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一线城市地价整体平稳


  2019年,一线城市基本实现"稳地价"调控目标,住宅用地价格涨幅整体控制在个位数,这使得在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内,房价不存在因地价过高而产生的上涨压力。
  土地成本整体上升
  2019年,全国土地成本上升,增幅超过两位数。
  中指研究院跟踪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推出和成交规划建筑面积分别为12.17亿平方米和9.3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56%和2.7%;成交总金额41060亿元,同比增加19.53%;成交楼面均价4372.4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6.41%,土地成本涨幅达到两位数。
  土地成本上升,带来的直接后果可能就是房价的上涨。开发商在确定商品房价格的依据是成本水平,主要包括土地成本、建安成本、税费、资金成本以及其他各种费用等,在保证合理利润率的情况下,并结合当时市场实际行情,来确定最终售价。在土地成本上升的前提下,即便是其他成本不变,也会导致房价上涨。
  2019年,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平均溢价率13%,较2018年下滑0.0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类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综合性用地)平均溢价率15%,较2018年下滑0.23个百分点;商办类用地平均溢价率8%,较2018年增加0.8个百分点。
  纵观全年,2019年全国土地市场热度呈前高后低态势。自三季度以后,房地产调控政策保持收紧态势,金融监管持续加强,房企融资环境收緊,企业资金压力渐显,导致热度不断下降。
  一线城市地价平稳
  值得关注的是,一线城市地价平稳,基本实现"三稳"中的"稳地价"目标。
  数据表明,2019年,一线城市推出土地726宗,推出土地面积3622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7%;成交土地657宗,成交土地面积3292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0%;土地出让金6075亿元,同比增加10%;楼面均价7734元/平方米,同比下跌12%;平均溢价率6%,较2018年增加0.1个百分点。一线城市房价较高,而楼面均价未能突破5位数,主要原因在于租赁住宅项目、动迁安置项目等用地拉低了平均水平,使得整体楼面均价水平看起来不高。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一线城市调控力度最为严厉,同时在执行政策方面,也走在了全国前列。2018年底,住建部表示,2019年要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决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切实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责任落到实处。从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具体表现来看,2019年楼面均价不升反降,完全实现了稳地价目标。
  如果剔除掉租赁住宅、动迁项目等因素,一线城市住宅楼面价变化幅度并不大。具体来看,2019年1~12月,北京宅地推出楼面均价为21445元/平方米,同比上涨9%;成交楼面均价为23292元/平方米,同比下滑0.9%。而上海宅地推出楼面均价为10690元/平方米,同比下滑6%;成交楼面均价为10987元/平方米,同比上涨3%。此外,2019年广州宅地推出楼面均价为12015元/平方米,同比上涨6%;成交楼面均价为12642元/平方米,同比上涨9%,涨幅仍然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不过,深圳有些例外。2019年,深圳成交楼面均价为29751元/平方米,同比上涨幅度要高于北京、上海和广州,主要原因在于,深圳在2018年采取了严厉的调控措施,包括双竞土地政策,如限房价、限地价、竞自持、竞配建等政策,同时还推出了安居房、公租房等项目用地,使得深圳楼板价一度降至很低的水平。
  二线城市地价量增价涨
  二线及三四线城市地价涨幅较大,成为2019年地价上行的主要动力。
  二线城市楼板价出现了两位数涨幅。数据显示,2019年,二线城市推出土地10590宗,推出土地面积4677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5%;成交土地9206宗,成交土地面积40390万平方米,同比增加6%;土地出让金26504亿元,同比增加28%;土地成交楼面均价3296元/平方米,同比增加18%;土地平均溢价率为14%,较2018年增加1个百分点。
  三四线城市楼板价涨幅同样也达到了两位数。数据显示,2019年,三四线城市推出土地19800宗,推出土地面积79422万平方米,同比下滑3%;成交土地16036宗,成交土地面积62886万平方米,同比减少6%;土地出让金17716亿元,同比增加10%;土地成交楼面均价1576元/平方米,同比增加15%;土地平均溢价率15%,较2018年下降2个百分点。
  同时,部分城市土地供应也明显增加。2019年,全国10重点城市住宅用地供应量较2018年增加近两成,成交量同比上涨逾一成。天津、上海、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深圳8城市供应和需求均增加;天津宅地市场表现活跃,成交量居前;北京宅地供求同比均降。
  未来哪些开发商供应量会增加?从拿地金额来看,万科、碧桂园、保利占据榜单前3位。万科在2019年1~11月累计拿地1570亿元,占据拿地榜榜首;碧桂园保持拿地优势,以总额1238亿元占据榜单第二位;保利发展的拿地力度不减,拿地总额达965亿元,居榜单第三位。TOP10企业同期拿地总额8824亿元,占TOP100企业的35.2%,同比2018年提升1.2个百分点,龙头房企获取土地资源优势凸显,行业集中度显著。
网站目录投稿: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