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青少年网络犯罪特征及趋势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网络发展也逐步走向普遍和稳定。网络的普遍使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的案例,也在与日俱增。其中,青少年作为网络使用人群中,占比较重的一部分人群,也在网络犯罪上,成为了一项不可忽视的严重社会问题。本文将针对青少年的网络犯罪问题,进行探析。
  【关键词】网络犯罪;青少年;趋势
  网络的使用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网络的使用,在进行使用者私人信息保密,又或者是使用者刻意隐藏个人信息后,也同时为使用者的行为,形成了很好的屏障。犹豫网络的使用,近乎是无门槛的,所以像这样宽松自由的制度,也同样给网络犯罪提供了较好的滋生环境。这就导致许多的犯罪者更愿意去选择利用网络这一途径。近年来,青少年的网络犯罪愈演愈烈,涉案件数也在持续增长,给社会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并且极大的影响了青少年人群的心理健康发展,十分不利于现在社会的发展。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含义
  其实就根本上来讲,青少年网络犯罪虽然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但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法律上的概念,他更偏重于是一个社会学还有犯罪学上的概念。年龄在10周岁到25周岁之间的青少年,他们在使用网络系统进行的一系列以获取非法钱物,对他人进行语言威胁、攻击、造谣,甚至是危及网络系统的正常运作的行为,都是对社会的一种威胁和损害。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征和趋势
  (一)犯罪的主体特征
  由于青少年年龄和认知的问题,大部分的青少年还正处在心智不够成熟,思维过于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智力方面还没有达到足够健全的程度,自控能力也较为低下。所以他们不管是在组织,还是实施网络犯罪的行为上,都还不足够支撑起他们凭借自己的力量去独立施行暴力犯罪。所以,在青少年网络犯罪上,他们大多数都会选择一个所谓的拉帮结派,互为兄弟,这样的行为,来进行共同犯罪。由此他们也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一些不健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也成为了许多青少年在网络犯罪上的一个普遍特征。他们长期接触网络,又无正确的使用引导,很容易就会被网络上一些不好的信息诱导,组成自己的一些小团伙去进行犯罪作案。这些小团体虽然不足以称为犯罪集团,也没有形成传统意义上的犯罪组织,但是他们这样的小团体在造成的网络破坏和社会不良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二)主观动机的特征
  正常情况下,青少年犯罪的理由和原因并没有那么的错综复杂。他们之中大多数,都是因为对成人世界的一种未知和好奇,试图将自己更早一步的变化为成人,需求一种不同于身边同龄人的刺激感。但是,他们的心智尚且不够健全,对于是非分辨不够清晰,自控能力更是欠缺。当他们的情绪不能自控时,往往就会造成非常多的悲剧发生。造成悲剧后,他们或许会有恐慌,但过后,更多的情绪则是在事后产生的一丝成就感,以及自己的虚荣心极大得到满足的中。青少年黑客从最开始进行的网络信息盗取时,很多只是出于一种好奇和尝试。但是当第一次犯罪行为成功后,他们便会逐渐失去对这样的犯罪行为的恐惧。随着他们犯罪次数的增多,他们从中得到的刺激感,也在第一次犯罪尝试后,慢慢减淡衰弱。为了寻求更多的刺激,他们也会在犯罪次数增多的同时,不断加大自己犯罪的力度和影响。不断不断地去损害他人利益,不把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恶劣的结果放在眼中,而他们施行这样的犯罪,目的也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三、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趋势
  (一)年龄呈现低龄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网络的使用在趋于普遍的同时,使用者年龄的低幼化也在不断加深。而受到网络信息影响的程度,也与使用者年龄低幼化成反比加大。据了解,全世界范围内的"黑客",平均年龄也都在16周岁左右。他们或许是在校大学生,甚至是高中生。因为他们在这段年龄中,学习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上,都正处于旺期,他们的网络犯罪手段和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精进,作案手法也就呈现出一种高水平的状态。他们之中,或许是因为对学校社会的一种不理解甚至是厌恶,或许是试图利用网络犯罪来展现自己的技能,由此来填补一種自我认同或者是他人崇拜的感觉,再受到网络和社会的不良信息的影响,致使学生心理上出现问题,甚至是扭曲,在黑科技上实行骗取财物和信息,以此达到发泄和自满的目的,从而进行了犯罪。
  (二)犯罪成人化,智能化和暴力化
  网络的隐蔽性和不足够健全的网络环境下,致使仍由不少漏网之鱼在网络之中传播着色情,暴力的信息。青少年在这种信息充斥泛滥的情况下,很容易就受到了影响,他们的成长也是直接受到误导。那些传播宣扬,甚至鼓吹暴力色情的信息,也在无时无刻不刺激着青少年的犯罪心理。他们把网络上的这些暴力色情信息进行着模仿和崇拜,并且将这些行为,当成是一种乐趣,从而将自己实行这些犯罪的行为也转化为乐趣,犯罪的手段也越来越残酷血腥。这样混乱的网络环境中,青少年的犯罪在不断接受诱导的情况下,犯罪成人化已经成为了青少年犯罪趋势中的一个显著特征。而这些青少年在犯罪中,思维缜密,并且倚靠网络,进行隐蔽,也具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
  (三)空间范围逐渐从城市向农村蔓延
  由于网络的普及推广,青少年网络犯罪,也不再单单是在城市之中进行,而是慢慢扩散到了农村。而农村里因为生计问题,许多的父母外出打工,儿童留守也成了一种常见现象。这些孩子长期缺少关爱和正确的管教,生活孤单枯燥。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在给农村里的这些留守儿童带来可以与家人便捷通信的同时,也给了他们接触网络信息的机会。这些孩子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乐趣和便捷中,很容易就会沉迷其中。加之父母外出无法及时引导监管,他们将许多的时间都荒废在了网络之中。而这其中,许多的不良信息也会同样灌输给这些孩子。因为孤独和寂寞,留守儿童便会十分依赖这些网络社交工具,喜爱与陌生人聊天,这也导致他们接触到这些不良人群的几率大大增加,从而受到蒙蔽和蛊惑,走上网络犯罪的道路。
  四、针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应对方法
  (一)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法制教育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已经是社会发展必要的手段,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有了极大的改变,而传统的一些法律制度也已经不足够去应对新生的这些社会问题。想要从根本上改善青少年犯罪这一情况,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想要遏制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情况,就需要我们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法制教育。可以参照欧美一些国家的媒介素质教育,能够有效地帮助青少年正确地认识网络,增强他们对网络是非的辨别能力,降低这些网络不良信息对他们的影响,甚至是杜绝这样的影响。让他们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参与到社会和发展的积极活动中去。相较于心智足够成熟稳重的人群来讲,青少年是更需要加强对网络法制教育的群体。他们需要提高自身对信息的是非辨别能力,对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也需要加强自身的行为情绪的自控能力。只有青少年能从自身方面出发,自主地屏蔽掉这些不良信息,才能够有效的改善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情况,这要远比国家出台政策,强制查封一些不良网站和信息,效果要显著有效的多。
  (二)加强对青少年道德规范的教育
  因为网络具有的隐蔽性和保密性的特征,致使许多国民对于在网络上散播谣言,对他人进行言语上的人身攻击这些事,有恃无恐。这是国民对言论自由的一种误解,也直接影响到了青少年对这种概念的看法,致使青少年人群在这种道德上逐渐丧失约束感,从而变得肆无忌惮。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这一道德的教育,并且将之纳入到网络活动的章程之中,使得计算机的使用和网络普及的发展,一定要与道德伦理教育并驾齐驱。学校也应当重视这类教育,可以专门设立网络使用的相关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建立起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为准则的道德观念。将网络利用到正途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正确学习,明辨网络是非,保护好自身安全,不可随意约见素未谋面的网友,更不能在网络之中,以伤害他人为乐趣的,以谋取非法财物为目的。而网络信息也应该针对受众人群,进行内容和年龄的限制和分类,时刻要求青少年严格遵守网络规定。
  (三)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律制度教育
  我国对国民的法制教育尚且不够完善健全,青少年作为社会的主要新生力量,在可预计的将来,必定会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也是重中之重。许多的青少年实行网络犯罪之后,根本不了解自己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法律结果,从而有恃无恐。这也就促使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不断增长。司法机构应该充分履行其职责,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加大对青少年群体的法律制度教育,结合青少年常用的社交软件的信息推送功能,进行一系列的宣传。建立起法律教育制度的专栏模块,每天进行咨询更新,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法制教育,让青少年能够深刻且清晰的了解到网络犯罪会给社會和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和结果,从而遏制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欲望。
  五、结语
  青少年网络犯罪因为各种社会因素,自身主观因素,已经发展成为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且呈快速增长趋势。他们对社会的影响和危害,已经大大的超出了我们的预期,造成的损害也在不断加大。而许多青少年对此并不能感受到这样的犯罪带来的危害性,仍旧沉溺于自己的盲目崇拜和自我虚荣之中。针对这类现象,我们只有加强社会监管,网络限制和法制道德的教育,健全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法制体系,才能有效遏制此类案件的频繁发生,从而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促进信息化时代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艳棋.三网融合背景下青少年网络犯罪防御机制研究[J].河北企业,2016(12):210-211.
  [2]王江淮.中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研究综述[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5 (02) :3-9+15.
  [3]李淑娟.青少年网络犯罪及其治理路径探究[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4 (1) .
  [4]刘海彬.犯罪青少年的网络行为特征调查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网站目录投稿:雨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