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 张欢 李超 【摘 要】本文基于赫山区198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赫山区近30年气温、降水量和日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者总体均呈上升趋势,赫山区气候呈变暖趋势;年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0.478℃/10a,四季中春季增温速率最大,达0.693℃/10a;年降水量增加速率6.216mm/10a,增加不明显,年际波动大,极端降水增多;日照时数先减后增,总体增加,速率为45.802h/10a。 【关键词】气候;趋势;变化 赫山区隶属湖南省益阳市,位于湘中偏北,处洞庭湖畔。全区属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性气候,"乍暖还寒多低温,夏季炎热暴雨频,秋高气爽多干旱,冬季寒冷雪凝风"是该区境内四季的特点。春暖迟、秋季短,气温年较差较大,日较差小。雨量充沛,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4-8月且暴雨频发。夏秋季节,温热少雨,日照时数长,常引起旱情。赫山气候条件较为复杂,各类气象灾害频发,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一、资料与方法 本文所用数据为1981-2010年赫山区气象局逐年、逐月、逐日观测数据,包括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计算各季节平均值(春季为3、4、5月,夏季为6、7、8月,秋季为9、10、11月,冬季12、1、2月),采用滑动平均、线性回归和Mann-Kendall突变性检验等方法对近30年赫山区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二、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一)气温变化特征 1.年平均气温 对1981-2010年赫山区年平均气温进行线性拟合发现,其总体呈波动性上升的趋势,与全国气温变化趋势一致,年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为0.478℃/10a,高于中国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0.25℃/10a),最高平均气温出现在2007年(18.3℃),最低平均气温出现在1984年(16.3℃)。 2.各季节平均气温 对1981-2010年赫山区各季平均气温进行线性拟合发现,均呈波动性上升的趋势,与年平均气温趋势变化一致,春、夏、秋、冬各季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693℃/10a、0.284℃/10a、0.475℃/10a和0.451℃/10a。四季对比可以看出,夏季增温幅度较小,春秋冬三季对赫山区气温增加影响较大,尤其是春季,其5年滑动平均值可看出其增温变化趋势显著,与全省各季增温速率对气温影响一致。 (二)降水变化特征 对1981-2010年赫山区年降水量进行线性拟合发现,其波动幅度较大,总体上看呈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增加速率为6.216mm/10a,变化较为缓慢,但年际变化较为明显,如:2002年年降水量为1331.9mm、2003年年降水量为2239mm、2004年降水量为1405.5mm,三年间降水骤升骤降,变化差异大,与全省降水量变化一致。相较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降水量的大幅增加,二十一世纪基本呈减少的趋势。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2002年(2239mm),最小值出现在2007年(1028.1mm),最小值数值不到最大值的一半。 (三)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对1981-2010年赫山区年日照时数进行线性拟合发现,其总体波动幅度不大,呈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45.802h/10a,其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相较八十年代有所减少,但二十一世纪大幅增加。年日照时数最大值1670.5h出现在2001年,最小值1122h出现在1989年,同比增加了48.9%。 三、结论与讨论 (1)近三十年来,赫山区年平均气温波动性上升,尤其1998年以来增温显著。四季增温明显,尤其春季。降水量年际变化较为明显,极端降水增多,总体呈增加趋势,尤其1990年后基本为增加。日照二十一世纪前呈减少,之后呈增加趋势。 (2)赫山区气候总体呈变暖趋势,与全球气候变暖相一致,并且各种极端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任国玉, 徐铭志, 初子莹,等. 近54年中国地面气温变化[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10(4):717-727. [2]任国玉, 郭军, 徐铭志,等. 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J]. 气象学报, 2005, 63(6):942-956. [3]左洪超, 吕世华, 胡隐樵. 中国近50年气温及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分析[J]. 高原气象, 2004, 23(2):238-244. [4]廖玉芳, 彭嘉栋, 郭庆. 湖南气候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J]. 大气科学学报, 2014, 37(1):75-81. [5]王秀芬, 杨艳昭, 尤飞. 近30年来黑龙江省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11(s1):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