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中国互联网将发生哪些重要变化?新的创业机会将出现在哪些行业? 近日,在参加创业黑马产业升级大课《重回高增长》活动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分享了他对未来10年互联网的发展判断,他认为:数据智能将重构未来商业模式,AI产业化就是未来的商业机会,对于公司创始人而言,最需要转变的观念是,技术要变成公司发展的全新维度,以技术模式塑造新的商业模式。 以下为演讲实录精编: 一、全球科技将加速创新与集群效应 2007年6月,iPhone第一次发布的时候,只有少数技术粉丝注意到了这是一种颠覆性技术,直到2012年和2013年,主流互联网从业者才意识到一场巨大革命的开始。 智能手机时代,全世界市值前几名的公司,总结来看只做了四件重要的事情:搜索、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社交媒体(游戏)。 这四样东西就像四个柱子,支撑了过去10年各种生态和应用。它们依靠的都是智能手机,以及背后沉淀的云和大数据。这三样东西成为了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 2018年,是全球科技行业最大变革的开启之年。从2018年开始,全球科技会进入一个加速创新与集群效应的"寒武纪"时代。这意味着,未来,新技术的出现会大大加速,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也会大大加速,它们对实体经济和物理世界的影响力也将继续增强。 二、人工智能将领跑新一代信息技术 从大的方向来看,移动互联网依然重要,依然还会发展,依然还有创新的空间,只是绝对全新的逻辑会少很多。但是,移动互联网要跟物理世界去结合,比如门店、工厂、城市。这个结合,会带来更多新的交叉点出来,也会带来比今天消费互联网大至少十倍、时间更长、门类更多的革命。 下一个时代,我们更看重在硬科技、物理世界里面与智能化叠加的创新,这成了处于中间层的技术。中间层的技术普遍与物理世界有很大的关联,比如物联网、混合现实,但由于目前成本和体验的原因,有些再等3-5年才能够变成主角。 人工智能将继续领跑新一代信息技术。它具有极强的渗透力,过去十年的移动互联网基本上是all in了所有人,但是人工智能+物联网是可以all in所有物的,这在物理世界里面具备了非常大的空间。甚至今天去做天文、地震、类脑科学研究的人,几乎都全部需要用到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 三、产业科技创新最重要是识别拐点 在美国陆军部发布的《2016-2045年新兴技术趋势》中,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多美国对于前沿技术和前沿应用的积累和研究,我今天把研究结果拿过来,看看美国人在想什么。以下,每一个名词里面的布局都会渗透到全世界的某种改变: 前沿技术:包括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3D打印、混合现实、量子计算等。 前沿科学:包括新能源和先进材料等,很多是跟环境有关。例如,类似石墨烯这样材料方面的更迭,会对以后的汽车行业产生致命或者颠覆性的冲击。 产业科技创新需要注意3点: 第一,识别哪些是颠覆性的技术。 第二,知道拐点什么时候发生。 第三,知道你该在什么时候进入。 软件思维进入硬件思维,有一个巨大的门槛是"量产"。互联网造车公司如今遇到最大的难题是,电池技术、充电桩的环境还不足以支撑这场革命的持续,如果用造手机的方式去造汽车,肯定迈不过量产这个坎儿。 一个做APP的公司,下载1000万次和下载1次没有任何体验上的区别,但是每一辆汽车造出来的时候都有区别。 前沿应用还包括社交主权、先进教育、医疗。到今天为止,我们做的很多互联网教育和互联网医疗还都很初级,只用到了网络,但很少有用到数据的。在中国,如果你持续在教育和医疗里深耕细作,并且运用了新技术的话,肯定有未来,但你要等着拐点来临。 四、新技术交叉点将涌现新创业机会 未来,创业者要修炼两种魔法:一种魔法是你对世界理解的方式;另一种魔法就是技术。就像我们今天的生活有这么高的水准,从根本上讲,是由过去500年不到3000个科学家塑造的。 我过去几年接触了全球近300个创业团队。总结一下,3年前,阿里开始做诸神之战大赛的时候,O2O、垂直电商盛行,国内的创业公司有一半多偏模式和应用创新。而放眼全球,除了中东和马来西亚,其他地区的创业公司80%都是技术创业驱动。到了去年阿里再做大赛,国内65%全部都是技术创业者。 未来10年,在新技术交叉点上会涌现非常多的新创业机会,也将会有很多创业公司出现在技术群落之间的交叉点上。交叉是性感地带,创业要追求这种交叉点,每个人原来懂什么固然重要,更重要是懂得跟谁交叉。 我建议,如果创业者在所在领域遇到了瓶颈,遇到了同质化的竞争,那么应该去叠加一些技术。我认为,未来的增长一定是来自于新的交叉和新的变量。但要思考的问题是,究竟是叠加人工智能,还是VR、AR的技术? 全球每100个理工科毕业生里面,就有37个中国人。中国并不缺工程师的红利,也不缺有天分的工程师,创始人最重要的能力是找到一个恰当的CTO和技术团队,以及是否能足够尊重他们,让CTO挣的钱、拿到的股份比CEO要多得多。我们很难相信,未来纯做业务的人,会带领整个中国的经济走到技术主导的时代。 五、数据智能将重构未来商业模式 消费互联网时代,我们基本上可以关起门来做业务,数学不错的码农们和数据工程师们就能够创造好的商业模式。但人工智能驱动的产业互联网,不只需要数学架构、模式,还需要有物理学的思维,要能做到整个物理世界与数字空间之间的重新糅合,来构建未来。 数字化已经在加速世界的量子化,乱中求治的东方智慧方能派上用场。全球有接近40亿的人用智能手机,一旦这些人都连上信息高速流动的移动互联网以后,其实世界就已经被完全量子化了。 当所有的生产、生活信息全部都被数字化方式记录下来之后,真实的物理世界之外就建立了一个"数字孪生"的新世界。 未来的公司运营,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全量、实时、在线的数据,让数据跑腿,人少跑腿,智能化地调控现实世界的很多环节,重构商业模式。很多零售行业可以通过数据打穿,从而优化物流和投递时间。 未来,在构建一个商业模式的时候,除了想到流量、营业额和地推,还要想到5个关键词:平台、数据、智能、融合、普惠。 用九个字概括来说,就是"小前端、大平台、富生态"——背后的思维是,我不去干特别具体的事情,但是通过基于数据的平台,为生态去提供服务。 阿里可以用一个7人小团队,去做很大的事情,这也是阿里内部系的上百个创业公司都可以快速崛起的密码。当然,这个生态也可以为创业公司所用,只是要形成一个恰当的、开放的闭环。 网络是用来圈人的,数据是用来重构的,智能是用来"勾引"的。 网络是一个超级杠杆,有圈人的潜力,今天用它来做营销、粉丝、会员等和大前台有关的事情,都变得非常容易。 数据是平台模式的血液,是构建多边市场的介质,不要仅仅把数据当做一个分析的结果,会浪费掉数据价值,数据只有用来重构模式时,才具有革命性的价值。人工智能是体验塑造者,也是知识发现者。它可以作为场景入口、可以粘人、可以发现知识。 六、用技术提升人货场运营效率 以新零售为例,阿里过去这几年,如何通过人、货、场的重构来颠倒众生? 人:中国的商业体系一直欠一堂会员课。多年来,我们把货交由供应商或第三方门店就不再管了,但现在全媒体时代,企业的IP>品牌>广告,即便是白酒这样的行业也在做全球化、时尚化、IP化。 中国社会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媒体社会化,一个是社会媒体化。任何一个社会上发生的事情,都有可能变成营销的一种套路或方法。 我们要开始运营人——让客户有立体的ID,对他有几百个维度的理解,以及用各种角度来触达他。要对消费者的心智产生长期影响,要与娱乐业和媒体业相联系。 货和场:用完全数据化的方法提升运营效率,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做数据化运营,更重要的是,用智能化的技术,去消除人工环节的错误,增强消费者的体验。 此外,还要明白两个问题:怎么在线上线下把这些人搞明白?怎么在线下把货和场变成数据化? 七、技术+场景=未来的商业机会 不要误以为人工智能多么高大上,它只是通过一些图像识别和算法技术,来解决问题。 阿里最近这几年,做了非常多产业人工智能相关的事情,比如城市大脑、工业大脑、农业大脑。以农业大脑为例,我们在玉米地和苹果地里,用图像识别技术去监控它目前的病虫害和长势。 下面我再介绍几个一些人工智能方面的行业应用: 1、在工业制造领域,阿里将算法工程师和大数据工程师派到车间里面去。将生产线的数据收集来以后,通过人工智能的算法,给企业一个更好的工艺参数推荐。80%的验证发现,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给出来的算法推荐,比工程师 20 年来引以为豪的经验更好。 2、"易耕云作"以大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为切入口,通过提供长势地图、气象分析、病虫预警、产量预测等数据,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和运营自己的土地,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 3、易弹信息科技,它用的是该弹哪个键,哪个键就亮的方式,可以让零基础初学者1分钟内上手弹钢琴。这家公司已经在上海开了200多个培训班,而且营收非常好。 4、在医疗领域,以前的切片速度严重影响癌症研究进度,玻璃切片没法共享,现在,HISTOWIZ通过全自动化的组织外包服务,把人类病理数据积累到一个智能的数字平台上,外部专家都可以进行在线的协作和诊断,形成了云端的生态协作平台。 总结一下, 过去五年,移动APP是超级入口。但今天,人工智能加产业又是一个超级入口,渗透性更强,也可以应用在更多场景。 对于公司创始人而言,你最需要转变的观念就是,技术要变成公司发展的全新维度,甚至要决定你的商业策略。你最重要具备的能力就是找到一个恰当的CTO和技术团队,然后以技术模式塑造新的商业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