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即通过信息化的手段管理高校财务。随着各级财政及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资金运作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及近年来高校财务模式的不断变化,财务信息化建设则是学校管理资金动向、优化资金分配比例、分析学校财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阐述了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并依照个人的见解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对策 一、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一)信息化观念淡薄,高层重视程度不足 多数高校对信息化缺乏透彻的理解,部分高校重设备购置轻信息建设,认为只要拥有计算机,购买了会计软件就是财务信息化。高层领导支持不够,校内又缺乏团队管理能力,实施难度增大。信息化建设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太多的实质行动,项目建设是简单的跟风行为,不切合实际,未能发挥真正效用。 (二)高校信息化基础较差,发展程度良莠不齐 很多高校普遍摆脱了手工会计核算,实施了会计电算化,但由于各高校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高层的重视度等因素,高校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不均衡,其发展程度及水平参差不齐。高校想通过对信息化建设平台的改造以达到财务信息的综合集成管理,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三)缺乏整体规划,校内数据标准不统一,信息共享程度较低 部分高校对信息化认识不充分,没有结合自身的实情,盲目求大求全,内部部门管理系统缺乏整体规划,分散投入,信息规则自成一体,各自为政。由于信息编码不统一,以致数据采集和处理口径不一致,同一信息在全校各部门间难以共享,无形中提高了信息化建设成本,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给财务工作带来了阻力。另外,部分高校为了控制成本,多数还在用单机版财务专网,只能一个人使用,限制了人员和办公地点,本财务部门间的信息资源都得不到充分共享。 (四)复合型专业人员的缺乏,严重阻碍了财务信息化发展 目前高校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存在着一定差距,多数对现代的管理手段产生抵触反感情绪,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方式与思维,满足于日常的报账记账,不愿意学习信息技术。高校财务部门中既懂信息技术又懂高校财务会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稀缺,目前普遍存在学历不高,综合能力低,高层次的IT技术人才更是难寻,工作环境和各方面的福利薪酬水平较差,很难引进和留住适用的专业人才。财会作为独立的学科,人才培养较单一,由于财会人员的知识能力、年龄结构及学历层次的差异,短时间内要渗透两种专业知识并有效应用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进一步推动高校财务工作的创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财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传统的财务工作中,财务人员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财务信息的输入、输出和整理上,然而工作效率却很低。高校建设财务信息系统可以自动的对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助于资源共享。财务信息资源共享主要表现在各部门之间进行财务信息的相互传递和交换。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将学校各方面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学校各部门的使用者可以随时对所需的数据信息进行查询,实现财务资源的高度共享。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实现现代财务科学管理需要。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注重培养高级的财务管理人员,引进先进的财务软件,完善财务控制体系,注重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使高校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全面实现信息化,满足了高校内部财务科学管理的需要。 (四)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加强财务监督职能。伴随着我国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财务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而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使得学校的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信息的透明度提高,加强了财务人员的互相监督,加强财务监督 职能。 三、加强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注重会计职能和会计工作方法的转变 传统会计最突出的是核算职能。由于会计核算工作全部由会计信息系统产生,会计人员从繁杂、重复的会计日常事务中得到解放,使得更多的参与学校的资金管理,工作的重点将是监督、预测和提供决策支持。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核算操作已转向自动化,计算的繁简程度已不再成为评价一种会计方法是否采用的标准,科学性和合理性成为选择核算方法的主要考虑因素。例如,在学生学费的收缴、教师科研经费的报领、二级学院经费的核拨以及基本建设的投资、教学设备的购建等核算中,完全可量化到每一个人、每一个物。 (二)调整会计组织形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网络媒体的应用,高校将利用互联网络使会计信息处理高度自动化,工作流程简化且易于管理。网络型的数据结构达到信息高度共享,冗余度降低,诸如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学生管理部门以及各学院的数据信息都将通过网络直接进入会计处理系统,每个教职员工、学生家长都可能成为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和使用者,会计信息可随时接近监督和调用。同时在会计专业人员的配备上要增加和充实如系统维护员、系统管理员等岗位,为防范计算机舞弊,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也要随之改变,随之建立新型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 (三)拓展财会人员的知识面,充分利用校园局域网资源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校园网,这为实现会计信息化搭建了良好的运行平台,关键问题是,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一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化的优势,保证会计信息化的实现。但是,再好的系统都需要人去操作,会计信息化的实现也是这样,要在高校真正实现会计信息化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会计人员队伍。会计人员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适应新方法,开拓新思路,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保证会计信息化在高校的全面实现。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会计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段。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还需要不断的完善,逐步的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作者简介:梁春海(1968—),男,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