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啸 近日,继快手#7月取消大小周#后,字节跳动也做出决定:8月取消大小周。 再加上腾讯试点「强制6点下班」的尝试,笼罩在互联网大厂头上的「加班阴云」,似乎就要烟消云散。 然而在打工人内部,有关「加班」的争论并未平息。 有人不想为赚钱放弃生活,认为加班会把身体搞垮,有命赚没命花。 也有人想在大城市扎根,希望通过加班快速积累财富。 某大厂员工甚至直言不讳:「不加班一年少赚10万,心疼。」 加班还是不加班?要钱还是要命?躺平还是奋斗? 打工人站在天平的两端,左右为难。 如果现在有2份工作:「1万不加班」和「4万经常加班」,你会怎样选择? 1、「1万不加班」的工作,警惕"扼杀成长"陷阱 每天都能正点下班,到底有多爽? 李琰(化名)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她是名校英语系高材生,一毕业就进入国资背景的留学机构,工作17年,几乎没加过班。 晚上早早回家,心情舒畅就下厨做饭,感觉疲惫就「卧倒」追剧。 周末有大把时间自由支配,旅游、种草、侃大山,生活充满欢声笑语。 她从未缺席过孩子的家长会,对热门剧集如数家珍,每年至少一次长途旅行。 网友们对她的生活状态羡慕不已。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李琰的内心泛起了不安。身边90后甚至95后同事进步太快了,工作一两年做事比她还麻利。 「感觉日子活到狗狗身上了,」李琰无奈感慨,自嘲:「已经是个没用的中年人。」 她也尝试过亡羊补牢,但总下意识给自己找借口:今天觉得辅导孩子作业太累,明天又被新剧吸引,时间一长也就不了了之。 哪怕已经唤醒了危机意识,李琰还是心存侥幸:「公司有国企背景,不会出问题。」 稳定工作带来的安逸,削弱了她提高自己的动力,总是半途而废。 自己种下的苦果,只能自己去品尝。 2020年疫情来袭,留学行业遭遇重创,李琰心中稳如泰山的公司岌岌可危,她所在部门被整体裁撤。 李琰的遭遇给我们提了个醒:不加班的工作,除了能给我们梦寐以求的自由和健康,同样隐藏着「安逸扼杀成长」的陷阱。 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可以借鉴作家「古典」提出的「自我价值链分析法」。 问自己3个问题(以李琰的遭遇为例): 1)留学行业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给用户提供:契合、快捷的海外教育机会。 「契合」是咨询服务,需要了解海外教育等各种知识。 「快捷」是业务办理,包括院校和签证的申请。 2)李琰提供哪个环节的价值? 在「快捷」环节提供价值。 3)做好这个价值链需要什么能力? 「快捷」环节受行业影响大,突破口在「契合」环节。 所以李琰需要学习:海外国家教育信息、院校信息、专业信息、招生信息等知识。 「自我价值链分析法」可以帮我们找到「可迁移技能」。 这是适用于整个行业,独属于自己,能随时带走,而且与职位相关,可以在工作中学习,能一定程度免疫「安逸」的诱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即便没有改变世界的梦想,也要保证自己不被淘汰。 「1万不加班」的工作很好,但享受生活的同时,一定要警惕「安逸扼杀成长」的陷阱。 2、「4万经常加班」的工作,警惕「忙杀」陷阱 「1万不加班」的工作暗藏陷阱,「4万经常加班」的工作,同样如此。 我就遇到过类似情况。 当时我在大型乙方公司工作,隶属于网络加速行业。 这个行业的特点是需求强劲,但技术门槛不高,公司对服务器和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严苛,运维人员工作压力极大。 我曾同时维护200多个网站,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很少早于11点下班。 不过成就感也很强,因为服务对象包括BAT等大型企业。 我自认为这种工作经验价值连城,颇为自得。 然而一次大厂的面试经历,轻易击碎了我的骄傲。 考官对「内核」、「网络协议」和「加速软件原理」的提问,让我茫然失措。 原来我引以为傲的排障经验,只是同质化的重复性工作,真正有价值的底层技术,我却一知半解。 自媒体人粥左罗分享过一个观点:「有时间成长,是好工作的必备条件。」 深以为然。 很多人以为「忙杀」只对身体和精神健康不利,实际上它同样会抑制我们的成长。 我们可以用《职业发展路径表》,判断是否落入「忙杀」陷阱。 1)向上发展 加班能否推动你在公司承担更大的责任? 比如带领更大规模的团队,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2)向深发展 加班能否加强你的专业深度? 同质化的重复性工作,显然不在此列。 3)向外发展 加班能否扩展你的职能范围? 比如在技术团队中担任协调者角色,提高了沟通能力,有助于转型产品经理等职位。 比如参与内部技术培训,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转型技术培训师等职位。 如果在这3个选项中,感受不到加班带来的帮助,那我们就要认真考虑「离职」的问题。 每天加班≠优秀,成功人士大都忙碌,但忙碌的人不一定成功。 「4万经常加班」的工作很诱人,但一定要警惕「忙杀」陷阱。 3、「财富」和「自由」一个都不能少,鱼与熊掌难兼得 相比「1万不加班」和「4万经常加班」的隐藏陷阱,更让人头疼的是鱼与熊掌兼得的纠结。 不想加班,又想多赚钱…… 也许有人觉得好笑,但这确实是人之常情。 比如最近欧洲杯如火如荼,我经常忍不住熬夜看比赛,还总奢望第二天能精力充沛。 品牌经济学里有个选择成本:「当消费者花费人力、物力,搜寻到相关的信息,建立起备选集之后,做出择优决策过程阶段所发生的成本。」 这个概念代入到「职业选择」中同样适用,决策过程会产生选择成本,有纠结很正常。 所以我们需要一些科学决策方法: 1)旁观者清 犹豫不决时,你可以问自己:「如果是朋友面对这个问题,你会给出什么建议?」 根据心理研究,我们在给别人建议时,更大概率会给出确切答案。 这些建议其实就是你内心的真实声音,不过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们会更加谨慎,继而陷入纠结。 把决策对象换成别人,能让我们的头脑更加清醒。 2)迭代试错 斯坦福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西斯」,观察财富500强企业高管的决策模式后,发现60%的CEO竟然是通过「一拍脑袋」来做商业决策。 很多CEO甚至直言:「我从来不做什么市场调研,根本就不相信那玩意。」 可这样的「儿戏」的决策方法,靠谱吗? 他们依靠「迭代试错」的方法保证决策质量。 推出新产品时,不大规模生产,也不等产品完全定型再上市,而是先推出粗糙版,试探市场反应。 反馈好,就加大研发力度、扩大产量,反之就放弃这个产品。 腾讯、阿里和小米等国内互联网行业巨头,都很青睐「迭代试错」的方法。 应用到个人决策中,对「1万不加班」和「4万经常加班」的工作,先不考虑长远发展,只做短期测试,任选其一加入,迭代试错。 试错期间尽量全情投入,「1万不加班」的工作,可以测试抵御「安逸」的能力,「4万经常加班」的工作,可以测试抗压能力和「忙杀」的能力。 直到自己找到笃定的选择,再做出正式决策。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给我1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决策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面对「1万不加班」和「4万经常加班」这样重要的职业选择,我们必须仔细评估,善用科学决策方法,才能做出正确决定。 △ 写在最后 梁宁老师说过:「一个人的内核,就是他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 你在什么情况下会不爽、烦躁? 你为什么奔波、焦虑、不安、机关算尽、上蹿下跳? 千人前面,每个人的存在感不同,选择当然不同。 选择「1万不加班」还是「4万经常加班」? 遵从本心,警惕陷阱,科学决策。 最后,如果现在有2份工作:「1万不加班」和「4万经常加班」,你会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