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名师名校长不该是打造出来的


  现今,"教育家论坛""对话教育家"等活动,以及着眼于教育家培养的"名师工程""名校长工作室"等平台的开展可谓是方兴未艾。这些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和时间的培养措施都指向一个明确的方向——打造未来的教育家队伍,使其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等方面有显著提升。
  如果对这些活动仔细审视,不难发现突出教育思想领域建设的培养措施并不多见,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和重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经典之语:"校长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他道出的也正是教育思想对于教育管理者的重要性,而对于未来"教育家"的专业成长来说,是否具有深刻而鲜明的教育思想,也尤为重要。
  笔者多年以前关注过被称为"另类校长"的郑杰,他的办学思维及教育理念特色鲜明、发人深思。他曾说:"我的教育家标准就是——教育家必须是个思想家。你看,历来能被称为是教育家的人,无论是孔夫子、朱熹、陶行知还是苏霍姆林斯基、杜威,都首先是思想家。可是,我们有思想家吗?太少了。"
  的确如此。我们现今一直在呼唤教育家办学,呼唤更多真正按教育规律和艺术行事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学名师。在有关教育家的诸多标准中,除了执着于教育事业的信念与坚持,以及诸如领导力、教育素养之外,更应该推崇的是他们对教育本身的理解,以及对办学之路的不断思考与探索。思路决定出路,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便会有什么样的办学行为与专业行走准则。
  其实不难理解,根植于现实土壤的教育思想绝不是毫无用处的"胡思乱想",而是立足于当下、也着眼未来的前瞻思维。善于汲取古今中外教育精髓的教育人也才会有更高、更宽的视野,更能保证师生和学校可持续发展;有着活跃思想的教育者才会更着眼于未来,推陈出新,不拘于传统框架和现成的"模式",不在教改潮流面前亦步亦趋,不但敢于开风气之先,也甘于在喧嚣中"板凳坐得十年冷",诸如此类。
  特别是在时下,众多地方致力于提升校长、名师等教育人的水准,以及推进"教育家工程",更需要避免走入片面重视对技术性、知识性内容的植入和强化,而忽视涵养其思维、深化其思想、提升其境界眼界的误区。
  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思想应该成为教育家成长所需营养元素中的"钙",使众多教育人在向"家"的华丽转身过程中,因"钙"的充足而筋骨强健,在专业成长之路上走得更好。
网站目录投稿:秋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