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从专业课教学生成谈教师角色定位


  摘 要:本文从"灯光基本电路连接与检测"课的教学生成,反思专业课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在实验尝试、课堂问题的生成与解决的过程中总结对教师角色的深入理解和对教学生成的处理。本文探讨了教学理念、教学的严谨性、教材和教学内容处理、教学生成以及课堂对策应变等问题。
  关键词:教学生成 教师定位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
  《教师的9个角色》一书提到:"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管理者又是授课过程的设计者,同时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的这一角色定位,是与现阶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一致的。这种教学过程应该突显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发挥好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指导者的作用。
  一、课程简介
  2014学年第一学期,在进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项目"灯光基本电路连接与检测"的教学期间,笔者在实训室指导学生做了如下基础实验。
  实验的内容(见上图)是让学生连接好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并在通电状态下测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由于电路比较简单,学生比较快地就能测出各点电位,本节课的实验完成。
  二、教学改进
  专业课教学强调理实融合,能不能把这个实验与书本中的电路参数计算做结合呢?刚才学生的实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让学生先算参数,然后通过实验验证,教师帮助、指导的方式。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按照预设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算出理论状态下电路中的电流。这个电路的电流按公式是I=E/R=12/0.6=20A。随后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答案,学生胸有成竹地进行着实验。结果实验的电流值与计算值差了"十万八千里"。到底是为什么呢?教师指导学生再次测量电源电压和灯泡电阻,然而一切正常。这时教学立刻就进入了死角,于是笔者便随机抛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想想这是为什么?"
  当对余下的其他两个器件也进行了测试之后,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开关竟然有电阻,而且比灯泡的电阻还要大! 于是,笔者立刻与同学们分享这个发现。接着,笔者抓住机会,灵机一动,问学生:"开关拿了之后会怎样?"学生把开关拿掉,再次进行测电流实验,他们马上就发现了"新大陆":电流比理论值小很多,而且熔断器并没有电阻,那么怎么回事呢? "电源有电阻!"这是学生的发现。
  这时,一个全新的教学内容生成了:全电路欧姆定律,即I=E/R+r(电源内阻)。
  三、感悟
  教学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难题,面对难题,逆风而上可能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导致学生对老师的质疑;知难而退保护了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者的权威,却封闭了外界的其他知识。对此,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第一,教学中出现问题是一种正常现象,教师不能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威而选择逃避。教学应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教师应作为学生学习促进者、问题的协助解决者的角色,从学生发展的角度,遵循教学生成,与学生一道,促进问题的解决。
  第二,教师应"以生为本",尊重教学本身的发展。教学中存在的矛盾,产生的新问题,正是教学生成的组成部分。这节课的难题出现在实验之中,是一种知识性的教学生成。因此,教师应抓住机会,顺沿并继续激起学生的思考。
  第三,就生成的教学内容而论,正是对新知识的探索与发现激起了这个知识点。然而,全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是本节课之后一两周的内容,紧接着上这个内容未免破坏了教学进度,但如果暂存这种生成,到了一两周后再来进行,这种生成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应该在学生发现知识和问题后继续进行有效的指导,发挥好指导者的角色。
  第四,教师要当好指导者的角色并不容易。它需要我们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就主观原因来说:开关这个器件在理论计算上是不具备电阻值的,通常的开关也很难测出会充分干预电流大小的电阻,因此,我们通常判断开关的电阻为零。 而客观事实是:实验室的开关有影响实验的电阻(不排除是质量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实验出现问题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准备时没有做到严谨、细致,没有对实验进行身体力行的验证。在出错的条件下产生了教学生成,并达到了教学效果其实是一种侥幸,是一种教学意外。因为,这种教学生成本应该是可预知、可设计、可控制的。
  参考文献:
  [1]克里斯顿·纳尔森,吉姆·贝利.教师的9个角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网站目录投稿: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