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曲线调色到底有多少种曲线曲线知识


  1、你知道了黄色框内的"黑白色阶条"的含义;
  X轴(横向)的色阶条代表了当前图像的暗部区域和亮度区域。
  Y轴(纵向)的色阶条代表了图像修改之后图像发生的变化。
  2、你知道了"输入""输出"各自代表着含义;
  例如输入的值是111,输出的值是172,这就表示图像在修改前或原始状态是100,修改后被调整成了172;所以图像会变亮。
  3、你知道了中间线条和图像中峰值的含义;
  1、左下角的点表示图像的暗部区域;
  2、右上角的点表示图像的亮部区域;
  3、中间的区域是中间调;
  你可以在中间的线条上任意打点。
  如果这个点是"实心"的,代表这个点被选中,空心则没有被选中。
  每个点对应着输入值和输出值。
  上一期大概就了解了这么多内容。切记,一定要把上期的内容看明白,不然接下来没法学。
  原文链接:曲线最基础的知识
  因为这是一套完全从0开始讲曲线的课程,往后更新的内容只会越来越复杂。
  开始今天的内容:曲线的种类
  问:photoshop曲线到底一共有多少种?
  答:千万种。但如果我们把一些经典的曲线类型弄明白,就能举一反三。
  记住,学习曲线不要去记线条,要去了解原理,原理会了,线条你想怎么画都行。
  上期我们学会了利用曲线调节黑色、白色、灰色、反相。
  黑色
  白色
  灰色
  反相
  关于它们的原理今天就不解释了,因为上期已经说过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观察几条曲线:
  原图
  曲线一,请问这条曲线代表着什么?
  我将左下角的点移到了接近中间的位置。
  来,利用上期学过的知识点解释一下图像为什么会变暗?
  1、X轴(横向)色阶条,也就是输入值(图片原始的状态)从黑色0变成了灰色103;
  2、然后再把这个点的位置对应输出值(图片调整后的状态)观察一下
  3、这就相当于你把这个点左边所有的灰色区域都变成了黑色,所以画面会偏暗。
  也就是你用曲线命令扩大了画面的暗部区域。你想,之前的灰色的区域都变成了黑色,不就是扩大了嘛!
  如图:之前这块区域是灰色的。
  现在这块区域的灰色已经变成了黑色
  不单是这块区域,整个画面只要是0-103之间的颜色都会变成黑色。所以画面就变暗了。
  曲线二,请问这条曲线代表着什么?
  这就更容易了:
  1、图像原来的暗部区域是0,也就是输入值是0;
  2、调整后的暗部区域从0变成了105,输出值变成了105;
  3、相当于你把画面的黑色区域变成了灰色,所以图片就篇灰,对比度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曲线三,请问这条曲线代表着什么?
  1、既然打点的位置是靠近亮部区域,这就表示你要调整画面的亮部区域;
  2、然而亮部区域由之前的170变成了调整后的222,所以整个画面被提亮了;
  曲线四,这条曲线代表着什么?
  1、亮部区域从170变成了222,亮部区域被提亮;
  2、暗部区域从64降到了30,暗部区域被压暗;
  3、你让画面中亮的地方更亮,暗的地方更暗,这就相当于为当前图像添加了对比度;
  4、这和添加"亮度对比度"是一个道理;
  其实这就是一个"S型"曲线,也是比较经典的一种添加对比度的曲线。
  曲线五,这条曲线代表着什么?
  你会发现这条曲线和刚才的曲线刚好反过来;
  1、刚才是让画面中的亮部区域更亮,暗部区域更暗,属于增加了对比度
  2、现在这条曲线是让画面中的亮部区域暗了下来,暗部区域亮了起来,所以它属于降低了对比度,所以图片会篇灰。
  曲线六,这条曲线代表着什么?
  这是一条接近垂直的线条,仔细留意这个地方:
  1、说明这张图像里面只用了非常少的颜色来概括当前的画面,因为在这个曲线里面,黑场和白场挨得很近;
  2、这就说明你重新定义了当前画面的黑白场,黄色框区域的颜色都用黑色来替代了:
  黄色框的区域颜色都用白色替代了:
  剩下的中间调区域就非常少了:
  所以就会出现下图的这种效果
  这种效果的学名叫做"色调分离",就是用很少的颜色来概括当前画面的颜色。
  在图像菜单里面也找得到"色调分离",和刚才的曲线玩出来的效果是一样的。
  在上一期的文章开头就提到曲线可以替代很多调色命令,这下知道了吧!
  看完这两期的曲线内容我们来做个测试。
  到目前为止,你知道了一些比较有特征的曲线调节方法。比如我们要针对这张图片来调节:
  接下来我将这两期学到的曲线都列出来,注意规则,请不要去记忆曲线的样式。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看到这张曲线图后,重新整理一遍它的原理,回忆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提醒:其中有几个是没有讲到的,但原理是一样,尽量做到看完一个,就明白一个。
  准备好了吗?好好体会一下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1、"黑色"
  2、"白色"
  3、"灰色"
  4、"反相"
  5、"减少暗部区域"
  6、"增加暗部区域"
  7、"画面提亮"
  8、"画面压暗"
  9、"增加对比"
  10、"降低对比"
  11、"减少亮部区域"
  12、"增加亮部区域"
  13、"色调分离"
  看的时候好好体会一下,只有清楚原理后,才能举一反三。
  可能这里面有些方法你永远都不会用到,但它的确能够帮你快速的理解曲线原理。
  如果你看完还有疑问,可以留言或私信。
  插几句题外话:
  可能有人告诉你曲线"上玄变亮""下玄变暗"这种说法,其实我是很不赞成的,两个原因:
  1、只告诉你做法,不告诉你原理的不要盲目操作,这样的说法不是说它不好,但它的确会影响一个人对软件的认知和发挥。
  2、我现在就给你演示一下"曲线往上变暗"做法,不信你看:
  实际上就是改了一下参数而已,你发现色阶条由之前的黑到白变成了现在的白到黑。颠倒过来了,所以出来的结果就是相反的。
  3、因为每个人使用软件的习惯不一样,所以你不能盲目的去接受这种公式类的信息,它非常容易影响你今后对一些工具的认知,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固有思维,是很不利于学习的;
  总结:
  1、今天你知道了几种常用曲线的原理和调整方法;
  2、看完之后,凭自己的理解把这几种类型的曲线多练习几遍;
  3、调整的时候先不要着急看结果,如果你的脑海里已经能够猜测最终画面的大致效果,就表示你掌握了;
  4、这几期讲到曲线知识点,这几天结合自己的经验整理了一些,我还是希望用最直白的语言把它说的细致一些,希望你可以看明白;
  重点是我们需要将这些知识点灵活运用到实际案例里面去才行。
  所以在下一期会讲到:
  1、将这两期学习到的知识点用实际案例操作一遍;
  2、曲线如何针对颜色通道来进行调节;
网站目录投稿:元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