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君邀您,先思考: 芒格说的普世智慧是什么? 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 怎样才能从书写升级为记录呢? 一切的学习和努力无非三个目标:一是解释问题,二是解决问题,三是预测问题。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 一、芒格说的普世智慧是什么? 衡量学习是否有效的标准很明确,那就是:学习之后,你的行为或认知是否发生了改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到了改善。 那些文章如果你不去阅读,它就只是一些数据;而当你阅读了内容之后,它就成了信息;但只有你知道了如何改变自己的行动,信息才变成了你的知识。 人们犯下的很多错误,往往源自其漠视一些重要而基本的规律。 而对这些规律的熟练应用,能让我们在面对全新的问题时有更准确的判断,进而解决方式往往会比大多数人要好。这些重要而基本的规律便是可以发生裂变的临界知识。 过去看似复杂的知识和道理,可以通过基本的模型和框架来统一安排,而这些模型和框架,就是芒格说的普世智慧。 只有真正理解为什么有些知识比其他知识的影响更有决定性作用,这些知识要在怎样的场景里才能发挥作用,我们才算得上掌握了一项临界知识。 美团王兴坚持不加入广告大战,他坚信决定团购事业的关键是:高效率、低成本;高科技,低毛利。他把别人用于广告的钱,投入系统开发和效率提升。最后美团的胜出成就了"新美大"这个互联网新巨头,可以说是知识深度的胜利。 有意思的是,美团在千团大战中脱颖而出后,王兴说了这么一句话:"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我们都对"知识改变命运"耳熟能详,然而改变命运的不再是知识数量这一维度,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深度。 二、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 什么才算深度认知? 有深度的认知能力是这样的: 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 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通过深度认知得出结论,往往能解释相似情境中的很多问题。 在这些结论中,有些结论经过了更为广泛长期的验证,也在更普遍的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这些结论就是我们说的临界知识。 所谓"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掌握临界知识,我们便能开启学习的"少即是多"、"四两拨千斤"模式,从而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 在你每天的工作生活里,是只有看到时才能想起它们,还是你遇到问题时它们就会主动出来?如果你真的明白这些知识,那么对于牛人所说的,你就都不会觉得意外——他们只是在印证一个你知道的道理罢了。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不断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在努力提升技术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遇到每个新问题都要学习新知识。 20%的知识比80%的知识更有用,我们要做的是花80%的时间,用在这20%的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上,通过掌握临界知识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平均地把时间花在各种知识上。 三、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 如果我们下决心学习临界知识,具体该怎么操作呢?先从学习的基础工具——底层思维和方法说起。 1.你的读书方法对吗? 要学习临界知识,就要从具体的知识输入开始。读书,自然是最基本而又重要的方式。 从上学开始,老师教给我们的读书方法似乎就是: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遇到有启发的句子就画线或者摘抄。我们读书的过程就是不断记录新知识的过程。 为什么我们"经典"的读书方法是低效的呢? 原因很简单: 阅读+画线/摘抄的读书方法是把一本书拆分成了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在这种方法的引导下,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成了理解和记住这些孤立的知识点。而理解和记忆一个个孤立的信息,可不是我们大脑擅长的高效行为。 事实上,大脑的记忆,靠的是将信息与旧经验联系起来。记住新知识更好的办法是和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 案例: 记忆宫殿法,可能是目前人类发明的最为强大的记忆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构想一个我们熟悉的场景,把需要记忆的事情放到已经熟悉的场景当中。 你想记住"B6",最好的办法不是直接背"B6",而是动用生物本能,想象一位大胸(像B)、有6块腹肌的美女。 大脑这种通过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的特性,除了能够帮助我们记忆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将新旧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 通过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网,我们便能够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对同一个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认识。 原始的读书方法是: 花很多时间去阅读一本新书,去记录新的名言警句,却从不花时间去加工这些信息,将其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我们看似节约了很多加工整合的时间和精力,以便能够读更多的新书,但却是买椟还珠,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把最有价值的工作放弃了。 读书一定要花时间、耐心和思考力,将获得的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进行网络状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有可能内化知识,形成新行为的暗示。 想明白这点后,我读书不再追求速度;相反,我会刻意放慢速度,花时间记录读书笔记——不是仅仅摘记名言,而是描述读书后受启发的内容,这些启发和我过去的哪些经验相关。 在记录和寻找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惊喜地发现一些过去不曾注意的规律,也发现很多能够直接改进工作方法的办法。 我的读书成效进入了一种产生复利效应的状态。也就是说,我读过的所有书都将为我未来获取新的知识提供帮助。 2.读书时将新知识和哪些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会更有成效呢? 答案便是那些在生活中各个领域起基本而重要作用的规律,也就是《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中提到的临界知识。每一种临界知识,都是我们思考问题、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因此,这些临界知识可以频繁地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和场景里。 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有意识地和已有的模型进行联系,看看它们背后是不是有关联。这样一思考,常常会发现过去没看到的规律。 因此,现在的我,在读书时既不追求数量,也不要求读完。我的做法是:当我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主动去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 去观察: ①作者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 ②在这个解决方案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 ③我还能把这个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 当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之后,可能我并没有读完一本书,但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比读完10遍书的人都要深入。 读书不在于多少,而在于你有没有通过读书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发现临界知识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四、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具备的心态 关于学习方法,维茨金在他的《学习之道》中提出,人们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整体理论,一种是渐进理论。 以慢为快,我们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循序渐进,采用正确的训练方法,新手也能成为大师。 "结硬寨,打呆仗"这六个字是曾国藩带领湘军打败数倍于己的太平天国军的要领。 所谓"结硬寨",是指湘军到了一个新地方以后马上要扎营。选好关键要地后,无论寒暑,要立即修墙挖壕,且限一个时辰完成。而且在战争中,不论敌人看起来有什么漏洞,有什么可以追击的诱惑,曾国藩都不为所动,一定会让部队死死守住关键要地。 学习,首先要有"结硬寨,打呆仗"的心态。因为真正高效的学习,其实是知识融会贯通的结果。有了对重要的、核心知识的深刻理解,我们才能运用起来游刃有余。 然而,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阻碍我们融会贯通的原因,恰恰是我们在学习中遇到了一个"阻塞",没有"结硬寨,打呆仗"地把它攻克,导致我们一直有"自以为知道,其实不知道"的"知识阻塞",也就没办法实现融会贯通的效果。 所以,我们想要快速提高,努力的方向应该是花大力气打通那些知识阻塞,而不是追求看起来很花哨的新方法、新技巧。底层堵住了,新方法和新技巧学得再多,也都是表面上的花拳绣腿。 这就好比我们想要快速学会骑自行车,要把精力放在掌握平衡上,反复寻找平衡的感觉。可是,我们现在的大多数人,却是在追求两分钟学会21种踩脚蹬子的技巧…… 不懂得"结硬寨,打呆仗"的奥妙,你要花多少时间学习技巧,才能在这么多领域间建立联系呢? 所谓厚积薄发,你只有在此前花真功夫死磕了很多基本的道理,打通了那些知识阻塞,才能在之后的书籍中读出作者想写而没写的,作者没写而应该写的: 在哪些观点上,作者比前人有突破? 哪些理念其实是换了一个样子的包装? 哪些问题,其实别人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同一本书读出不同的感觉。 这就涉及对以慢为快的第二个认识: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 其实还是二八原理。我们要以慢为快,把80%的时间,花在20%的重要问题上面。 如果把我们的时间平均地、慢慢地花在每一页上,那才是真的效率很低,赶不上这个时代的变化。把时间花在重要的基本概念、有启发的观点和自己没想明白的问题上,都是非常值得的。 以慢为快、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的方法,不限于读书,在学习的各个领域中都是相通的。 因为在某种程度上,知道、明白一个道理,和相信、践行一个道理是两码事。 赶着快的人,选择的是同一条路;有勇气慢下来的人,很少,反而在快速成长的路上不拥挤。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好李叫兽在组织他的第二期14天改变计划。这个活动一天卖了200万元。 小马宋发朋友圈评论说: 现在,能够好好读书并吃透理论本质的人越来越少。所以那些能做到的人就有机会赚钱。比如李叫兽的活动一天售罄,掘金200万。别说读书无用,是你不认真,没读好。 五、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 学习临界知识最方便的教材,其实是复盘我们每天的生活: 复盘每一天的决策都是在什么样的假设下做出的,又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我们要追问问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自己事后解释为什么。 让自己安静,向内求。在每天快结束的时候,静静地坐下来回顾一天: 今天,有什么事情,让我开心?为什么? 今天,我有什么事情没处理好?为什么? 假如我没有这么做会怎样?我还能有其他的做法吗? 这样不断复盘、反思,才能更好地理解你学习的那些知识。 在我看来,我们过去的经历是一篇篇写满了我们的弱点和优势,写满了我们的错误假设和生活灵感的文章。 只不过,只有通过精心的筛选和仔细的加工,这些经历才能变成我们生活的宝典,指引我们之后的道路,而这个加工的过程,就是我们加速改变旧假设、发现新假设的过程。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是在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 那具体应该怎么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呢? 我最常用的方法有三个: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 前面提到,要真正快速学习,不是一上来就求快,而是先放慢,练内功。内功的基础,便是反思。 反思练习可以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比如记日记的时候,回顾一天的生活,看看我们做了哪些决定,放慢自己的思考过程,重新审视自己的决定。 众所周知,富兰克林通过日记培养了13个习惯,然而他真正提出的重要观点是: "我想出了下面的方法。" 这个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 提前设定一个期望的标准,然后每天反思,与之比较寻找差距。 多么简单的办法啊!我发现富兰克林提出的方法,其实就是我之前学过的企业管理中的"对标管理"啊! 我以前学过这个知识,可是从来没想到这个新知识怎么用在生活里。我知道对标管理,却没有一天在自己反思的时候提前设定好要实现的目标,每天与之比较。 是反思,让我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学会"对标管理"这个新知识,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它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我把反思日记的内容做了一个大的改进: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为自己的对标标准。 很多人都读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但是真正能够做到每天践行的人微乎其微。将过程标准化为"对标——对表——对照"三个步骤,让反思日记在对表环节,更加精细和易于比较。 记录反思日志,还有一个建议,那就是要记录自己的情绪和思考的过程,而不仅仅记录事情的结果。 这一点特别重要,也是我在坚持记录反思日志后发现,只有把思考过程,甚至身体反应和当时发生的事情结合起来记录,再回过头来看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启发和触动。 教育,不是简简单单告诉你多少新知识,而是让你学会如何重新解读旧经历,产生新行为。想一想,我们愿意花钱去上商学院,学习别人的案例来改变自己的管理行为,那么,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生活编辑案例,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呢?人能够改变自己,一定是有原因的。 "人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他得到了反馈。"很简单的一句话,却触及了最关键的问题——我们之所以不改变,常常因为我们没有得到正确而及时的反馈。 怎样才能从书写升级为记录呢? 如实地记录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我们要尝试训练自己记录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而不仅仅是事后自以为是地去解释"为什么",这将改变我们的很多认识。 记录是主动思考的过程,是挖掘看得见的事情背后看不见的关系。 为什么要如实地记录过程呢? 因为在生活中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发生的事情是靠大脑记忆的,并不会记录下来。我们以为我们记得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是事实上,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时过境迁后,我们会根据现在的情况,扭曲自己过去的想法和对行为的解读!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认知失调"。当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不一致时,我们往往会扭曲我们的想法,使之符合我们的认知,从而减少"失调"所带来的不舒服。 事实上,不靠谱的不仅仅是我们会扭曲自己的想法,甚至我们的记忆本身就很不靠谱。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大脑并不总是靠谱,有时会让我们相信一个并不存在的"事实"。而且事情的时间间隔越久,我们就越容易对自己当初的行为动机和想法按照对现在有利的结果进行解读。 所以,当我们重新解读过去的经验时,就很可能面临扭曲事实的风险。如果我们想从这个扭曲过去事实的"哈哈镜"里跳出来,就要把事情的过程如实地记录下来。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只有坚持做如实记录的人才能深刻理解这句话。 我自己在过去6年时间里,坚持把每一天我认为重要的事情记录下来,这样我的日记里面就可以有一个大多数人没有的项目:回顾去年今日。 在这个环节,我会去看去年的今天发生的事情。这个工作常常会让自己看到: 原来现在遇到的问题,当初也遇到过,自己居然忘了; 原来当初思考这件事情时是这样想的啊,太不成熟了; 原来当初我就找到这个方法了,怎么后来居然忘记了? 如实记录,让我和别人同样在过去了6年的时间后,我却有丰富的材料拿来吸取教训,加速成长。 如实记录还有第二个价值,那就是:记录的时间跨度越长,就越可能让自己看到更深层的规律。 我们常常没有办法从生活中学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超出了我们学习的视界。 "视界"是指我们能够通过经验进行学习的视野界限。如果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呈现结果之间的间隔时间太长,我们就很难从中学习。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从生活经验中学习到更底层的规律,我们的记录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跨度。这种时间跨度能让我们超越简单的应激直觉反应,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底层真相。 如果看不到事情背后的长期规律,那么我们就只能对发生的事情本身做出反应,而无法顾及更长远的利益。 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生活在这种矛盾中。如果你留心记录和总结,就会发现自己的很多言行不一,再思考背后的原因,就更容易看到自己思维的陷阱了。 所以,如实记录的时间够长,就能够让不那么清晰的规律线索逐渐清晰;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我们的生活变成精彩的案例集。 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一般而言会记下面几个问题: ①当时思考时,我考虑这件事情的目标了吗?如果考虑了,当初的目标是什么? ②在这个目标下,我当时考虑了哪些因素?现在看,这些因素合理吗?有遗漏吗? ③我当时为什么会这么考虑?各种因素中,哪个条件发生变化,结果可能不一样? ④最后的结果和我的预期之间有什么差距?为什么? 回顾,让我们能够在平淡生活中创造惊喜。然而,回顾的作用远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回顾是让我们过去的记录和反思价值增倍的过程。 回顾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过往看似平淡的日子,因为时间的力量,因为空间的变化,因为心境的改变,因为自己的成长,回头看的时候,就产生了新的意义。 这种回头重新面对过去的做法,让我更好地理解当时的自己,也更好地理解现在的自己,更重要的是能够给未来的自己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