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现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及其重塑探讨


  摘要:人文精神在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大学校园文化赖以发展与生存的灵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以及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加强,大学生在人文精神素养方面受到来自外界因素的强力冲击,表现出严重的缺失现象。因此,我国各个高校就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现象展开了研究与探讨,寻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互融之路,以推进高校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重塑。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重塑
  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水平、高道德人才的主要途径。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我国教育部门不断对教育方式进行改革与调整,以改善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加快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与重塑。现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塑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点不仅要放在學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还需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上,以塑造从人格健全的合格人才。
  一、现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带来的冲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国际经济、文化等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和深入,在为我国人民带来优秀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存在文化入侵现象,冲击着我国青少年的精神与价值观念。市场经济存在的缺点加之外来低俗文化的入侵,使现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一降再降,唯利是图、不良竞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在大学生之间迅速滋生和传播。大学生在外部消极因素的影响下逐渐认不清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裸贷,盲目追求专业证书而出现的替考、作弊现象层出不穷,给大学生人文塑像带来极大的挑战。
  (二)教育理念存在缺陷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理念存在严重的倾斜,对于学生人文教育投入不足,难以看到人文教育对学生品德与人格塑造的价值与作用,导致大学生在受到外部因素入侵的情况下缺少道德力量的支撑,进而进一步弱化了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功能。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教育方面所追求的也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人文教育的投入比例少之又少。给学生一种人文教育可有可无的暗示,导致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程中出现严重的旷课、迟到、无法集中注意力等问题。使大学生在获得专业技能的同时却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支撑,成为"高智商的野蛮人"。
  (三)高校教育存在泛功利化
  我国当前应试教育体制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消除,在高校、学生、家长之间依然存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存在使高校在教育理念与方式上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他们对学生专业技能与知识的培养投以百分百的重视,将学生的就业率、考研率当作全部的追求目标。在高校,学生追求的目标除了专业成绩优秀以外,就是各种级别考试与证书的获得,他们为各种考试而奋笔疾书,使原本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大学,变成证书的战场[1]。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大学生,无法体会人文素养的价值,不能体会哲学的智慧与艺术的高雅。面对四年匆匆,留下的更多的是专业技能。
  二、现代大学生人文素养重造的有效策略
  (一)在德育教育中加入社会主义价值核心观
  现代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源于他们自身道德信仰的不牢固,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利用德育教育重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主义价值核心观凝结了我国传统道德与精神文化的内涵,作为当前最主流的意识形态指引着国民道德的发展方向和国家建设的方向。通过对学生社会主义价值核心观的教育与培养,可以使大学生能够明确的认识自己的目标、需求、人格、权利等,并在内心树立起道德准则与规范标尺和信念,指引自己的精神树立与行为规范。帮助学生找回自己曾经迷失的灵魂,进而自觉完成任何的重塑与思想境界的提高。因此,将社会主义价值核心观作为大学生人文素养途径是非常合适的、有效的。
  (二)为大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文精神重塑的校园氛围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重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直接途径,因此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教育的熏陶与感染。高校要树立人文教育与人文学科教育的改革目标,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和自身特点相结合。同时还要为人文教育的开展提供充足的物质支撑,有必要时辅以舆论引导与支持,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塑提供各种有效途径。
  (三)引入现代教育理念,合理调整学科体系
  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先进、合理的教育理念,以保证教育活动的有效。高等教育的理念不能仅仅停留在技能的培养上,而是给予学生精神与心理上的支撑,让学生具有即使身陷囹圄,仍然坚持自己的人生理念的魄力[2]。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个性发展。因此,高校要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展全面的道德教育与培养,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提供良好的方式,使培养出的人才具有深厚的精神底蕴与健全的人格。
  三、总结
  现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得到国家与高校教育部门的全面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人文素养的重塑,减少外部不良因素对大学生精神与价值观念的影响,增强大学生坚持自我信仰与社会主义价值核心观的毅力,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思想境界,促进大学生的人格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越, 赵然. 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塑[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5(3):73-77.
  [2]林如婷. 功利实用语境下高校人文素养的缺失与重塑[J]. 群文天地, 2011(22):244-245.
网站目录投稿: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