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前提要:最近"浪姐"火了,而在投资理财中,每一位投资者都是"浪哥""浪姐",因为我们迎着市场趋势变化的"风",要不断面对资产价格波动的"浪",只有乘风破浪才能取得成功。 近期最火的综艺节目还要数《乘风破浪的姐姐》。虽然都已经小有名气,但30位和青春赛跑的"浪姐"乘着风、踏着浪,披荆斩棘,竞争C位,让观众惊呼"也是蛮拼的"。 如今的综艺节目好看,是因为真实,观众觉得"扎心"。生活中并非每个人都能有幸拥有"姐姐们"的光环,但却都会经历风浪。无论是前浪,还是后浪,普通人的生活总在乘风破浪,即使是被认为是"后浪"的90后,也已经奔三,开始面临就业、育儿、买房、挣钱等一系列的社会压力。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投资理财,冲破生活的大浪小浪,少一点财务之忧。 然而,即使加入了投资大军,也并非就此一帆风顺。虽然投资看上去只是"钱生钱"的游戏,不需要太多的体力劳动,但仍要继续拼智慧、拼专业、拼眼光,才能逃离当韭菜的命运。 那么,在投资中如何才能"乘风破浪"呢? 投资中的"浪",就是风险 抛开综艺娱乐,其实投资者才最应该被称为"浪哥""浪姐",因为一旦踏入了投资理财的大门,每天面对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风险。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波动,就是"浪"。 "浪"不仅存在于高风险的投资品种,而且也存在于任何投资之中。只有当你意识不到风险的时候,才会觉得它并不存在。 股市波动巨大,早已被人们所熟知。7月以来大盘指数大幅拉升,10个交易日就冲破了3400点,市场高呼"牛市来了",然而此后的调整也可谓惨烈,在7月16日和24日两天,单日上证指数的跌幅就达到了4%左右,不少刚入市炒短线投机的散户只能"关灯吃面",有网友评论说"牛市是我亏钱的主要原因"。 如果觉得股市太惊险,选择投资债市是不是就能躲过亏损呢?显然也不是。虽然不像股市的波动那么剧烈,但债市也有牛熊周期,最近的一波债券牛市是从2018年1月到今年4月的两年半时间,5月债市就开始走熊,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5%一路飙升到7月初的3.2%高位,这一期间,不仅债券基金出现了下跌,连在人们印象中一向稳健的银行理财也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 再退一步,可以选择低风险、低收益的货币型理财产品。比如过去"后浪"理财的首选余额宝,余额宝等宝宝类产品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一般来说不会有亏损,但近年来随着市场利率降低,收益率大幅缩水,从2014~2015年"钱荒"时的6%以上,跌到目前的1.5%左右,这也让很多投资者感到不爽。 此外,就算是名义上稳赚不赔的定期存款,也会受到通胀率的影响,真实收益率也会出现波动,甚至出现实际收益为负的情况。比如,现在五大行的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75%,而6月我国CPI同比增长2.5%,如果以"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计算,则1年期存款的实际收益率已为负,把钱存在银行虽然不会亏损,但也面临着实际资产缩水的风险。 投资中的"风",就是趋势 创业圈曾经有一句名言:"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认同这句话,另有一种说法是:"等风过去,掉下来的都是猪"。 在投资中,也是如此,有人说要顺势而为,不和趋势作对;也有人说要逆势而行,别人恐惧我贪婪。但无论如何,有一点不可否认,即跟对了趋势,赚钱往往更容易。 这里的"趋势"既是宏观上的经济周期,也可以是不同投资品市场的牛熊交替,踏准了节奏,就可以事半功倍。 比如说在经济下行周期,政策趋向于宽松,政府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以达到提振经济的作用。而在债券市场,市场利率下行阶段,债券价格普遍上涨,投资债券就有利可图。反之,在经济的上升期,企业融资需求的上升,会逐渐带动市场利率上升,债券价格普遍下跌,投资债券就会出现亏损。 又如在牛市中,股票普涨,随便买几只股票都能赚钱;而在熊市中,虽然也有能赚钱的股票,但赚钱的概率很低。抓住牛市的机会,虽然不一定意味着能赚最多的钱,但的确是花费的精力最少、收益又相对可观的"高性价比"投资法,是股市中最简单的一种赚钱之道。 投资就要"乘风破浪" 要想在投资方面取得成功,乘风破浪,就要具有驾驭风险、认准趋势的能力。 首先,要顺势而为。 逆水行舟,不仅要克服巨大的困难,还不一定能成功。顺水推舟,不仅省力,也更容易达到成功的彼岸。看准趋势和"跟风"不同,它是相信统计学上的概率,做大概率能成功的事,而"跟风"则是在投资中亏钱的主要原因。 比如,在熊市下半场,指数长期在3000点以下徘徊,这个时候提前入场,虽然不一定马上就能赚钱,但未来几年中牛市到来的概率会越来越高,只要继续持有,就不会错过"吃肉"行情。而对比之下,如果在5000点左右才跟风入市,未来股市继续上涨的概率不高,而大跌的可能性则不小,动不动就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其次,要借船出海。 個人投资者在技术、资金、时间和精力等方面不占优势,直接投资就好比驾着小舢板出海,抗风险能力极差。如果是通过基金等方式,进行间接投资,就等于搭上了一艘大船,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 基金是投资最好的工具之一。目前,市场上的基金产品种类繁多,有以股市投资为主的股票型和偏股型基金,也有股票和债券投资兼顾的平衡型基金;有以追求稳健收益的债券型基金,还有现金管理类的货币基金。这些基金可以投资的产品比个人投资者多,比如股指期货、期权、新股网下配售、银行间债券市场上交易的债券等,控制风险的能力比个人投资者强,收益率普遍高于个人投资者。 再次,找到一处避风港。 并不是所有的投资都一定要追求高收益,也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适合冒风险。比如,对于短期内使用的资金,想要在短时间内使投资收益大幅增长是不现实的想法;对于年龄较大或闲钱较少的投资者,花较大的精力研究高风险产品,也会得不偿失。 其实,要降低投资的风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避开风浪最大的区域。通过部分或全部投资固定收益产品,可以降低投资的总体风险。不过,固定收益产品不等于银行存款,我们可以通过精心的选择,在保障安全的同时让收益也更高,如大额存单、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基金、投资型保险等,都可以获得比定期存款更高的收益,同时让风险控制在基本安全的水平。此外,也可以考虑配置高股息、低波动的股票(如银行股等),既可以享受分红,又可以参与新股市值配售。 最后,投资自己是最好的压舱石。 正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无论是自身的职业技能,还是投资理财的技巧,都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即使是意外获得了一大笔财富,也要有守住财富、传承财富的能力。这个时候,投资什么都不如投资自己。 此外,无论是股票投资、基金投资,还是固定收益产品投资,都具有一定的风险,而且收益不能完全保证。只有投资自己,才是最安全可靠的投资。哪怕其他的投资都失败了,只要自己的人力资源价值还存在,即使不慎"翻船"了,也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因此,如果说乘风破浪出海远行还需要压舱石的话,投资自己,让自己的人力资源升值,才是最好的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