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以其独特、美妙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而音乐欣赏课程作为传媒教育的一种途径,在教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音乐欣赏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审美情趣,提高审美创造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在阐述音乐欣赏课程的性质和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探析了音乐欣赏教学存在的发展问题以及相关的活化策略的研究和现实研究意义,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一、音乐欣赏课程的性质和发展特点 音乐欣赏教学是艺术欣赏的教育,也是为欣赏艺术、感悟艺术而进行的教育。通过培养学生对音乐进行感知和认识,使学生从音乐中获得自我满足、自我发展以及自我提升。音乐欣赏是对音乐的接受和反馈,同时也是审美体验活动和综合效应相结合的活动。在音乐欣赏教学的整体实践活动中,音乐欣赏不仅仅是一种被动接受欣赏的行为,更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艺术审美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审美意识的显著提升,在音乐欣赏教学方面,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个性表达、艺术欣赏以及审美情趣等等方面的创造力。 二、音乐欣赏教学存在的发展问题 与其他人文历史课程或者自认科学类的课程相比,音乐欣赏课本应该与众不同,应重点突出音乐欣赏教学的美育功能和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表达能力。然而,目前在我国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发展问题需要解决。 1,教师授课对于学生兴趣点的忽略 目前在我国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兴趣点的忽视,往往造成学生对于音乐欣赏的兴趣的缺乏。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途径主要为电影电视、数字广播、报刊等等获得,学生的审美标准、审美情趣、心理素质以及审美阅历也不一致。在音乐欣赏课程中,作为审美主体的广大学生难免会在教学活动中带有自身的审美标准,对于一些不符合自身审美标准的音乐,学生往往无法引起对欣赏的兴趣。并且,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选材范围不够全面广泛,对于学生审美标准和兴趣点的忽略,往往不利于课程的顺利进行。 2.学生音乐感知的基础薄弱 目前在我国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学生音乐感知基础较为薄弱,对于音乐要素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缺乏,造成了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对于审美信息能力的提取和获得的减弱。音乐欣赏不仅是人从生理器官上升到审美器官的提升,更是对于辨别音高、音色以及节奏力度等要素的掌握。然而,学生对于音乐感知的基础薄弱,加之学生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中,被教师播放的视频画面所吸引,看似学生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实际的音乐欣赏教学效果却大大减弱。 三、音乐欣赏教学的活化策略研究 1.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和音乐欣赏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激发广大学生学习音乐和进行音乐欣赏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全面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学情和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学生的审美需求,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學计划安排,在音乐欣赏课程的选择方面,尽量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激发学生对于音乐欣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在音乐欣赏的后续教学环节中,也要注重学生对于音乐欣赏的表达,通过表达反馈进一步提升对于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培养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音乐作为一门抽象的艺术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看不见、摸不到。培养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必须通过加强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训练。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首先培养学生对于音色、音高、节奏、力度等等的了解和把握,使学生具备基本的音乐欣赏能力。其次,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对于音乐规律的把握以及感知要通过音乐欣赏的主题、旋律、乐章、乐段等等进行分解教学,在音乐结构以及音乐形式的审美上对学生进行审美感知训练。通过基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欣赏结构的培训和训练,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联系想象能力以及理解认知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3.发挥体态律动教学在音乐欣赏课程中的作用 体态律动通过具体的形象使音乐变成看得见,感受得到的行为艺术,有了强烈具体的画面感,就更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的感知、领悟和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动作参与以及音乐体验相结合的作用。通过动作参与调动学生全身各个感觉器官进行音乐感知,使学生随着音乐节奏、动作旋律真正投入到音乐欣赏学习中去,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音乐欣赏中进行体态律动成果教学,发挥学生的音乐体验和音乐感知的欣赏能力,同时老师和其他学生对于学生在体态律动成果的展示中应该给出评价,积极进行教学反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 4.以情感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通过音乐用身体、身心去体验感知音乐,从而表达自身内心深处的情感。以情感为切入点,在思想交流、感受体验以及情感表达和互动教学等等方面,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在音乐欣赏教材的选择上,更加注重教材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和人文情怀。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音乐教材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认真聆听,在认真聆听过程中通过节奏的起伏变化和旋律的抑扬顿挫,使学生能够充分展开想象进行情感投入和表达渲染,在以情动人的音乐课堂上培养和释放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以旋律为着力点拓宽学生的全面感知能力 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必须以音乐旋律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音乐敏锐的感知能力。重视节奏在音乐欣赏中的感知作用,通过节奏的合理把握以及科学选择,融入到学生的主观心理活动中,在内心情感的积淀上,理解音乐作品的相关情感内容。引导学生在音色和音乐节奏的变化中聆听音乐深层次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宽学生情感体验的渠道和相关方法手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创造力。 四、探析音乐欣赏的活化策略在音乐课程中的现实意义 总而言之,音乐欣赏教学作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方式,要求广大音乐教师无论是在音乐艺术造诣、音乐创新创作能力,还是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等人文关怀方面,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知识技能。才能更好地促进音乐欣赏的活化教学,不断提升教师自身在音乐欣赏课程方面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其次,研究音乐欣赏的活化策略对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理想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使学生变得更加聪慧,而且可以得到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和满足,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感受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能力。通过在音乐活动中,调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有利于提升学校的音乐审美价值教育以及艺术鉴赏能力。从而为贯彻落实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