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中午的黑暗的读后感大全


  《中午的黑暗》是一本由【英】阿瑟·库斯勒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50元,页数:20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午的黑暗》精选点评:
  ●与《1984》平起平坐的一本书。它的故事背景是一段真实的历史(30年代大清洗运动)看简介,就会发现书中的主人公鲁巴肖夫的遭遇与《1984》中温斯顿·史密斯的别无二致,两本书都描写了人类在极权社会下生活的经历,最后殊途同归:他们都屈服了并发自内心的热爱老大哥,然后处以枪决。但库斯勒写的更"优雅"些,没有奥威尔笔下那种严刑拷打、思想洗脑以及令人恐惧的101室,只有无休无止的说教审讯和精神摧残。相比较反乌托邦,本书里构建的那个社会非常真实,它是曾经的苏联,而现在就是我们进化后的China。PS:其实,社会主义毫无疑问的会走向专制,只是独裁、极(集)权的程度不同罢了。真正的"社会主义"永远也达不到,奥威尔所支持的民主社会主义理念,更是想都别想。
  ●非常牛逼的小说。用逻辑杀人,在极权社会里这算高级玩法了吧。现在,所有人屁股都不干净,所有人都有该死的理由,所以各种该死的理由最后只归为一条:抱歉,你在政治上失势了。
  ●逻辑与人性的 战斗。
  ●其实不是考虑到它伟大的预言性我还是想因为它实在有点啰嗦而扣一星的……这本书大概是关于苏联大清洗最牛逼的书。
  ●历史不知有什么顾忌和犹豫。它永恒地、不犯错误地流向前面的目标。每次转折都留下它夹带的污泥和淹死的人的尸体。
  ●解惑
  ●所有极权国家都相似,真的。 最后几页好看
  ●#2020001 为了始终把信仰放在佛龛上供奉,不让它落一点点尘埃,主角不惜扭曲自己的思想,否定自己生命的意义,甚至将自己的死亡看作能为党做的最后一点贡献。这种完全是精神层面上的扭曲,明显要比《1984》通过恐惧和肉体疼痛摧毁精神要恐怖得多。
  ●狂暴的开始必然迎来狂暴的结局。 语言精妙,思辨深刻。作者后来也参加了西班牙内战。想来这本书应该也对奥威尔写《1984》带来了很深的影响。不知道两位作者是否熟识。 值得重读的经典。
  ●理性逻辑如何找到合理第一判断起点…
  《中午的黑暗》读后感(一):写给不让这本书出版的和谐者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惨剧,我不想多说,库斯勒说的很多了。
  可是,不让它出版,就可以掩盖过去的罪恶了吗?就是和谐了吗?你们错了,大错特错了,提旧事者失一目,忘旧事者失双目。你们为了所谓高尚的理由,偷偷摸摸地,做这些见不得人的事,殊不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铁板下也会开花。我相信,荡涤了虚伪懦弱的中国,一定会还历史以本来面貌,一定会还给人民一些东西。只有勇于承认谎言与罪行的中国,才能站在世界中心。
  我害怕被和谐,因此只说这些。
  《中午的黑暗》读后感(二):主人公的逻辑思维
  问题与回答:
  1,为了将来的可能实现的美好前景(比如共产主义)是否可以使用卑鄙下流的手段?
  回答:不能。
  2,前途是光明的,然而道路是曲折的,试问如何在曲折的道路中保持信念?
  回答:"坚定的信仰"。
  3,如何才能保持坚定的信仰,是大胆质疑,还是盲目的坚定。
  回答:质疑只会导致信仰破灭,所以信仰只能是盲目的坚定。
  4,继续问题一,如果敌人使用卑鄙手段,我们该怎么办?
  回答: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5,是否有可能准确分辨敌我?
  回答:不可能。
  6,既然不能准确分辨敌我,在政治斗争中该如何处理?
  回答: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漏掉一个。
  7,是否可以为了革命牺牲自己?
  回答:可以。
  8,如果承认自己是反革命而对革命有益,是否可以承认自己就是反革命?
  回答:可以。
  总结:如果不想惹得一身味道,我们最好还是离政治远一些。
  《中午的黑暗》读后感(三):真实的政治游戏在一遍遍重复着
  去年在杭州的时候买的,但一直没有翻开看。过年在家总觉得天天胡吃海塞不是个样子,看到它薄薄的就看好了。这本书在国内算冷门了,要不是英国作家约翰·勒卡雷的《柏林谍影》(应该是)提到了这个作家+大致内容,也不会想去查的。不过国内真的有这么敏感的文学被引进,并能得到一本,内心还是雀跃的。 它讲的是30-40年代苏共内部清洗的事情,属于政治小说。虽然不是真事,但都真的发生过。如果不是他们内部消除了那么多人,译者董乐山(译作《西行漫记》、《一九八四》、《第三帝国的衰亡》)表示可能二战真的来临时会有更多得力者能抵抗敌人。除了意识形态的不同导致它在国外一度热销外,也因为它的真实而广受好评。 作者还表示每个工业科技上的进步都会意味着群众认知的退步,如果群众一直跟不上就会出现盲从。那么他们支持的,选择的是不是也意味着盲目和被人摆布?突然想到苏格拉底反对民主的理由,他说不明就里的群众选择一定是愚钝的,推举出来的领导者也不会是最佳的那个,只有明白事理的人(所谓智者)才会做出真正合理的判断。虽然究竟如何判断智者又是一个问题,但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上让盲目、焦虑的人左右或被左右,都是很可怕的事情。 最后想说,能读到它我很荣幸。现实并非像"反乌托邦三部曲"那样运行,在真正的政治游戏中,实际发生的远比虚构的要残酷得多,而且在历史的洪流中被一代又一代地实践着。
  《中午的黑暗》读后感(四):未来之路,谁来选择?
  最近在看朱特的书,很有感受。朱特也是马克思主义者,从小就接触了马克思的思想,家里也是左派世家,但他却很清晰地看到,实践者与思想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危害性。他在《思虑20世纪》第104页中写到:"我们可以在后果问题上进一步区分两类人,一类是那些对自身或他人的利益进行过深思熟虑的人,另一类则是那些做了这样的估量但毫不在意地将其强加于他人的人。我愿意为了一个未知但可能更好的未来而忍受现在是一回事,但以同一个无法证实的假说为名证明他人的苦难是正当的,则完全是另一回事。在我看来,这正是20世纪智识上的最虐所在:以你所认为的他人之未来为名,对他们的命运做出裁决,你可能不会对这个未来有任何投入,但你宣称自己对之具有独一无二的完美知识。" 朱特坚决反对这种代替别人做选择的做法。这正是鲁巴肖夫最终没有认识到的最重要的一点。他替自己也为别人选择了一条黑暗之路,以为这条路就可以到达光明的未来。
  《中午的黑暗》的背景是1938年的二十一人审判,是指1938年3月在莫斯科公审中对以布哈林为首的前苏联著名政治家的审判。之后,大清洗结束,因为希特勒已经杀到跟前了。奇异的是,这次的审判中的被告,几乎都是哭着喊着声称自己有罪,要求给予最严厉的惩罚。虽然布哈林不是全部认罪,但他在最后答辩中说:"我的滔天罪行数不胜数,特别是在苏联的新的斗争阶段上,我正是怀着这样的认识等待判决,事关重要的不是一个悔改的敌人的个人感情,而是苏联欣欣向荣的发展及其国际意义。"
  本书的作者阿瑟·库斯勒,正是在二十一人审判之后,从一个共产主义者,彻底转变成为一个强烈的反共产主义者。
  《中午的黑暗》读后感(五):《中午的黑暗》
  《中午的黑暗》 【英】阿瑟·库斯勒著 董乐山译
  《中午的黑暗》大概是大一的时候看的,因为根据的是高三暑假列的那个书单找来的,那时沉迷于拨乱反正的书,对李洪林(曾任中宣部理论处处长,就是在《读书》创刊号发表《读书无禁区》的那个)等人写的关于打破个人崇拜、树立理性思维的文章看得多了,自然也按图索骥地记下一些书名以备日后觅寻。《中午的黑暗》、《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庄》就是其中的数种。
  该书讲的是一位为某国鞠躬尽瘁了一辈子的老党员鲁巴肖夫,在大清洗时被捕入狱,在经过疲劳轰炸的审讯后精神崩溃,承认罪名而被处决。作为一个忠诚的战士,当你被告知你所做的都是为了一个真理、一个伟大的事业的时候,似乎就只有默默的承受。也许疲劳化的审讯对鲁巴肖夫这样久经外敌折磨的老党员来说,并不能冲破他的防线,能引诱他的,自然就是长久以来的信念——自我牺牲,成全胜利,甚至可以不择手段——当他自己持有的信念重新加诸其身上时,他自然是无法抵御其中的压力,他爱这个事业、深信这个事业,于是他最后说服了自己。"尊严就是为党服务,而不求虚荣,直至最后结局!"并且,在胜利后,不再会对社会产生有害影响事,鲁巴肖夫他们的牺牲将会全被披露出来,全世界都将了解这场双簧戏的背景,全世界的人都会献出他们的同情和敬意!这就是为什么那个时代的人在某个虚无缥缈的时刻,意念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不是愚忠,而是他们太迷恋于自己的信念,为的是心中那个梦,他们为了事业的"需要",一切都可以不要、可以毁灭。可以诋毁自己,可以污蔑朋友,最终牺牲自己和事业需要他们牺牲的所有人,他选择了默默承受,以为这样才是最正确而有效的。
  《中午的黑暗》不同于其他批判个人崇拜的书的地方就在于非常真诚的心理描写,虽说比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宏大,但却还是孜孜不倦地向你诉说关于那个时代的绝活和恐怖,那种身临其境,至今难忘。至于译者董乐山先生,从《第三帝国的兴亡》到《一九八四》均是名译,自是信赖得过。
  《中午的黑暗》 【英】阿瑟·库斯勒著 董乐山译 译林出版社 1999年10月一版一印
  http://www.viyami.com/myblog/user1/pires043/archives/2008/20088314651.html
网站目录投稿:听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