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美团点评正式在香港挂牌,两个月前的一个炎日,纳斯达克亚太区主席亲手将上市手钟从美国送至上海中心,交给了拼多多的消费者敲钟代表。 美团和拼多多的挂牌,标志着巨头们在一线大城市的正面主战场鏖战多年之后,五环外的"田间地头"与一线城市的街弄巷尾成为了互联网新贵的"土味时代"主战场,背后重要的战略级投资人——腾讯也籍此在提升互联网支付、云计算等基础设施服务份额方面受益良多。 按照市值计,美团一声锣响,当天即超京东和小米,仅次于BAT,而拼多多刚刚在一周前一度跃至第六大互联网公司,市值超300亿美金。 腾讯财务与业务份额双丰收 拼多多2017年共完成43亿笔订单,而美团在同年完成的交易笔数逾58亿笔,平均每天数千万笔订单背后,腾讯迅速成为互联网长尾支付这一巨大市场的最大赢家。 经过8年发展,如今美团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拼多多经过3年发展,成为了仅次于阿里和京东的第三大电商平台,但这背后的数字与代价各有不同。近三年,美团累计亏损了300多亿人民币,而拼多多三年也付出了13.12亿的亏损代价。 据美团点评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经调整后2018年前4个月净亏损20亿元人民币。此外,2015、2016、2017连续三年亏损105亿元、58亿元和189亿元人民币,经过调整之后的亏损为59亿元、53亿元、28亿元人民币。 拼多多在2016年净亏损为人民币2.92亿元,在2017年亏损为人民币5.251亿元。受大幅扩张市场的需要,拼多多在2018年Q1的销售与市场支出达到12.17亿元,平台单季发生2.01亿元人民币净亏损。也就是说拼多多创业三年多,截至2018年Q1累计亏损(含期权支出)为13.12亿元人民币。 三亿用户成为互联网新贵门槛 拼多多财报显示,其年活跃用户高达3.4亿,2018年6月30日披露的月活跃用户数已达1.95亿,客单价从385元翻倍至763元。而美团的招股书显示,2015年至2017年,美团点评年度交易用户数分别为2.06亿、2.59亿、3.1亿;每位交易用户平均每年的交易笔数分别为10.4笔、12.9笔、18.8笔。 阿里巴巴曾披露其电商板块年活跃用户已超过6亿,腾讯披露微信年活跃账户数达到9.89亿。虽然数据无法与巨头比肩,但美团和拼多多的财报显示,在新兴小巨头们的战场上,能否年服务逾3亿用户,成为了一道竞争的衡量门槛。 小巨头们仍维持了"超级增速" 9月20日,王兴敲响了创业15年以来的第一记钟声。"一锤子"下去,4000亿港币。按实时股价计算,美团成为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市值仅次于BAT。 招股书显示,成立8年的美团,依旧维持着高速增长。2017年,美团完成交易超过58亿笔,交易金额约3570亿元。其中,年度活跃商家为440万,年度交易用户数达到3.1亿。在线商家数量从2015年的300万增长至2017年的550万,同期活跃商家从66%升至80%。 外卖是美团增长最快的部分。Trustdata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中,2018上半年,美团外卖占据了59%的外卖市场,超过饿了么与百度外卖的总和,而且还在以更高的增速增长。 2015到2017年,美团外卖的收入从1.75亿元增长到210.32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996.3%;外卖收入的高速增长,带动整个美团的收入从40亿元增长到339亿元。 活下沉到田间巷尾的生意 不论是外卖,还是其他业务,美团的杀手锏都是其令对手闻风丧胆的"地推"铁军。早年间,如何找到并掌控商家是王兴最头疼的事情,他为此拜访后来美团地推军的统领干嘉伟,对方给出的答案是:长出来的肉才是自己的肉,在别人身上挖一块肉贴在身上也长不成自己的肉。言外之意,美团需要建立自己的地推铁军。 那之后,美团杀入各大领域,开辟多条战场,唯独地推这件事从来没有放缓过。时至今日,有评论认为美团之所以能迅速干成很多事情,最关键点便在于其深入"街弄巷尾"的绞杀能力,而这一点,恰恰是很多互联网企业所不具备的。 美团执着于街头,拼多多则直接下沉到了田间地头。数据显示,拼多多的3.4亿用户中,过半来自四五六线和城镇地区。针对乡村地区,拼多多设计了农货"上行+下行"的完整链条。截至6月,拼多多一共销售了367万吨农货,能装满8万节火车皮,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经销平台,共有4000万消费者催生了12亿笔农货订单。同时,针对乡村市场,拼多多也通过渠道服务他们的消费升级,形成一个增加收入——提升生活品质的闭环。 由此可见,如今的互联网创业已经沾满"土味",田间地头与街弄巷尾成为互联网新贵主战场。 增长的烦恼 王兴认为,增速大于一切,他曾引用硅谷名言"Keep growing, fuck everything else(只有增长是重要的,其他一切都不重要)"来阐述美团的发展逻辑。在他看来,只要能保持高速增长,所有的问题都至少在短期内能够被容忍,被掩盖,或者不会爆发。可能很多问题当时是个问题,你长大十倍、百倍之后它就不是问题了,甚至不需要解决它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并非所有人都认同增速理论。拼多多的增速是中国大型互联网企业中最快的,但在近期,它却饱受负面舆情的困扰。 不过,从结果看,上市后集中爆发的舆情,不仅没有影响拼多多的增速,反而帮助这家公司快速升级。按照拼多多的说法,"所有人都在帮忙挑毛病,平台正以钉钉子精神挨个解决",笔者用之前媒体关注时的各类"涉山寨"品牌关键词一一尝试,均已无法透出。 针对"山寨"问题,拼多多也陆续推出一系列举措,包括8月展开"双打行动",下架了超过430万件商品;围绕品牌升级,拼多多推出品牌馆,整合了包括网易严选在内的多个品牌;针对整个行业可能普遍存在问题的散装纸尿裤等商品,拼多多直接"一刀切",率先于行业全量下架…… 重拳出击打假,是否会影响拼多多的增长速度,外界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相关数据,在11月的第三季度财报上,应该会有所展现,这让人无比好奇且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