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了题目是不是会有点惊讶?秦兵马俑怎么会跟孔子《论语》扯上关系?看下文就知道了。 翻开《论语》,孔夫子生气时曾说过一句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就是说,第一个作俑的人他会绝后。孔夫子之所以这么生气,是因为他认为,有权有势的人死了,他要用陶土做成兵马俑的模样,以此来作为陪葬。后来人们发现这没什么意思,还不如直接用活人来殉葬有意义。 有的帝王死了,宫女和妃子都跟着殉葬,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清朝。要没有当初作俑的人,能有后面这事吗?所以孔夫子才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从现在来看,他骂的一点都不对。因为秦始皇兵马俑一开掘,才证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先有活人殉葬,后来觉得活人殉葬太残忍,才改成俑的。这一点《诗经》里写的很清楚。 《诗经.国风》里的秦风,说的就是秦国的事。其中有一篇叫《秦风.黄鸟》里有记载:"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不安。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意思就是秦穆公死了,当时有一个姓子车的,家里有三个兄弟:子车仲行、子车鍼虎、子车奄息。老大叫子车奄息,他就要随秦穆公殉葬去了。来到秦穆公陵穴前,他吓得都不行了。旁边的人看了觉得很可惜,心说这么好一个人就给糟践了,如果能赎他的话,一百多个人愿意救他。言外之意就是希望他能活下来。 秦穆公死的时候,初秋五霸是用活人殉葬的;等到了秦始皇的时候,就改成兵马俑了,这就说明俑是出现在活人之后,而非活人之前。所以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