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农村金融的焦虑与觉醒


  拓荒新大陆
  老赵种植了20亩土地,需要购买大量农资。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他只好像其他农民一样,向经销商赊销,打算等卖了粮食之后再偿还。但是,因为赊销,他需要多付出一笔钱。
  这个场景在农村司空见惯,折射出的是农民对金融产品的渴求,相比城市发达便利的金融服务,农村金融一直是薄弱环节。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显示,目前只有27%的农户能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40%以上有金融需求的农户难以获得贷款。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传统金融机构网点分散,覆盖率低,无法满足农民的信贷需求;另一方面是农村信用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缺失,而大部分农民无产权无抵押品,导致传统金融机构经营风险高,不愿贷款给农民。
  事实上,缺少有效的金融服务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亟待解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同时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数据,"三农"金融缺口高达3.05万亿元。国家政策层面的推动,加上巨大的市场空白,让农村金融成为了电商巨头、互联网金融公司、农业龙头企业竞相追逐的"香饽饽"。
  这些区别于传统金融机构的新玩家,让原本死水一潭的农村金融,荡起了波澜。他们的入场,为农村金融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不仅为农村增添了新的金融组织,也将倒逼已有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更为重要的是,新玩家们将通过金融,渗透到农业的全产业、全过程,发掘更大的商业价值。
  金融是一个纽带,通过它可以把"三农"各种要素连接起来,起到黏合剂的作用,以此为支点撬动农村经济发展,将会出现巨大的想象空间。
  P2P轻与重
  每天清早,河北滦县军英牧场的奶牛就从睡梦中被唤醒,在头牛的带领下,排着队走向挤奶大厅。在这些奶牛当中,有200头特殊的"租赁牛"。
  2015年,军英牧场场主欧阳晓军准备通过贷款购进一批奶牛扩大生产。但是因为牧场的地是租的,在此之上的建筑不能抵押贷款,欧阳晓军一筹莫展。
  他并不是没有值钱的资产,军英牧场里有多达6 500头牛,这让互联网金融公司宜信看到了机会。宜信团队调研后,决定和军英牧场签署一份融资租赁合同,宜信以售后回租业务的形式,将200头奶牛提供给军英牧场。其实质则是,后者以自家的200头奶牛作为抵押,从宜信那里贷了100万元。
  近年来,在宜信等金融公司的推动下,"农机融资租赁"在中国农村生根发芽。现在,宜信又在国内率先推出了"活体融资租赁"。而这些只是宜信在农村开展创新金融服务的一小部分。
  在进入农村市场7年的时间里,这些金融服务以"农商贷"项目为基础,一共覆盖了全国8个省市60多个网,点,累计放款8亿多元。
  农商贷是一项小额信用贷款服务。对农民来说,抵押贷款的操作门槛太高,农商贷的信贷服务,则基于自研的一套风控方法论,让农民贷款变得容易起来。
  首先,农商贷以自建的县乡线下网点为单位,培养了一批客户经理,他们不仅负责开发客户,还要针对每一笔贷款申请进行入户调查,并对客户的现金流做全面的分析。然后,客户经理所完成的报告将会呈交至审贷会,由他们给出授信。最后,宜信完成放贷。
  未来,宜信还计划将农商贷从信贷产品,扩展到借贷全品类,并推出保险、理财等非借贷类金融产品,最终参与小微农户生产能力建设。
  与宜信不同,翼龙贷的模式更轻—"同城O2O+合作商"。
  简单来说就是开展农村金融驻点服务,由各地的加盟商负责贷前审核、贷中服务和贷后跟踪,出了问题,加盟商需要担负责任,而交易完全在网上进行。加盟商与翼龙贷之间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这就将"线上信息撮合"与"线下风险防控"相结合,最大程度上降低了风险的发生。
  此模式已经成为翼龙贷的核心竞争优势。有数据显示,翼龙贷已经为广大农户输送资金150多亿元,受益农民超过20万户。
  电商下乡带路党
  把金融视作生态圈闭环的电商巨头们,在将网购带到农村的同时,没有忘了建设各自的农村金融体系。
  通过平台积累的农户消费、支付、物流等多种数据,可以成为发展农村金融的基础数据,这无疑是电商巨头们渴望看到的良性循环。
  渠道做好了才能谈进军农村。因为农村和城市不一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才能深入了解农民的切身需求和风险资质,而这正是京东的优势。
  按照计划,截至2016年底,京东将累计建设1 500家县级服务中心,招募25万名推广员,完成1 600多家京东帮服务店建设,覆盖全国40多万个行政村。随后,京东金融就将全面实施自己的"下乡"计划,基于农民生产和消费的各个场景,打造自己的产品。
  比如在农业生产环节,针对农户从农资采购到农产品种植,再到加工、销售环节的资金需求,京东推出无抵押、低利息、放贷快的"京农贷"。农村消费生活方面,则完整地向农民提供信贷、支付、理财、众筹、保险等全产品链金融服务。
  阿里和京东一样,也把渠道建设视作推广农村金融服务的第一步。2014年,阿里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将在3到5年内建立1 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建设这些"神经末梢"的目的不仅是在为农户使用电商服务降低门槛,也是其未来农村金融服务的根据地。
  不过,与京东不同的是,阿里更愿意像过去一样,将自己当作一个服务平台。
  目前,阿里蚂蚁金服的农村金融事业部内部已经形成了三大服务平台,分别是:旺农贷、旺农保和旺农付。
  具体的做法就是,帮助众多第三方的农村金融机构,低成本搭建起网银等系统,为其开展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农村淘宝、支付宝县级服务中心提供的生活服务等,将农民带上网,而后通过和第三方合作,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积累数据后,又可以帮助农民建立起诚信档案。
  也就是说,阿里布局农村金融并不是直接服务农民,而是向B端售卖自己的数据、技术和渠道。
  整合者通吃
  养殖户老李打开手机,通过智能养猪软件看到养猪场的动态情况:生猪存栏量、饲料用量、哪些猪行将生产。根据数据,老李可以通过网上商城预订所需的大宗饲料、疫苗等产品,如果资金吃紧,他还可以凭借自身资信水平申请无担保贷款……
  这是农牧企业大北农构建农业互联网与金融生态圈的一个例证。2013年底,大北农实施"智慧大北农"战略,旨在通过农业管理与大数据平台、涉农产品交易平台、农业金融平台为服务内容,以实现全产业链综合服务。
  具体操作层面上,大北农通过"猪管网—智农网—农信网"共同支撑平台:利用猪管网提供的智能养猪管理系统吸收大量优质养殖户、经销商资源,而后将这些资源引导到智农网电商平台进行农资产品消费,并将积累的用户数据,最终汇入农信网,为客户提供闭环式的小微金融服务。
  不只是大北农,新希望、史丹利、金正大、芭田股份、康达尔、诺普信等A股农业上市公司都以不同形式涉足农村金融市场。相比互联网金融公司和电商平台,这些农业龙头企业显然更具备产业链优势,好比"主场"作战。
  在行业集中度提升和产业链一体化程度加深的行业走向中,龙头公司更有机会通过自身的产业链地位建立农业互联网和金融生态圈,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
  对农村金融市场而言,农业龙头企业拥有大量产业上下游散户、企业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为散户、企业的信用特征画像,可能更容易建立有效真实的信用体系,为各主体提供更为适合的融资服务。
  对于龙头企业来说,通过金融服务可以形成门槛和壁垒,将用户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占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也许,在未来,谁是农村金融的主导者,谁就将成为农业产业链的主导者。
网站目录投稿:忆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