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建筑样式往往与屋主人的社会地位相对应,帝王、妃嫔以及将相可以住什么样的房子,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惯例,往往结构越复杂、造价越昂贵的建筑式样,对应的社会等级也越高,房子主人的身份也越尊贵。 (下图为山西大同善化寺建筑中的庑殿顶) 但有时也有例外,比如我们接下来要说的庑殿顶与歇山顶,明明后者歇山顶结构更加复杂,造价也更昂贵,但对应的社会地位却不如庑殿顶,这是为何呢?下面船夫和大家就一起来分析一下。 从茅草屋到庑殿顶 庑殿顶的历史很久远,其形制甚至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与这庑殿顶的结构也有很大关系,四面房檐正好对应四堵墙,四面屋顶上延交汇形成五条屋脊,简单直接的结构,显得很理所当然。 不过最初的时候,人们的屋顶主要还是使用茅草,连带着屋顶形制的要求也没有那么严格,尤其是茅草屋顶的屋脊棱角并不鲜明,还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被抹平,最终形成一个圆墩墩的屋顶。 直到西周以后,陶制的瓦逐渐提到茅草,被用于正式建筑物的屋顶后,人们才开始对屋顶的形制重视起来,并根据建筑物的等级不断改良。如在瓦头(又称瓦当)上雕琢装饰的图案,并逐渐从灰陶升级为琉璃,甚至金属材质,用以体现屋主人的高贵身份。 此外,为何稳固屋脊,人们还在上面装上垂直的固定构件,为了美观还在上面雕刻造型,这便是后世屋脊兽的由来,常见的屋脊兽有狻猊(suān ní)、斗牛、獬豸(xiè zhì)、凤、狎(xiá)鱼等,屋脊兽的数量与屋主人的身份相关,数量越多地位越尊贵,比如故宫中的太和殿屋脊兽便达到了十个之多,全国独一份,以此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 到了唐宋时期,庑殿顶已经发展为十分成熟了。人们利用庑殿顶瓦片间的天然缝隙,用以通风散热,同时古人为了抵御北方的严寒,还会在屋顶的瓦片下还会加一层木板,再在上面铺上一层一尺左右的泥背(由青灰、麻刀泥等材料组成)。这样下来庑殿顶建筑不但美观而且宜居,充分体现了古人的建筑智慧。 但从永嘉南渡(307年-311年)到靖康之难(1126年-1127年),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逐渐从北方的关中平原(长安、洛阳),转移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南京、杭州)。地域的改变在建筑物上也有所体现,为了适应南方湿热的气候,出现时间晚于庑殿顶的歇山顶,逐渐成为古代建筑的主流样式。 古人避暑的智慧——歇山顶与重檐 歇山顶又名九脊顶,九条屋脊指得分别是房顶水平中心线的正脊,以及延伸下来的四条垂脊和四条四条戗(qiàng )脊。正脊南北侧是是斜坡,东西两侧先是垂直于地面,而后才是一个半坡。九条屋脊的尾端都有两端有龙吻,又叫吞兽,与庑殿顶一样,每条屋脊上都有屋脊兽。 歇山顶与庑殿顶最大的不同之处,便是在增高了古建筑屋顶与天花板之间架空层,当屋内的热空气上升,聚集在这个架空层中后,当屋顶外有风吹过时,热气便会穿过琉璃瓦间的缝隙被带走。歇山顶能够比庑殿顶更快的将热量散发掉,原理有些类似电脑的散热器,外接的铜管散热器面积越大,散热效果也越好。 古代的宫殿建筑往往与神权和皇权息息相关,除了在外表上要建造的宏伟以外,内部空间上也会尽量做到尽善尽美,为了让人已进入宫殿,便心生敬畏,古人在建造时便会尽量增加屋顶的高度,上面提到的歇山顶在一定程度上便有这个作用,但这还不够,于是古人又发明了重檐结构。 顾名思义,重檐便是在原有屋顶的基础上,在下面又加了一层屋檐,这样建造出来的宫殿,内部空间会显得很空旷,让人在进入后恍若来到另一个小洞天一般,而象征王权或神权的宝座或神像往往都位于整个建筑内部的正中心偏上的位置,让人直视无法看清全貌,会下意识的仰视,非常有利于敬畏之心的生成,也很大程度上会满足上位者的虚荣心。 虽然重檐结构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催生人们的敬畏之心,但却歪打误撞的又增加了建筑物的散热空间,同时多出来的屋檐增加了遮阳的面积,阳光也更不容易照射进来,整个建筑物的避暑效果更好了。所以现如今的紫禁城中,主要的大型宫殿往往都是重檐的结构。 为何庑殿顶的等级高于歇山顶? 按照宫殿的建筑规制,重檐庑殿顶等级最高(如紫禁城太和殿),重檐歇山顶次之(如天安门),庑殿顶再次之,歇山顶最末。总体来看,排除重檐的影响,歇山顶要比庑殿顶级别低,但根据上面的介绍歇山顶结构更复杂,造价也更高,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反常结果呢? 这其实与庑殿顶兴起的年代有关,汉唐时期,绝大部分宫殿采用的都是庑殿顶,而这一时期也是华夏文明最为灿烂的时候,后世王朝无一不以传承汉唐文化为傲,帝王也往往以复兴汉唐盛世为己任,所以连带着这一时期的宫殿特色,也成为一种带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借此"殊荣"庑殿顶便稳稳压了歇山顶一头,成为古建筑中等级更高的代表。 参考资料: 《中国古建筑设计特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