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宁++胡丽琴 新型城镇化已经纳入国家战略,市场机制逐步成为农村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但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流通方式落后、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尚不完善。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农村流通行业面临的形势与政策,如何发挥金融催化剂、助推器作用,助力新型城镇化流通体系建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新型城镇化下发挥金融能动性建设农村流通体系意义重大 作为内需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市场是我国范围最大、最具潜力的市场,而搞活农村流通、繁荣农村市场,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支持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在于其具有规模化、机械化、商品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特征,而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正好可以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完善的农村流通体系,在产前能够保质保量地为农民提供包括种子、化肥、农药、饲料、农膜以及钢材、水泥、农机具、柴油等农用物资,从而满足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在产中,通过实现订单农业,物流组织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的个性化要求统一组织生产、种植、技术指导,不断扩大专业化种植基地规模;在产后,利用电子商务及其管理方法通过龙头企业的桥梁作用,有机链接加工、仓储和销售环节,适应快节奏的消费需求,提高流通速度,从而提升农产品的异地转化价值,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二)支持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农村流通对于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包括促进农民就业以及为农民增加利润两方面:一方面,发展农村流通,可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纳更多就业人员。我国农村劳动力充裕,特别是农闲时节常有大量富余劳动力。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可以创造新的就业增长点。另一方面,发展农村流通能够在确保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幅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农产品具有易腐性,如果流通环节过多导致农产品腐烂,农产品将不能创造应有的价值,不利于农民增产增收。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合理设置流通环节,可以延长农产品保质期,减少农产品因腐烂等原因引起的损失。另外,农产品具有季节性,应用流通技术提高农产品仓储运输水平,对于缩短农产品上市时间,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农产品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三)支持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有利于解决日益突出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目前,由于农村市场监管不规范,假冒伪劣商品充斥于市,农村消费不安全的问题依然突出,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业,采用统一采购、集中配送、连锁经营的方式,既有利于保证商品质量,又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让农民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保证农民的消费安全。另外,通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管理,统一供应高效低毒农药和生态肥料,统一技术指导和监控农户生产流程,统一收购符合市场准入标准的农产品,解决多年来困扰我国农产品因农药残留超标而引起的质量安全问题,增强农产品在国内外高端消费市场的竞争力。 (四)城镇化建设给农村流通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把城镇化提升到承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高度。从城镇化的表象来看,这将是"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汇聚融合的过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原来的农村将变成社区,对物流服务的需求表现也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从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进行转变,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二、我国农村流通体系的基本态势 (一)政策支农力度不断加大。从近五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相关内容看,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重点始终是农产品的流通市场建设,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一是搞好区域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二是大宗农产品的仓储物流设施建设。三是生鲜农产品配送体系建设尤其是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四是鼓励采用"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和"农企对接"等形式推进农产品产销衔接。在中央一号文件的指引下,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农业部以及供销总社等相关部门也从行政规划、财政补贴、税费减免、土地优惠、金融支持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共同构筑了支持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发展的长效激励机制。 在金融支持方面,国家明确了政策导向,要求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适合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贷款品种,同时也提出要建立引导信贷资金进入的配套措施,如鼓励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扩展贷款担保业务品种。 (二)农村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层次不断升级。近年来,我国农村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层次不断升级。从规模和总量上来看,农村消费市场都有了很大提升。与此同时,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结构和层次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农民外出务工机会的增多,他们接触并接受了一部分城市的消费观念,更愿意在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短途旅行费、信息消费等发展型、享乐型活动上增加支出,服务消费需求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中用于食品支出的比重在逐步下降,恩格尔系数开始降低;农村居民汽车、居住类消费缓中趋稳。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和层次结构的提升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政策引导得力,农村消费市场很可能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 (三)交易方式和流通业态不断创新,传统流通方式仍占很大比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交易方式和流通业态也开始不断创新,传统意义上的集贸市场与各类新兴的综合市场、专业市场、批发市场以及期货市场共同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以及农村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已开始由城市向农村复制。例如,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交易市场除了运用传统的交易方式外,还发展了订单交易、期货交易等现代化交易方式 但在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方面,目前我国仍以夫妻店、副食店等为主要的流通方式。这一流通方式和流通渠道虽然便利,但商品质量特别是食品安全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大量假冒伪劣产品通过这些渠道流入农村,农民的利益不能得到保证。为此,商务部2005年2月启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旨在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引导城市连锁店 超市等新型流通业态向农村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夫妻店、代销点等流通载体经过改造,成为标准的农家店、放心店,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放心、实惠的商品和服务。据此,传统农家店得到切实有效的改造,广泛分布的各类农资销售点提供了便捷放心的服务,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得到根本保障。endprint (四)电商物流蓬勃发展。2013年,褚橙、柳桃和潘苹果卖的火热,一号店和农产品原产地合作,直销农产品,各地政府也开始积极探索农产品电商之路。农村电商是个大市场,10亿农村人群中至少具备7亿人口的市场开发价值。城镇居民社会消费品的增速有所放缓,乡村居民社会消费品增速有超越城镇增速之势;从线下零售网络的建设情况来看,乡村的零售网络体系很不健全,存在较大市场空缺。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家庭农场政策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政策,很多县级政府都推出便利措施,如安排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促进农业电商的发展。因此,农村电商物流市场前景广阔。 三、山东省流通行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省流通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新型业态不断涌现,便民利民效果显著,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发展,流通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 (一)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导航。山东物流业近年取得较大发展,目前处于整合发展的一个过程和阶段。我省促进现代物流的集约化发展,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重点培育了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和为制造企业配套服务的专业化物流企业,支持企业以兼并重组、企业联盟、资源整合、发行债券等方式,尽快壮大规模,做强做大物流企业。同时,对物流企业的金融方面重点加大扶持力度,优先发放贷款,优先支持优秀现代物流企业项目,针对物流企业特点设计开发现代物流金融产品。 (二)环境优化,物流成本降低。山东积极开展了多式联运工作,探索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多种运输方式优化组合的经验,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电煤运输快速通道等政策,实施通行费减免,促进车辆便利通行,保障紧急重要物资运输。2013年山东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减免车辆通行费9.65亿元。同时潍柴动力、山东海化集团、鲁南制药等制造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开展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企业物流成本平均下降11%以上。这种多种方式引导物流企业,促进物流企业提升服务水平,有利于提高整体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保障山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整体提升空间大。山东省经济运行中的物流成本依然较高,物流业整体提升的空间巨大。山东物流业面临一些问题,包括物流企业税赋不合理,经营压力大;物流企业专业化和精细化与供应链一体化配套的服务水平不高;物流园区建设无序、相关服务功能低;物流业多头管理,整个物流行业间信息闭塞,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等。 目前,以寿光、金乡、苍山等蔬菜批发市场,威海北方渔市、日照岚山、黄河口等水产品批发市场,烟台现代果蔬、德州鑫融果品等批发市场,鲁北畜产品、山东五马肉类水产等批发市场、鲁中"三辣一麻"批发市场、德州黄河棉花交易市场、滨州粮食批发市场等为龙头的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初具规模。 四、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助推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紧紧围绕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这一主题,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支农优势,推进流通系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在支持范围上可体现"四个优先":优先支持纳入国家商务部规划的"双百市场工程"项目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农业部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项目;优先支持地方财政扶持的有还本付息来源的非经营性贷款项目;优先支持信用环境好的地区;优先支持熟悉领域和成熟客户。 (二)支持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支持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各类批发市场、连锁配送中心和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优先支持现有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搬迁项目以及批发市场的新建项目。在重点销区和产区扶持新建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物流设施建设,保障市场供应。同时,配合国家冷链物流政策,重点支持农产品冷链系统和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 (三)支持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一是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设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支持流通企业和流通生产一体化企业向农村延伸经营网络,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全面推进工业品下乡进程,扩大农民家电等产品消费。二是支持大型零售企业、流通生产一体化企业和批发市场等直接参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通过订单农业等对接方式使农产品直接进入终端消费市场,减少流通环节。三是支持大型超市和各类流通企业、生产流通一体化企业开展农超对接、产品配送,加快农村现代化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建设。四是密切关注农业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支持通过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方式,促进农业生产资料流通。 (四)突出重点,支持区域特色和产业特色项目。一是根据地区差异,分区域强化系统指导,因地制宜,因企制宜,按照不同区域选择、扶持、培育不同的贷款主体。二是继续强化辖内各优质客户的营销、培育,进一步加强与各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尽快搭建银企、银政的互动平台,分区域、抓特色,及时将有发展潜力客户纳入项目库管理。三是在特色农产品较为集中地区,重点支持从事当地主要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流通的专业批发市场建设,通过专业市场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优势。 (五)认真落实信贷政策,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严格贯彻国务院、银行业监管部门出台的各项信贷政策,强化制度执行力。认真贯彻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优先支持国家部委实施的市场工程和地方党委、政府重点关注的项目,将信贷资金支持范围进一步延伸到与农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消费领域。发挥优质客户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达到政策性金融助力新农村建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