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七律118首读记之(084) --李商隐七律《隋宫》读记 (小河西) 原文: 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笔记: 此诗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当时李商隐任盐铁推官。题目"隋宫"指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今扬州)所建的行宫。 隋炀帝生于569年。少聪慧。开皇元年(581)册立晋王。参与灭陈。开皇二十年(600)册立皇太子。仁寿四年(604)七月即皇帝位。在位期间,修大运河;营建、迁都洛阳;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引发天下大乱,导致隋亡。大业十四年(618)为宇文化及叛军所弑。《全隋诗》录存其诗四十余首。 首联:"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紫泉:即唐时长安紫渊河。因避李渊名而改。《上林赋》(汉-司马相如):"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游建兴苑》(南北朝-纪少瑜):"丹陵抱天邑,紫渊更上林。"紫泉宫殿:代指隋京都长安的宫殿。 锁烟霞:被烟霞笼罩。《十二月拜起居表回》(唐-许浑):"空锁烟霞绝巡幸,周人谁识郁金袍。" 芜城:即广陵(今扬州)。南北朝鲍照有名篇《芜城赋》。 大意:长安的宫殿"空锁烟霞",要把帝王宫殿建到芜城。(炀帝到芜城修宫殿,当然不是政治的考虑,而是为了玩。为了玩,不但要在芜城修宫殿,还要考虑交通方便,于是修了大运河。《隋书-炀帝本纪上》:"大业元年三月辛亥,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八月,上御龙舟幸江都。") 颔联:"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玉玺(xǐ):皇帝的玉印。 日角:额角突出,古人以为此乃帝王之相。此处指唐高祖李渊。《辨命论》(南北朝-刘孝标):"龙犀日角,帝王之表。"《旧唐书-唐俭传》:"高祖乃召入,密访时事,俭曰:‘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 锦帆:隋炀帝所乘的龙舟。《开河记》:"帝自洛阳迁驾大梁,诏江淮诸州造大船五百只,······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时舳舻相继,连接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联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百里。" 大意:如果不是因为传国的玉玺到了李渊手里,那么隋炀帝的龙舟或会游到天涯。 颈联:"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腐草无萤火:《礼记-月令》:"腐草为萤"。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化出来的。《隋书-炀帝纪》:"大业十二年,上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据说,隋炀帝还在江都修了"放萤院"。 终古:久远;自古以来。《九章-哀郢》(先秦-屈原):"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送张秀才谒高中丞》(唐-李白):"智勇冠终古,萧陈难与群。"《杜鹃》(唐-杜牧):"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 垂杨:隋炀帝自板诸(河南荥阳东北)引河达于淮,河畔筑御道,树以柳,名曰隋堤,一千三百里。《开河记》:"诏民间有柳一株赏一缣,百姓争献之。又令亲种,帝自种一株,群臣次第种栽毕,帝御笔写赐垂杨柳姓杨,曰杨柳也。"《隋堤柳》(唐-白居易):"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至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南幸江都恣佚(yì)游,应将此树映龙舟。" 暮鸦:夜晚的乌鸦。乌鸦体漆黑,声嘶哑。黑色有终结的意味。天黑是一天的结束。乌鸦多在秋冬黄昏出没。在唐宋诗词中乌鸦有时是凄凉的意象,有时甚至是战乱的意向。例如:《满庭芳》(宋-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战城南》(唐-李白):"烽火然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yuān)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乌鸢就是乌鸦)。 大意:到现在腐草都没有萤火(意炀帝已把萤火虫玩绝了)。长久以来垂杨上总是栖有暮鸦。(下句双关。一是写景。萧瑟凄凉衰败之景。二是说隋朝("垂杨")总是伴随着战乱和死亡(暮鸦)。) 尾联:"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陈后主:南朝陈末代皇帝陈叔宝,荒淫亡国之君。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陈后主所创,歌词绮艳。《隋遗录》:隋炀帝在江都,"昏腼滋深,往往为妖祟所惑。尝游吴公宅鸡台,恍惚间与陈后主相遇。后主舞女数十许,中一人迥美,帝屡目之,后主云:‘即丽华也。’因请丽华舞《玉树后庭花》。丽华徐起,终一曲。" 大意:地下如果见到陈后主(他们俩认识。陈后主比隋炀帝大十六岁。据说,张丽华是杨广所杀。),哪好意思再提《玉树后庭花》。(言外之意,陈后主亡的只是江南,而杨广亡的可是大中国。) 此诗说隋宫,当然说的是杨广的江都隋宫。首联先从长安的宫殿说起。隋文帝杨坚的长安隋宫也是巍峨壮丽,高耸入云,烟霞缭绕。你杨广为了玩却要在几千里之外的芜城建宫。颔联接着说如果不是百姓造反玉玺换了主子,你还会把宫殿建到天涯把运河修道天涯。前二联是一气贯通的流水对,说的是隋炀帝为了自己的无尽的荒淫耗竭民力。颈联的上句还是说隋炀帝的荒淫,下联说了结果。结果当然是"垂杨有暮鸦"。(这五个字内涵丰富。)尾联把隋炀帝和陈后主来了个比较。与隋炀帝比起来,陈后主耗费的只是江南的民力,而杨广耗费的却是全国的民脂民膏。与陈后主比起来,在荒淫无度方面,杨广当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哪还有意思再提《玉树后庭花》? 这首诗说隋炀帝亡国是因为荒淫无度。这是史实。毕竟因为荒淫无度又加上对外发动多次战争等耗竭了民力,导致天下大乱和亡国。但隋炀帝在历史上也有闪光点。例如科举制。即使是开凿大运河,在当时或是耗竭国力,对后世却是受益万年。晚唐另一个诗人皮日休有诗云: 《汴河怀古》(唐-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何,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李商隐写作此诗的同时,还写了一首七绝《隋宫》:"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这首七绝中的"不戒严"是不戒备的意思;"九重"指皇帝居住的深宫;"谏书函"指给皇帝的谏书。"宫锦"指供皇家使用的锦缎。"障泥"指垫在马鞍下的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