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丁延庆吐槽"辅导作业难"的视频引发了广泛关注。随后,与丁延庆有"同款焦虑"的大学教授爸爸——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小强也成为网友关注的对象。在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的官方网站上,张小强的个人资料写着,"虽然指导的研究生已超过70名(含在读和毕业),依然对初中生女儿的教育束手无策"。 名校教授们曾经个个是学霸,工作后主要任务是把学霸们培养成优秀人才。按此推断,教授在教育孩子上有"先天优势",其子女一定会一路学霸,在中高考、研究生考试中所向披靡,最终成为众人艳羡的佼佼者。名校教授在自己女儿的教育上吃了败仗,颠覆了大家的固有认知。在笔者看来,名校教授"对女儿教育束手无策",不必大惊小怪。 其一,名校教授既非初中教育"明师",也不是家庭教育行家,"对女儿教育束手无策"并不奇怪。名校教授虽然出身学霸,著述等身,光环无数,是某一学术领域教学、研究的行家里手,但在初中生思想教育、学科教学及家庭教育方面未必优秀。所谓"术业有专攻", 成熟的初中教师无法在著述等方面挑战教授,但在学生教育、学科教学等方面却可以完胜名校教授。 其二,名校教授之"名",并非子女成长成才的唯一教育资源。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学校、家庭、社会等校内外教育资源综合作用的过程,也是教师、家长、同学、群组共同成长的过程。孩子成长的质量取决于这些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和参与各方的"智为"程度。以其中一项教育资源之"强"推断子女教育之"成",显然有失片面。 再者,学术研究之"强"不能跟家庭教育之"强"划等号。诚如张教授所言,社会和社区应该多为家长们提供培训课程,提高家长教育引导孩子的能力,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然,即便是名教授,教育子女也只能"跟着感觉走"。 其三,对孩子过高的教育心理预期一定程度上夸大了"束手无策"。名校教授对子女教育的心理预期一般高于普通孩子,在这种预期下,所谓的"对女儿教育束手无策"可能不是真的"束手无策"。教育可以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可持续发展,但却不可能也没必要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学霸。无视孩子差异和个性,用一把尺子衡量孩子的成长,"束手无策"实属必然。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以为,与其对名校教授"对女儿教育束手无策"这一教育事件大惊小怪,不如关注孩子成长资源要素的优化,找到促进孩子尤其是"问题生""学困生"健康成长的对策办法。 当前,基础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优质教育资源分布尚不均衡,中小学教师的服务意识、能力还不能全方位满足家长的需求。家校界限模糊,学校责任在"家校协同"的掩护下挪移到家长身上,成为家长不该承受之重,并引发严重的教育焦虑。正因如此,名校教授"对女儿教育束手无策"才会成为教育事件。 破解家长对子女教育束手无策难题,一方面,要统筹推进教育评价、教师队伍建设、中小学生减负等诸方面改革,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学校、教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全面可持续的学生发展观,提高教育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站点建设,优化家庭教育指导教育资源,通过有效的家庭教育培训指导,让广大家长成为家庭教育的"明白人"和学校教育的重要"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