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但安全生产领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造成重大人身伤亡与财产损失。一些企业员工整体安全意识薄弱、"三违"现象比较普遍、安全执行力不足,出现这些问题,企业安全文化匮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无论是设备设施先进、复杂的高科技企业,还是工艺流程相对简单的低风险企业,由于安全文化建设不到位、员工安全执行力不强,导致事故发生的情况并不少见。如:2005年3月23日,英国英国石油公司(BP)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炼油厂发生了严重的火灾爆炸事故,导致15人死亡,170余人受伤。BP公司的事故调查报告指出,企业历经多年的工作环境已被侵蚀到排斥变化的地步,员工个人感觉没有提建议和进行改进的权利,炼油厂内由上至下缺乏沟通等安全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是事故发生并扩大的重要影响因素。 2011年7月16日、2011年8月19日、2012年6月2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连续发生3起泄漏起火和火灾爆炸事故,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全员安全意识淡薄,在业务分包后管理链条断裂、管理能力稀释。 2013年6月3日,建成仅3年多的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导致121人死亡,事故直接原因是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而更为重要的间接原因是企业主安全意识不高,在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存在一系列违规行为,员工的安全培训不到位,事故报警等应急措施不全,暴露了企业安全文化的薄弱。 有关学者及杜邦、壳牌等企业对大量事故的统计分析表明,事故的发生,90%以上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要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最有效的手段是安全文化建设。在这方面,发达国家有着充分的经验,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最高层级(如图1所示),是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内在动力,一流的企业为提高安全水平,会关注一流的安全文化建设。 研究过程 针对企业安全理念急需提升、安全文化建设亟待加强的现状,中国安科院"优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策划"项目组借鉴国内外企业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融合先进的安全理念,参考AQ9004-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和AQ9005-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以及《全国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评价标准(修订版)》的有关要求,紧紧围绕企业强化员工安全意识、提升全员安全执行力的实际需求,研制了"提炼一套安全文化理念、制定一份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形成一本安全文化手册、优化一套安全管理制度、搭建一系列安全文化载体"的安全文化建设策划模式,以帮助企业形成先进、科学、系统的安全文化体系,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主要策划步骤和内容如图2所示。 成果应用 在研究过程中,项目组分别与中原油田、兖矿集团、潞安集团、青岛地铁集团、上海电气集团等开展合作,通过安全管理模式构建、安全文化建设,提升了各集团安全生产工作的管控能力,取得了显著效果。 中原油田普光气田 凝练提出"安全至上,预防第一"的核心理念,以"打造最安全高含硫气田"为安全愿景,以"零死亡、零伤害、零事故"为安全目标,构建了包含物态、管理、行为3方面,本质安全、作业安全、应急安全、安全责任、安全制度、安全监管、安全培训、安全宣教、安全激励、安全信息10个要素的普光"双S"安全文化体系,即:高含硫(sulphur)和高度安全(safety)。 山东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 凝练集成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提出由1个愿景、3大要素、9大体系构建。1个愿景,即:安全至高无上;3大要素,包括行为、状态、责任;9大体系,包括教育先导、培训塑人、规范养成、动态稳定、静态预控、环境和谐、管理精细、执行到位、群防严密。并且以"鼎"作为安全文化标识物的"兴隆鼎"安全文化模式。 山西潞安集团 构建提出了"安全永远第一,安全一票否决"的安全理念核心体系,并以制度保证、行为保证和物质保证等3个体系为支撑,将"弓"作为安全文化标识物的"弓安全文化模型"。 青岛地铁集团 结合青岛地铁集团建设期实际,考虑到与运营期的有效融合,凝练形成以"安全是灵魂、安全是责任、安全是效益"为安全价值观的核心理念体系,以及责任、行为、管理、制度、质量等5方面的分支理念;编制完成文化手册等系列宣传材料;制定落地方案并协助开展相关活动。 上海电气集团 开展安全管理体系顶层设计,提出构建SEC-LOVE(上海电气关爱生命)安全管理模式,优化和拓展5项体制(组织架构、分层管控、横向协同、垂直监察和基层管理)、5项机制(目标责任考核与奖惩、安全监察、预测预警、安全投入保障、教育培训)和6大支撑保障(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监管平台、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职业健康管理、重大事故应急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构建完成了以"上海电气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发展前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也对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这都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欧盟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企业安全管理仅仅依赖安全规章制度是不够的;持续改进安全健康绩效源自创立预防性的安全文化。稳定可靠的设备设施、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条件,而所有设备设施的操控、安全制度的执行都要由人来完成。实现全员行为始终符合安全要求、全员主动发现事故隐患并及时改进,实现员工不仅自己要安全、还要求别人安全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一水平需要依靠安全文化建设。中国安科院"优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策划"项目组将根据企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方案,以通过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为企业、为社会带来潜在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