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优化产品结构时这个错误别犯了


  本文内容属于产品设计当中的基础范畴。我尽可能用简单的描述说明这些问题以及开发者在背后思考的漏洞。
  很多产品在出现结构问题的时候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种严重错误。恰恰相反,从技术层面上,都是很简单甚至微小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开发者在细节上没有意识到客户的使用角度(或者说还是太过于站在自我对产品的认识上),有些产品甚至在设计上需要开发者拥有实际的相关生活经验,我向来不提倡闭门造车,特别是创业团队苦守寒窑,辛苦做出来的产品很可能仅仅只是自我的认知。
  优化方向一:四步之内必见结果
  在产品流程中,"下一步"是引导用户的操作行为了解产品的功能最容易被接受的方式。然而简单直白并不代表可以任意且毫无规范的使用。有很多产品在"下一步"的设置中,不断的让用户重复同样的行为,形成所谓"手把手"的教导场景,这种做法在短时间里的确有效,然而这种接受时效性非常短暂,如果在交互行为中使用"下一步"作为引导,那么开发者需要掌控一个时间原则和用户心理,也就是对用户来说任何新的功能需要在四步之内见到结果。
  (行为开始)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完成(行为结束)
  (行为开始)下一步—下一步—完成(行为结束)
  (行为开始)下一步—完成(行为结束)
  之所以这样的结构最有效,一方面在于用户的耐心十分有限,他们并不会带着研究学习的态度来使用一款产品,他们使用产品是为了更方便或者更娱乐。在这里情况下,引导必须是一个短暂的行为,并且让整个行为从开始到结束是单线流程。如果点击超过四步,用户几乎就会忘记第一步的内容,时间、记忆、兴趣、好奇心瞬间消失,从而变得没有耐心操作下去。
  优化方向二:不要人为设置用户的观摩成本
  为了让用户能快速无障碍观摩产品,直接连接社交账号登陆是非常聪明的做法。但在进一步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会再次出现正式的注册页面。或者从一开始不注册登录就无法浏览产品,对用户而言这些都是造成重复操作的门槛,当然,从产品结构和程序设置上,很多时候这是有必要的,但用户的心里是使用逻辑,而不是产品的程序逻辑。
  这里需要明白一个概念,产品功能是对产品经理而言的事物,产品搭建是对程序员而言的事物,产品设计是对设计师而言的事物,产品发布是对产品运营而言的事物,最终到用户手里,他们什么都不会想,只会认为这是个工具。这当中,每一个环节的制造者都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事物。如何把每一个环节的立场最终统一到用户的工具立场,需要全局掌的控能力。
  对用户来说一个新品它应该是零门槛,也就是没有任何因素能够阻止他们看到产品的全貌,并且能够看到别人在做什么(看到别人做什么很重要),产生好奇并且激发了使用需求,才会开始考虑注册。而不是不注册就不能看。比连接社交账号登陆更聪明的办法是无条件浏览,当用户开始在浏览中寻求个人设置时出现注册引导(此时用户的心理状态是"我要用"),这时的注册对用户而言就是顺理成章的行为。
  优化方向三:能用图形不要用文字,能用短语不要用长篇。
  关于图形与文字的关系,我之前在文章写过很多,产品的开发者需要树立一个概念,在未来的互联网环境中,文字是成本最高的传达形式,图形是成本最低的传达形式,能用图形表达不要用文字,图形无法表达的部分,用短语而不要用长篇,今后的产品经理需要有把文字精缩简化的能力,这样一方面可以为设计留下更多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能让用户获得信息的成本更低。关于这一点看我之前的文章即可。
  图形设计的优势在于激发用户的好奇心
  情绪渲染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
  优化方向四:突出用户的个人场景
  很多产品会急急忙忙的去找设计师优化产品形象,作为设计师,这是一件好事,意味着有更多的人会来做设计业务,但是从专业的立场,我会更建议他们把用户的个人场景下血本研究开发。
  很多产品在初次开发的过程中,会把搭建重点放在特色功能上,往往这方面会做的比较完善,但用户个人的使用场景却非常简陋,几排表格,几行信息,完了。让用户的个人场景变得有丰富的表现性能够激起用户的好感,互联网能够将人性的自恋放到无限大,这与产品是否属于社交类工具无关。在个人场景功能设计中,满足自恋是非常高明的做法,这不是说要让用户去自拍加好友,自拍加好友仅仅是自恋的最直白的一种表现。每一个人,每一个不同的职业,都有各自不同的自恋形式,他们很隐秘甚至不易察觉,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存在。事实上,让用户感到自己的重要所产生的粘结性比仅仅提供一个专业的使用功能更能抓住人心。
  有人建议我多写技术层面的内容,不要总写是是而非的题外话。我的观点是:
  一:心理学,传播学对产品设计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核心内容。
  用什么版式,什么颜色,什么音效,什么交互流程,什么图片样式都离不开这两个层面,这其中不是一个"美"就能代表设计的全部。
  二:能熟练掌握设计的技能不等于会产品设计,关键是意识,在大家都能做到的前提下,是否能够想到才是差别。
网站目录投稿:春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