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5年底的37年间,走出国门的留学生累计达404.21万人,毕业后回国发展的占79.87%。然而,庞大的留学生群体,一回国便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国内激烈的竞争压力,以及经济形势导致的岗位需求下滑,越来越多留学生加入"慢就业族"群体。(10月28日中国青年报) "慢就业"现象的背后,折射出了当今大学毕业生的一种就业焦虑。从宏观数据看,仅2015年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大约750万,同年还有40余万"海归"回国,就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在这种大环境下,竞争淘汰率增高、福利待遇整体缩水已无可避免。况且,随着出国留学的门槛逐渐降低,留学逐渐大众化、平民化,笼罩"海归"群体的光环也随之黯淡。用人单位不再像从前那样重视留学经历,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个人能力的考量上。 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还没有实现精确对接。不管是"博士""硕士",还是"海归",虽然被打上"精英"标签,但是在市场面前,倘若所学不能满足市场所需,也会遭遇无情的否决。 面对不断被刷新的"最难就业季",高校、家长都应该允许毕业生更加从容、自主地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道路。社会舆论也需要给留学生们"松绑",包容选择"慢就业"的人,给予他们选择未来道路的时间和自由。"慢就业"是年轻一代主体意识的觉醒,这种选择的自由不仅属于"海归",更属于当下每一个步入社会的青年。 而留学生自身,也要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积极进取,即使就业的脚步放慢,可是竞争的意识不能松懈。"海归"接受了更优质的教育,那就理应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社会财富。除此之外,还要把心态放平,甚至是放低,用能力证明自己的实力,因为"金子在哪里都发光"。 留学本身只是一种人生选择,"海归"求职被"碾压",从侧面说明过去对留学经历的盲目追捧正在消退,市场对于国外学历的态度正逐步归于理性。"海归"选择"慢就业"的现实提醒很多家庭不要再盲目追求留学,要回归到追求个人实质提升的理性教育观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