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30%北大学生竟然厌学,只因得了空心病。"近日,北大心理咨询师徐凯文的一篇文章《学生得了空心病 30%北大新生厌学》在微信上热传,"空心病"一词渐被公众熟知。 "空心病"的说法较为形象,被用于指称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迷茫、焦虑、强迫,甚至自伤自杀等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核心症结。对于名校北大来说,以上情形的发生更令人结舌。为何这些优秀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反映出了教育现存的哪些问题? 面对上述问题,部分专家与学校、家庭的观点出现了撕裂。有专家指出,该调查中大学生的思考更多的带有哲学意味,"认为活着没有意义"是指新生刚刚进入大学校园后的乡愁和迷茫,因此不必过分担心。但学校和家庭却普遍显得焦虑,对于他们而言,"空心病"实为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认为,前一观点不免失之简单粗暴。"空心病"最显著的特征是意义感与存在感的缺失,其成因诸多,首当其冲该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风气越加浮躁。长时间以来,学校和家长忽略孩子心性的自然成长和正当的兴趣追求,多数学生的价值观被形塑为功利至上,"一切向分数看"。大学新生刚经历了激烈的升学考试,当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突然被抽空,必然会产生一种空虚感。当遭遇到考试以外的挫折或目标落空时,他们自然会感觉到孤独与无意义。 此外,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持续扩招,包括知名学府在内,本科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趋势愈演愈烈。这种颇具流水线生产特征的教育直接导致了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和就业压力的增大,正在走向教育价值的反面。这一"横来"的伤害,对本欲通过相对公平的高考竞争机制,接受精英教育的名校学生无疑更为甚之。 归根结底,大学生的"空心病"是整个社会的空心与异化造成的,理应倒逼着社会各方反思自身问题。我们需要做的,也并非一味地批判,而是尽快修正学生的价值观。 活着到底是为了追求成功等外在标准还是追求内心的平和、快乐?这是很多人经常思考的人生命题。大学不仅是教育,更是一场生命教育,帮助学生寻找自我,思考人生的意义以及规划人生的方向。高校要为这些学生搭建寻找自我的平台,让他们觉得大学生活有意义。 对于大学生而言,往往还需要通过外在的评价认同和社会比较,来确立自我价值。那些缺乏内在力量和生命意义感的人,可能只是没有目标,没有前进的方向罢了。因此,学校和家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及其抉择,让他们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同时赋予他们以新时代中坚力量的历史责任感,引导其树立勇担使命、以国为己任的价值观,而不是简单地以自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来绑架他们。当他们切实体会到自己的责任时,或许"空心病"就可以被治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