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三章 教学目标: (1)积累 文言词语,扩充文言词汇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懂得战争中"人和"的重要作用。 (3)了解逐层论证的写法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论证结构的把握。 教学方法:诵读法 品读法,解读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视频播放:《雍正王朝》主题曲"得民心者得天下" 同学们,刚才这首歌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 二、朗读: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把握节奏;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走进名人(作家,作品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三、作品简介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四、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五、走进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媒体展示一些字词读音。 2、听读课文,注意读出语句的停顿。 3、赛读课文(教师评点) 4、翻译文章重点字词句。 六、根据文体学习文章 文章属于什么样的文体?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中: ①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②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③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④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①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如何 ②战争结果如何 4、全文论述的中心句是_______。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借论战争来阐明什么? 七、理清结构: 八、品味政论文的语言特色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听歌曲,感受歌曲主题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先找一名普通话比较标准的学生朗读,其他人听读。 学生说名人、教师补充 参看大屏幕,了解并记忆作家,作品常识 学生说历史 生听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字音和不会读的断句。 学生参照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再加上平时知识的积累,翻译全文。 学生思考,并讨论,找出答案 学生实行分组讨论,相互补充,然后在班上发表各组意见 思考 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 正如歌中唱到的,历史上的雍正是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施仁政,察民情,顺民意,得民心。贤明智慧的李世民也明确提出"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其实,战国时期的孟子就早已论证了这一思想。 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年代。面对这样一个社会,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重视人民的作用;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发"仁心"上。 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养成独立学习习惯,培养将来看课外文言文的能力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 论据 论证 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 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 地利 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演至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 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小结: 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 板书设计: 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战争中防御、进攻 ————人和(得民心) 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教学反思:"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顺序给本文划分层次。我在讲解文章之时也是按这个步骤来,可是,完成后,总觉得讲的散乱……可能是我课前备课不够充分,因为过分相信之前上过这篇文章的经验。我应该把议论文的常识灌输详细,然后让学生自己来说。事实上是我全程都在讲,总觉得太难,学生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