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小宽 来源 | 周小宽(ID:xiaokuanjoy) 01:
在照顾他人的情绪之前, 先照顾自己的情绪。 你不是在蓄意伤害他人,你只是在保护你自己。 02:
有一种能力, 是一种和求生技能一样重要的能力, 那就是——为自己辩解的能力。 03:
一点时间都不浪费, 一个错误都没有, 每件事都成功,每个目标都达成, 并不会让我们更爱这个世界。 因为你扼杀了自己的生命力。 生命力,就是不那么现实,就是可以犯错。 因为,可以不对,才是自由。 04:
人性的本能所能产生的杀伤力 远超你的想象。 面对真实的话, 丛林法则比很多道理 更适用于我们的人生。 05:
你对自己都不慈悲,又如何对别人慈悲? 对得起自己的人, 才有对他人真正宽容的能力。 06:
虽然你不一定能改变 他人对你不恰当的对待, 但即便阻止不了,你还是需要去表达。 表达你的立场, 抒发你的情绪, 让你的感受, 理直气壮地呈现出来。 07:
一个真诚的肯定,能够生出巨大的力量。 学会自我表扬, 将表扬自己需要的门槛降低。 如果你找不出自己值得表扬的地方, 那么你的门槛还是太高了。 08:
带有理解的倾听, 就是最好的疗愈。 所以,你今天倾听和理解你自己了吗? 09:
自由, 从来就不是指 "做一件结果好的事情", 而是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无论结局如何。 如果你从来不曾随心随欲, 如果你只能做对结果有益处的事情, 那么你就从来不曾自由过。 10:
你是不是被自己今天什么也没干吓了一跳? 那就告诉自己,我明天也可以什么都不干。 生命全部都是自己的, 为什么不能拿一些时间来浪费呢? 11:
如果你只做正确的事情, 那么你就活成了标准本身, 而当你会干一些傻事,会出一些状况, 你才是一个人了。 你不是标准,也不是目标, 你才是你自己了。 12:
重点不是,你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更完美的你, 而是,你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你, 你,能否接受这样一个不完美的自己呢? 这种接受,就是对自己的爱了。 13:
当你能量耗竭无法前进的时候, 你的第一个想法,总是自责, 不,你要允许自己表达累。 你要允许自己,做不到。 无力,并不是一种羞耻。 它是一种真实。 14:
活得很努力,却并不快乐的人, 很难停止对自己的要求, 因为,怕。 别的人,也许活着就好, 而你,却要让自己配得上, 活着。 15:
如果在你内心深处的故事里, 你是一个受人恩惠, 要拿自己去报恩的人, 而且这个恩情深重如山一辈子都报不完, 那么这个故事一定是个假故事。 真实的故事,一定不是那样的。 16:
如果你能像盼望快乐一样,接受不快乐, 如果你能像盼望完美一样,接受不完美, 那么你就能接受, 在你身上存在的负面的事情, 负面的情绪,负面的表现。 这样你才能拥抱完整的自己, 而不是永远都在拒绝那一部分负面的你自己。 17:
你的价值体现在你这个存在里, 而不是你做的事情里。 你不需要用你做的事情, 不断对别人去证明它。 18:
想活得自由,就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规则, 别被任何人评判的规则绑架, 这是活出自己的关键。 19:
你永远都有选择权的。 你可以选择犯错,可以选择认输, 也可以选择放弃。 如果这样的话, 你是不是会觉得你面前的路宽了很多? 20:
要想赢得公平,就要去面对冲突。 接得住别人的不认同, 你才有怼回去的能力。 21:
不爽全世界的你, 其实是不爽自己。 你攻击世界,挑衅世界来攻击你, 其实是为了惩罚内心有冲突的自己。 22:
内心存在冲突,想做好人又想干坏事, 这就是一种常态。 别为自己的想法自责。 尊重自己所有的想法和感受,观察想法背后的原因, 这就是找到自己的方法。 23:
你离自己的感受越近, 你就能获得越多能量, 你的状态就会越好。 24:
潜意识里面,我们都会有恨和攻击。 即使面对最亲密的人。 只有纯净的爱,而完全不会有恨,那是神。 要允许自己,对爱的人, 也会有恨意和攻击。 25:
你需要的不是一个关系, 而是一个能允许你表达,能看见你的感受的关系。 如果关系里面没有这两样, 那么关系对你而言就是一种能量的耗竭。 26: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普通的一个人, 为什么要把对自己的要求定得那么高? 难道,证明自己绝对优秀特别了不起就可以永生了吗? 27:
对自己好,不仅仅是体现在买一点贵的东西给自己, 还体现在, 你拥有能够包容自己犯错、 甚至一错再错的能力。 28:
与其说,我需要一个爱人, 不如说,我需要一个人可以给我一个想象的空间, 在那个空间里,我是一个值得被爱的人。 所以,一直用否定和挑剔来砸碎这个空间的爱人, 还叫"爱人"吗? 29:
要想活得好,就需要学会接受丧失。 而不是一直竭尽全力去避免丧失。 学会与丧失共存。 才是人类生存的法则。 30:
只有让自己舒服了,你才能让别人舒服。 不与自己为敌, 也就不再于世界为敌。 作者简介:周小宽: 心理咨询师、一个温柔而有力量的陪伴者、看待世界和自我的方式有点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