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鸣 丨 壹心理专栏作家 据说,"女汉子"的称谓出自互联网时代,一般特指行为和性格区别于那些传统概念中温柔贤淑的女性形象,转而与男性的某些性格特质相仿,如性格豪爽,言语直率,自立自主,独当一面,果敢坚强,气场强大的那一类女性。 有人很形象地把"女汉子"的英文名字称为wo-man,简单的一横就把wo和man隔开了,由此说明她也具备man的特点,现实生活中大多会是男人婆形象或气质的女人。 其实"女汉子"自古有之,过去更多以女豪杰,侠女存在于江湖,现在则以女强人,铁娘子,女魔头等多种形态,全方位无死角存在于社会各领域。 "女汉子"是如何产生的呢?下面以心理学角度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来探讨: 1、生物学因素 考察个体在早期是否出现一些先天性的,可影响人体性别发育有关的生理因素(如性染色体、性腺、性激素、生殖器等)。一般来说,若女孩的睾丸激素水平很高,其男子气质会较重。只要没有特别的器质性变异和激素水平严重失衡,绝大多数人都应属正常。 2、心理因素 儿童成长发育阶段将经历一个相当重要的过程——性别认同,如果这个出现问题,将可能发生性别认同障碍。研究发现,儿童在很小的时候,甚至2岁的婴儿就已形成一些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特点的认识,并逐渐形成了重要的性别角色知识。这种性别认知将长期稳定地伴随自己的生命,若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没有建立良好的性别认同,并因为各种身心等因素导致性别认同障碍,将会影响个体未来的性别认同及性心理发展,并将长期影响他们的生活,性别角色的外在及行为可能会有所偏差,甚至可能出现某些同性恋倾向。当然,这一障碍任何人均不能贸然做出结论,需要去专业机构进行详细地检查和鉴定。 在性别认同理论里,心理学各个流派均有各自表述。其中尤以心理动力学派的理论更耐人寻味,虽晦涩难懂,但冲击力极强。这要归功于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在他的性别发展理论里,在儿童俄狄浦斯期,男孩恋母,欲占有母亲,却因由父亲那里生出的阉割焦虑转而屈从及认同自己强大的父亲,性别角色也将受到父亲影响;女孩恋父,因为性别差异而自卑的她们,把希望甚至欲望寄托在父亲身上,但因各种无奈的原因,其愿望最终无法实现时又转而认同母亲,从而认同自己的女性性别角色,但女性对男性的性别嫉妒和自卑情结将伴随一生。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被很多心理学家诟病,尤其遭到极具女权主义色彩的霍尼这样的"女汉子"型心理学家的坚决抵制和强烈驳斥。如果女性并无这种感受时,弗大师或许会告知,你虽无这样的体会,却不等于不存在,因为这些都是无意识的,常人根本无法感知。按照这一理论,那些没有对女性性别角色认同的,对男性身份始终羡慕嫉妒的女性,有演变成"女汉子"的潜质。 儿童出现性别认同障碍还与教养环境有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在后天教育中,父亲的积极参与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及身份认同的重要性甚至高于母亲。 另外,在家庭教育中,某些家庭中的重男轻女倾向或者家族特殊的期待,也可能导致女孩子将之转变成自己的个人期待,为赢得家庭的爱及期待,强化了坚毅,竞争,成就等意识,压抑了女性原本的心理需求,从而在个性上弱化了女性特有的气质。 3、社会(文化)因素 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最终都会被很多约定俗成的规则,道德规范及法律所束缚,这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也是我们长久以来的生存之道。 随着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人性束缚被打破,人类社会逐渐走向自由,平等,开放,包容。一部分女性像男人一样走出家庭,进入社会、职场,开始寻求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希望用实力、地位、权利去彰显自己的才能、力量及影响力。这是人的个性化表现,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经之路。对女性来说,这条道路异常艰难。初期,在男权主导社会的大环境下,成功男性是她们奋斗和学习的模板,她们尝试着像男人一样去工作,身上少了女人的妩媚柔弱,多了一些干练洒脱,力求减少与男性之间的种种差别,尽管困难重重,但总有极小部分的女性成功突破自我界限,实现了自我价值,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获得男人的尊重和更多女人的效仿和追随。 时代造就了"女汉子",时代呼唤更多的"女汉子"的诞生。 家庭及社会分工细化加快,女性在各自岗位上已创造出非凡成就,女性愈发自信,她们已不满足单纯模仿男性的特质,而更自信地回归女性特有的气质与魅力,用更亮丽的风采展现女性的智慧和才华。她们用行动向世人表明,女人不仅可以成为企业家,科学家,同样可以成为女总统,女首相,领导国家前进。 伴随着家庭,社会及文化因素的剧变,越来越多的已自我觉醒并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将走向自我实现之路,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未来,一大批外表艳丽,内心强大的创新型"女汉子""女金刚"将以更具个性化的面貌和姿态加速涌现出来。而男性也不必慌张,其实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男性与家庭,社会的理解和宽容为女性的这种华丽蜕变给予了极大的外在和心理上的帮助与支持。 作者简介:潘鸣,青岛一鸣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及EAP专家。公众号:YMXL525,新浪微博:@一鸣心理 本文由 壹心理专栏作家 潘鸣所著,版权归壹心理所有,所有的独家文章未经正式授权不能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 susan.l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