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不想,让我成为你的青春?"长发飘飘的高颜值女大学生,穿着简短的露脐装,举着的牌子上写着这样耐人寻味的话;另一位青春可爱的学姐甜美地笑着,举着的牌子上写着"你想不想,和我一起泡在杜厦图书馆,从早晨到夜晚"……日前,南京大学官微发布的"学长学姐举牌为考生送上祝福的图片"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该校官微已将招生宣传文案删除,但公众的争论仍未平息。 不少媒体人认为,将"貌美如花"的女同学作为招生的"招牌"和"噱头",过于轻佻浅薄,不够庄重,有"物化女性"之嫌,违背了大学的精神内涵。"大学之大,在于思想之大、文化之大、精神之大、胸怀之大等",招生宣传将侧重点放在美女上,实在是有点"离经叛道"。 当下,高等院校的生源之争颇为激烈。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生源,每年高招之际,各大院校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在招生宣传策划方面费劲心机。无论是中规中矩的宣传策划,还是"出圈"的宣传文案,都不能偏离方向。否则,不仅达不到宣传目的,还会招致非议和指责。 实际上,制作精良、让人过目不忘的高校招生宣传文案不在少数。无论是2018年北京大学的宣传片《星空日记》,还是华南理工大学的2019年《致敬华工人》,亦或是今年清华大学的宣传片《破壁少年》,都立足于高校的时代担当,阐述了责任、梦想、命运和奉献的价值。 高校对外形象宣传,应把握受众群体的需求,凸显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和精神内涵等,而不是学校里有多少"漂亮的学姐"。类似事件之前也出现过,被舆论斥责为"专业不够,美女来凑"。 高校在招生宣传上进行创新可以理解,但不该为了"流量"丢了名声。如果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些,高校与其将精力用在招生宣传上,不如将精力聚焦在学科水平提升、大学精神塑造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