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对比研究与自我改进才是听公开课的重点


  不少教师特别喜欢听课,可是听了几年课,发现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几年前相比,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长进。于是陷入苦恼:为什么听了那么多课,依然上不好公开课?
  对此,一位教师在微信上撰文认为,听太多的课,反而会阻碍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寻找和自己的教学气质相契合的课,细细地听,一遍一遍地听,从模仿开始,慢慢走向创造。正所谓"听得多,不如听得对;听得对,不如听得专"。
  这位教师提到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教师们都愿意参加有课的活动。多年以来,各种教学业务会议、研讨活动、展示活动,几乎是无课不成"席",找几位名师,上几节公开课,专家点评一番,弄得热热闹闹。
  近几年,面对层出不穷的课堂教学新理念、新模式、新经验,不少教师看这个也好,那个也棒。今天学张三,明天学李四,后天学王五,一味被动地模仿学习,跟风盲从,还没来得及咀嚼、消化、吸收,就被迫进入下一场学习活动之中。学习似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失去了理性、执着、坚守,最终迷失了自我。
  事实上,那些无法复制、学不到手的东西才是更本质、更宝贵的,这些东西究竟是什么呢?要说明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一个概念——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能够被人类以一定符码系统完整表述的知识,如事实、原理、概念、理论体系等。隐性知识是难以用语言、文字、图标和数学公式等方式表示出来的知识,如经验、技术、技巧、能力等,其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理解力。显性知识可以通过被动灌输、主动参与等形式获得;隐性知识只能通过切身体验而获得,也就是所谓的"实践出真知"的"真知"。
  在任何成功的过程中,隐性知识的作用远远大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积累、组合、转换都是以参与综合性实践活动为前提的,这意味着,隐性知识是与综合能力相辅相成的。由此可见,成功的重要密码之一是"隐性知识",是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真知"。
  在听课过程中,有些教师只是关注表面形式的改革,而没有真正领悟和参透先进经验的思想内核,也没有关注孕育经验的文化土壤,更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改造、移植、转化、创新和升华。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省却许多探索的时间,加快专业成长的步伐,但是,最终却成了一种外力驱动,导致内在的思想力、发展力、创造力不断弱化甚至丧失,这种学习注定不会有多大成效。
  听课的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研活动,听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思考、比较研究、改进。听课者要以谦虚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分享的心态、研究的精神,去听、去品、去悟、去行。听课主要关注什么?要看学生课堂表现、教学目标达成、课程资源开发、课堂时间的利用、教学策略选择。
  听课到底怎么"听"?听课前要做好四项准备——文本、目标、教案、方向,听课准备的四个要素是听课位选择、听课记录法、听课记录表、课堂观察量表,锁定听课的重点和主听方向,带着关注、带着思考进课堂;听课中要做到四个"到位"——耳到、眼到、心到、手到;听课后要做好四点工作——整理、分析、归因、对策。在听课中要始终"关注教材"——重点思考教什么的问题;"关注学生"——重点思考为什么教的问题;"关注研究"——重点思考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听课者要从知识背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言语风格、情趣爱好、气质禀赋等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找到自己的第一优势,扬长避短,把特点放大、再放大。从教育理想、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以及教学风格、特点、模式等方面对比分析,形成自己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特色,只要善于发现、对比研究与自我培植,听什么课都能有所收获,学而无用的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
网站目录投稿:香竹