是什么新信息,也没有必要通过阅读你的文章来了解;所以你就要想,有哪些内容是你作为大提琴演奏者了解、而普通读者不了解的? 这就是【读者意识】。你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而是要转到读者的角度去想一想:哪些信息对他来说是新鲜的,是他会想要了解的,把它们写出来,你的文章对读者就有价值。 那你可能会说: ❶如果我的读者是专业人士呢?那你就更要努力思考了,对专业人士来说,哪些是他们已经了解的,完全没必要写;你要尽力去挖掘他们还不知道、且有价值的内容。 这也是【读者意识】的一部分,就是你要很明确你的文章主要是写给谁看的,心里有一个目标读者的大概画像,然后为ta提供价值。 ❷如果读者感兴趣的内容,我不是那么的了解呢? 首先,最好当然是在选择写作对象的时候,选自己真正了解的,比如拉大提琴的孩子选择介绍大提琴,爱昆虫的孩子选择介绍昆虫,喜欢观星的孩子选择介绍星空,等等。 但是有可能会遇到,拉大提琴的孩子对大提琴的了解,比普通人略多一些,但并不很充分。为什么呢?因为平时都没有留意。我的学生说,其实大提琴老师讲到过不少内容,就是之前没太在意。 啊,到了要写文章的时候,才知道那些内容都是很有价值的。 但已经临到了要写的时候了,怎么办呢?临时抱佛脚呗!在写作上,这是完全可以,并且很有必要的,那就是【查阅资料】。 前面不是说到,不要只写眼前的内容吗?那么怎么扩展呢?除了平时的积累——比如老师讲到的时候要留心,比如平时就可以多参阅一些相关的书和内容;此外在写作之前,要有个【收集资料】的过程。 我一直在说写作要切分步骤,而第一步必须是【收集资料】,而且资料要尽可能地多收集一些。最主要的资料来源,就是阅读,通过书本获取资料;其次现在还可以借助搜索引擎;此外还有一个途径,就是访问,比如临时抱佛脚去访问大提琴老师,询问关于大提琴的内容。 而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有一点我必须要提醒,那就是要【分清事实与观点】。这一条我一直在强调,但是发现大家都很难建立这个意识。比如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怎么样才叫分清了事实和观点? 就是你把资料中的【事实】部分拿出来放在一起,作为接下来自己写作的基础,等下要自己对这些【事实】进行研究,比如分类整理、比如找到各类事实之间的逻辑关联,找到有疑问的地方,等等。 而对于资料中的【观点】部分,则要另外放一堆。不要把它们跟你自己的思考混为一谈——那是别人的思考,用来开拓思路可以,等你自己思考完了,用别人的相似观点来印证也可以,但就是不能直接用。 啊,这一部分其实已经说得比较深了。 把【什么值得写】,也就是选择写作对象和写作角度、内容的问题讲清楚了以后,我们再来讲【应该怎么写】。 首先,大家一定要纠正过来的是:【说明文】不能用记事、写人的路数来写。有个家长问我:孩子的文章好像没有什么"感情"?这就是方向性错误,【说明文】的重点是理性和逻辑。 ❶要理顺逻辑、搭建好结构。这是最根本的。 最近我看到一个孩子的文章,选材是讲"会捕食昆虫的植物",哎,很有意思。但他很好玩的,一开始说我要介绍"三种"典型,结果写着写着,可能是发现篇幅太大了,只写了两种,然后回过头,把那个"三"字最上面的一横给涂掉了,变成了"两种"。 乐死我了!但这里面有个什么问题?就是在写作之前,并没有全局地、整体性地去考虑文章的结构如何安排。这不就是我也是反复在强调的,分步写作中的【搭建结构】嘛! 收集好所有要写的素材之后,就得进行筛选,把结构搭建出来: ① 哪些内容要放到一起写(哪怕它们来自不同的资料来源) ②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之后写什么……以及这些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它们的先后顺序 ③ 哪些内容要多写一些,哪些简单写,文章从整体而言如何布局 这些问题在写之前都要思考清楚,而不是像踩西瓜皮那样,滑到哪里算哪里。比如,针对上述学生的文章,写3种植物、跟写2种植物,其实应该采用的结构方法是不一样的。 如果只写2种的话,我会建议他,一边写一边要对这两种植物进行一些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 而写3种、或者更多呢?就要选择侧重点,比如重点考察此类植物有哪几种不同的捕食策略,这些策略的必备条件是什么、效果如何、局限性在哪里,等等。 ❷要建立探究意识,或者说问题意识。这个比较难。 比如我上面举例的,"会捕食昆虫的植物",我估计大部分学生就跟我看到的那样,说我现在要介绍2种、或者3种,然后就挨个儿写,把资料汇编起来,就结束了。很"平"。 但你看我前面所谈的角度呢?是带着好奇心的,有疑问、有探究方向的。【说明文】也得有自己的核心和主线啊! 再比如对大提琴,我可能会想:大提琴是怎么出现的?是先有小提琴还是先有大提琴?大提琴跟其他几种提琴有什么差别?它在演出的时候可能会扮演哪些的角色?为什么它适合扮演这些角色?……等等。 如果没有方向,那么关于大提琴的内容实际上太多了,写一本书都未必能都讲完,对不对?那么如果是写单篇文章,我们就要缩小话题范围,聚焦在某一个有价值的小问题上,把它介绍透彻。 ❸要用清晰、明确的语言来写。这是大家出问题很多的地方。 很多孩子其实还带着学校语文老师教的痕迹,习惯性地就去"形容"所写的对象,这是很别扭的(写其他类型文章其实也别扭)。 写【说明文】的时候,第一要务不是写得"漂亮",而是写得"清晰",要让读者在读完这篇文章以后,真的有所收获:之前不了解的,现在了解了;之前模糊的,现在清楚了。 所以【说明文】的语言需要以逻辑作为支撑,要呈现的是【事实】。那么,你可能会问: ① 难道就不能、或者不需要用修辞手法了吗?可以用啊,不过我唯一建议使用的是【类比】,而且唯一建议使用类比的情况是写到对读者来说比较陌生的内容时,用读者熟悉的内容做类比,来帮助理解。 不要为了修辞而修辞,不要为了类比而类比。你所用的一切写作方法,都是要【为写作目标服务】的。而在【说明文】写作中,你的目标就是要让读者获得有价值的新信息。 ② 难道就不能谈个人感受和思考了吗?可以谈啊,但是这并非【说明文】的重点。所以首先,在篇幅上就要控制;其次,所有的感受和思考(思考为主)都要基于【事实】去生发出来。 事实上,最有价值的【说明文】,都是包含着作者自己的独特思考的,但是这种思考未必会通过"直接发议论"呈现出来。你选择怎样的问题进行探究,你如何安排文章的内容与结构,你从哪些不同的角度去谈到你的写作对象,等等这些,都在呈现出你的【思考】。 其实我觉得,增加了【说明文】这个文类,真是太好了!它非常有助于我们改正古老的写作教学中的许多弊端。 今天只是大略地介绍了一些思考和写作的基础与前提,未来我会考虑分更细的门类,介绍各种【说明文】的具体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